麥偉男
(肇慶市科技中心,廣東 肇慶 526020)
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探析
麥偉男
(肇慶市科技中心,廣東 肇慶 526020)
目前為止,科技成果還未能完全轉化成項目績效,因此建立起健全的轉化項目績效評指標體系在目前的工作中將是重中之重。文章研究出了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績效評價標準,同時也分析了績效形成的主要機理以及影響因素,最后基于以上幾個版塊建立起了多維評價指標體系。
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評價指標體系
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離不開科技成果轉化,而科技成果最終的轉化績效份額將直接對科技創新活動價值以及作用產生重要的影響。那么這就意味著研究此類評價指標體系是極其必要的。當然,評價績效還需秉承著嚴謹的態度并建立起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評價體系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各種評價指標體系之間存在比較明顯的差距,所以要深入分析評價指標體系。本文從多個角度分析評價指標體系。
科技成果轉化主要指的就是為了達到提升生產力水平的目的,開發科技成果以形成最新的技術、產品、材料以及工藝。所以,科技成果轉化的概念較為廣泛,其中既涵蓋了概念本身,又涵蓋了技術創新以及開發研究等概念。
至今為止,主要存在著對績效的兩種解釋,第一種就是某種結果,第二種則是某種能力。這就意味著表示結果的指標既可以是相對指標又可以是絕對指標[1]。當在計算績效的時候,人們單純關注產出指標的話,那么績效則與效果對等,但是如果在計算績效的時候,人們既關注產出指標又關注投入指標的話,那么績效則與效率對等。
基于績效以及科技成果轉化雙層基礎,科技成果轉化績效評價體系得到了基本定義,那就是為了達到對科技成果轉化活動效率、效果、能力進行評判的目的,使用多類統計指標共同構成績效評價體系有機整體。
(1)高風險性。科研項目的結果完全是不確定的,并且受到包括技術更新速度增快等多類因素的影響,因此會導致項目收益更加不穩定,并且也會存在項目失敗的風險。其次是高投入性。因為科技成果所包含的科技含量較高,在科研過程中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理、財力以滿足其高標準要求。(2)高收益性。因為科技成果一般都會涵蓋核心技術以及強大市場壟斷力,所以只要項目成功運營,那么最終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將是十分可觀的。(3)高擴散性。因為科技成果所轉化得出的新型產業、產品都會促進落后產業的發展,幫助落后產業積極轉變自身并衍生出新產業,從而區域產業結構將得到優化[2]。此外,項目承擔者還必須擁有著高水平能力。運行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不僅需要高科技的支持,還需要高素質人才的支持以及足夠的資源投入。
基于績效的實際內涵以及成果轉化項目特點,本文使用邏輯模型法來對轉化項目績效形成機理進行了分析,并對項目績效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
績效形成機理對應的就是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項目系統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作用。邏輯模型是思維框架,但其可以對問題進行綜合系統的研究和分析,邏輯模型可以將有所聯系的內容以及動態因素結合在一起,在理清彼此之間的關系之后就可以對項目進行評價。一般而言,邏輯模型法會將事件劃分為幾個版塊,第1個版塊是投入;第2個版塊為活動過程;第3個版塊是產出;最后則是影響和結果。在劃分清楚這些時間之后便可以按照層次因果邏輯關系來查找要件聯系,同時還可以查出產出效果和投入資金的聯系。最終得出的結果會決定邏輯模型,那么從結果出發將會評判出每一個環節對結果所產生的影響以及付出的貢獻,從而便可以衡量每一個環節的績效,盡可能地減少無關于結果活動的時間與金錢的投入[3]。所以,此類方法適合對項目績效形成機理做出分析。按照邏輯框架模型來對績效形成機理進行分析可以更加直觀地知曉項目績效形成的關鍵環節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說,不管是具體到科技資源獲取環節還是具體至實施方案以及項目輸入過程,轉化經濟性必須被一再強調。在經過成果轉化活動之后,最終將會獲得轉化項目輸出。一般來說,在科技成果轉化環節,承擔項目的企業必須要秉承效率準則并使用優秀管理資源作為支撐以在最快時間之中實現最優的資源配置。一旦轉化項目產出,便可以將企業運營轉變成經濟效益。不過在此過程之中,項目產品必須要與市場需求相符合,如此一來便可以獲得極大的技術壟斷實力。當項目實施主體獲得了足夠的經濟效益之后,才能夠真正發揮項目消耗資源的作用[4]。
此外,項目成果是否具有經濟性以及效率性將直接決定科技以及財政資源配置是否具有合理性,也就是是否能夠完全發揮出資源效益。而最終成果是否具有有效性則是取決于轉化項目資源配置是否具備有效性并達到項目規劃目標。其中,項目運作的效率所對應的是資源配置合理性,項目運作效果所對應的是資源配置有效性,兩者都是項目績效的重要組成部分。邏輯框架整合轉化項目每一環節的運作要素以及項目組織價值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是由于呈現在價值鏈中的全部關鍵點都會對準則評價結果產生影響,這也就意味著在價值鏈之上,項目投入要素需得到轉化,這就要求價值鏈必須要符合區域發展的未來規劃要求,還需要合理配置各類資源,從而促進項目績效趨向效率化、經濟化發展,促進財政資源配置趨向科學合理發展[5]。于是,價值鏈所對應的就是轉化項目績效因果關系以及形成理由。
績效內涵及其形成機理如圖1所示。

圖1 績效內涵及其形成機理
影響轉化項目的多種因素都會對項目績效因素產生關鍵影響,因此,對影響轉化項目績效的因素進行研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項目運行過程以及結果產生改變。此外,在完全認識到影響項目績效的各類因素之后才可以評價項目運行績效。在分析研究各類影響因素所產生的不同程度后,總體項目績效水平以及分類績效水平將會得到顯示。
3.2.1 區域產業規劃
企業績效評價跟企業戰略目標應該是相輔相成的關系,這也就表示項目績效評價要與發展規劃目標相吻合[6]。尤其是在產業的規劃指導層面之下,不管是通過產業政策引導方式還是通過投入財政資金的方式都可以對資金投入方向實行調整,說明既需要保障轉化項目得到資金支持,還需得到最大化的產業效益,從而使資源配置更加合理、項目績效水平更上一層樓。產業規劃主要指的就是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來使用不同的理論分析包括產業發展定位、結構、體系在內的多個規劃環節,并在規劃的基礎上進行科學計劃。只有轉化項目跟未來區域發展規劃相吻合之后才能夠進行良性運轉并帶動區域產業以及項目的良性運轉,從而進一步提升區域經濟的競爭能力。但是,倘若轉化項目跟未來區域發展規劃背道而馳,那么越有效的項目運轉所對應的將是更加嚴重的產業不利影響。如此一來,不僅會增加項目運行成本,還會降低項目績效。所以,轉化項目跟區域發展規劃的有機組合才是得到良好績效水平的前提準則。
3.2.2 產出認可度
績效最為重要的有兩大部分,一是意識資源投入,二是項目產出。符合市場發展趨勢的項目成果無疑具備極為強勁的競爭力,同時也擁有著高收益及廣闊的市場前景。要達到這一目的,項目轉化的資源配置有效性至關重要。倘若項目產品不符合市場口味,那么項目收益將大幅縮小,甚至會宣告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的終結,那么進行項目績效評價就毫無意義可言。
3.2.3 項目方案
一般而言,在項目進行的過程之中都會設定出項目方案來進行預演,整個環節不僅涵蓋了轉化實施技術還包括了考核技術、過程管理以及各項經濟指標。選擇項目方案的過程比較復雜,既要對比方案還需要優化方案。項目方案只有在合理實施的情況之下才能夠達到減少資源耗費、減少實施問題并提升項目運行效率的目的。此外,方案還能夠進行自我完善和優化。就轉化項目本身來說,其承擔較高的投入以及風險,因此必須要充分進行項目前期工作以保確保項目績效的優異性。
3.2.4 項目主體
企業生產環節的基本生產要素有4大部分,分別是資本、土地、企業家以及勞動力。就轉化項目來說,企業家已經變成最為關鍵的生產要素。項目運營管理的各個方面都跟企業家有著必然的聯系。轉化項目如果想要實現正常的運轉,那么則必須要使用項目主體賦予管理團隊以及資本投入的方式。另外,轉化后期階段的各類因素也會對轉化項目實施產生不同影響。組織管理的本質作用就是為了在企業中注入成熟的技術以及技巧,促使企業可以在最短時間之內抓住時機將資源轉變成產品,這也是將科技成果轉變為高績效水平的一大重要手段。
3.2.5 項目技術
轉化項目的最終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在生產體系之中灌注技術要素,從而達到應用技術發明以及重新組合技術要素的目的。由于其中的主要關鍵點是各類要素的重新組合,那么,項目是否能夠成功、項目是否具有較高的運營效率將會跟其中的技術要素、生產要素是否有機結合在一起直接掛鉤。所以,這些因素也將直接影響到項目績效水平。一般而言,項目成果成熟程度會直接關聯科技成果商品化,尤其是在科技逐漸日新月異的現如今,技術生命周期變得更加短暫,倘若項目缺少足夠的先進性的話,就極其容易受到新型技術的挑戰,甚至存在被徹底淘汰的可能性。此外,生產工藝、技術、產業化都會影響到項目轉化。所以,如果在對科技資源進行配置的時候忽視項目技術特性,那么項目效果以及資源配置有效性將會大打折扣。
在多類原則共同指導之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績效評價體系將被構建完畢。
按照績效形成機理的不同進行分析,發現績效因果關系鏈中運作要素關系可以展現績效準則。并且在績效形成原因以及項目特點的前提下,績效評價指標能夠被逐漸推理出來,所以這也間接表明績效和準則之間呈現出了邏輯對應關系。不管是轉化項目績效的效率性以及經濟性還是指標性以及協同性都可以通過不同區間之間的指標協同表現出來。每一個區域評價指標的評判等級都有所不同,其中既存在低等級也相應存在高等級。一旦全部指標評判等級趨近于高等級,那么則表示績效評價得分以及整體績效水平更高。
當在對項目績效指標進行分析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到國家發展戰略部署,還要考慮到產業政策要求以及所得經濟效益;不僅要考慮到項目最終的成果,還要考慮到項目是否具備足夠的科學合理性。依托于績效影響因素以及形成機理,評價指標體系已經被逐漸建立完畢。另外,還需秉承著正確的評價原則來篩選和確定評價指標以獲得數據分析結果。
一般而言,在對評估體系進行權重計算的過程之中會依托于評估指標體系并同時使用德爾菲法以及層次分析法來計算評價指標權重。其中的主要操作步驟如下所示,首先需要專業人員對不同重要程度的評價指標進行排序;其次需要對這些評價指標進行打分并填入評價指標權重。基于這些信息,工作人員便可以通過層次分析法來對指標權重進行確認。
評分量表以及評判等級都肩負著績效評價的責任,其存在承擔著增強評價工作可操作性的重擔。一般來說,指標評判等級會使用到五級量表法,就單一指標而言,不同的評價對象具有不同的指標績效程度,總共存在5個級別的評語,在對項目進行評價的時候就會按照這些指標來實行評分。指標評判等級使指標評判過程變得更加合理有序,同時指標評判可操作性也變得更強。
本文依托于績效內涵以及轉化項目特征,創設性地提出了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實際績效內涵以及合理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同時還使用了邏輯模型法對形成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績效的因素進行分析。最后,本文還提出了績效評價體系。相比于從傳統簡單的投入產出層面對績效指標進行設置,這類體系可以更加全面具體地研究出影響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績效的主要原因,更可以精準地進行績效反饋并由此指導未來項目運行發展。
[1]王瑩,沈建新,王懷明.農業科技財政專項資金績效評價的實證研究—以江蘇省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資金為例[J].江蘇農業科學,2014(4):444-448.
[2]高喜珍,劉超超.基于政府視角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12):129-134.
[3]馬妍,劉金榮,于灝.基于因子分析的科技成果轉化效益評價—以山東省為例[J].企業經濟,2014(8):153-157.
[4]馬江娜,李華,王方.中國科技成果轉化政策文本分析—基于政策工具和創新價值鏈雙重視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7(2):34-42.
[5]陳南,吳小強,王津.廣東省環保科技成果轉化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初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5):117-120.
[6]孔祥浩,韓薇,許贊.基于學科發展的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模糊決策評價方法研究[J].價值工程,2013(1):210-212.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transformation projec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Mai Weinan
(Zhaoq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 Zhaoqing 526020, China)
So fa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have not been fully transformed into project performance, so establish a sound transformation projec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 the current work will be the most important one. This paper also studies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tandard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project, and analyzes the main mechanism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erformance formation. Finally, the paper establishes a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based on above several section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projec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麥偉男(1983— ),男,廣東遂溪人,工程師,學士;研究方向:數據分析,項目管理和云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