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鵬,趙小輝,黃元飛
(中核國電漳州能源有限公司,福建 漳州 363300)
風電場微型消防站的作用及建設研究
劉宇鵬,趙小輝,黃元飛
(中核國電漳州能源有限公司,福建 漳州 363300)
2017年7月中核國電漳州能源有限公司青徑風電場建立了首個國內風電場微型消防站,本文以此為研究對象,就建立風電場微型消防站的作用和如何建立,淺談幾點看法與對策.
風電場;微型消防站;作用;建設
隨著全球能源結構的不斷調整和發展,世界各國都認識到了發展風電的重要性,自1996年以后,全球風電裝機年均增長率保持在25%以上,風能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清潔能源之一.在高速發展的同時,風電場的消防安全同樣不容忽視.根據近些年風電場火災數據來看,其發生火災頻次呈上升趨勢.由于風電場地理環境的特殊性,給消防救援帶來了很大難度,因此,風電場建立微型消防站不論從經濟成本角度還是在初期火災撲救能力上,都具備較多優勢.以廣州為例,全市3300多個微型消防站在火災防控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70%以上的小火是這支力量撲救的.
青徑風電場位于福建省云霄縣列嶼鎮,是中核集團首個深入實踐quot;以核助輔quot;開發模式,自主開發、建設并運營的風電項目,是福建省首個quot;低風速、抗臺風quot;示范風電場.2013年4月29日并網運行,占地面積0.7235平方公里,本風電場風機裝機總容量19.5MW,共安裝13臺單機容量為1500kW的風力發電機組,輪轂高度65m,風電場內建有35kV匯流站一座.匯流站內有綜合樓、附屬樓、消防泵房及消防水池四處建筑物,綜合樓占地面積788.7平方米,建筑面積1186.4平方米,房屋總層數2;附屬樓占地面積236.6平方米,建筑面積473.2平方米,房屋總層數2;消防泵房占地面積20平方米,建筑面積69.79平方米,房屋總層數1;消防水池占地面積69.79平方米,建筑面積139.58平方米,房屋總層數2,全場建筑結構均采用鋼筋混泥土.
由于大部分風電場的地理位置處于偏僻山嶺、戈壁灘、草原、沿海等,進場道路崎嶇,交通運輸環境復雜,缺乏消防水資源,遠離當地公安消防力量.一旦發生火災,救援時間長,救援難度大,這些客觀因素,都會由于火災救援不及時和撲滅初期火災裝備薄弱等原因,導致小火變大火,更甚會引發山火等火災風險.
(1)風電機組內部各系統和設備,存在著大量的隔音泡沫、潤滑油、齒輪油、液壓油、變壓器油等可燃、易燃材料,尤其在高溫運行、通風不良、電氣元件質量不過關、電氣元件過熱老化、潤滑油泄漏、高速制動和極端惡劣氣候條件下,產生的高溫或者火花,會使各種用油揮發產生可燃油氣,從而引發擴散速度極快的火災.
(2)潮濕導致機艙里高壓變壓器等設備的接線端子銹蝕,產生污閃電暈放電現象,最后造成相間短路發生火災.
(3)雷擊也是引起風力發電機組火災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來,國內外大量火災數據顯示,由雷擊導致風機火災的風險率呈上升趨勢.當風力發電機組遭受雷擊時,強大的雷電流通常是從機組的葉片葉尖或機艙頂端注入,雷電流會沿機組的葉片、滑環、電刷,流過主軸承,進入塔體頂部,然后經塔體導入接地裝置散入大地.如果機組沒有避雷設施或避雷設施安裝和維護不當、避雷針接觸不良或接地電阻過大等,任一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引發火災.對于處于野外的風力發電機組來說,雷擊幾乎是無法避免的,因此雷擊導致的火災風險特別高.
(4)除了風電機組外,場區內各類功能廠房多,如油品庫、配電間、主控室、倉庫、值班人員宿舍等.如有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任何小的漏洞,都有可能導致火災的發生.
風電場微型消防站是除了公安、政府以及專職消防隊伍之外的消防性組織,其根據風電場特殊的火災危險性,因地制宜,發揮末端力量,強化單位主體消防責任意識,創造性地將消防站搬到了青徑風電場的大山之上.一旦發生火災,風電場志愿消防員兼做微型消防站消防員,發動全場員工,quot;有人、有器材、有戰斗力quot;,讓其具備撲救初期火災、自防自救的消防技能,旨在能在發生火災事故時,及時到達火災現場,快速處置和控制火災蔓延,并組織人員疏散,進而減少損失.
充分發揮風電場微型消防站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作用,一個微型消防站就是一個對外展示風電場消防安全教育的窗口,通過張貼消防安全宣傳海報、多媒體播放視頻、櫥窗展示等多種形式的宣傳方式,利用微型消防站配置的消防器材、裝備,對員工開展理論加實操的消防培訓,實物操作和講解,大大提升了員工對消防的直觀認識,使得消防知識、防火知識及時的滲透到風電場的員工日常行為中去,促進了全場員工消防意識、防火意識的提升.
根據火警響應聯動機制,發生火災時,風電場微型消防站就要發揮其聯絡點的功能,除了迅速報119火警之外,要實現quot;一點著火,多點出動,鄰里互助,協同作戰quot;,強化區域消防安全保障意識.與當地村鎮、政府、企業的消防力量形成火警響應聯動、通訊聯動.定期可組織開展聯動演習演練,提高區域聯防協作能力.
微型消防站的消防員除了具備基本的滅火技能外,還要將風電場微型消防站作為一個防火巡查部,建立《風電場消防檔案》,每日開展防火巡查工作,做好風電場內責任區域的消防安全檢查、隱患登記、隱患跟蹤和關閉.通過這種防火、滅火相結合的思路,對風電場責任范圍內火災隱患的及時發現和消除有著顯著效果.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風電場微型站正常運作的基礎和保證,要根據風電場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如《風電場微型消防站管理制度》《消防器材的檢查制度》《風電場微型消防站人員培訓管理》《風電場微型消防站火警響應制度》等,從風電場微型消防站的日常管理、消防器材裝備的檢查維護、人員的消防技能訓練和培訓等都必須通過嚴格的管理制度執行,從而加強微型消防站及其人員的后期管理,提高風電場微型站滅火救援的質量和效率.將風電場微型站的建立,不是作為一個一次性項目或者面子項目,而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消防力量.
風電場微型消防站的消防員們需要的是適合風電場火災特點的消防裝備.風電場微型站裝備的配置,可參考《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進行配置.微型消防站雖小,但是五臟俱全.大致分為各類滅火器材、逃生器材、破拆裝備、高空救援裝備等.充分考慮風電機組的油類火災、風電場周圍山林的山火、主控配電室的電氣火災,配置相應的干粉滅火器、泡沫滅火器、水帶、水槍、滅火把、強力吹風機等.人員在風機塔筒內檢修設備時,如遇火災,需配置相應的簡易逃生面罩、空氣呼吸器、對講機等.如果有人員被困、受傷時,需配置破拆工具、擔架、救援繩索等.總之,在單位的政策和經費的保障下,風電場微型消防站要合理的配置適合本電場自防自救的消防裝備和器材.
風電場微型消防站是硬件,過硬的消防隊伍是軟件.合理整合編組風電場運行人員、志愿消防隊員、維修人員、消防監控人員等不同崗位和工種人員,組建風電場微型消防隊,明確分工制作,制定滅火救援預案.另外,風電場要根據制定的日常消防技能培訓計劃和訓練計劃,必須要求微型消防站的每一個隊員都能熟悉本微型消防站所有消防裝備器材的種類、數量、使用方法.在緊急情況下,能夠快速、熟練的使用各類消防裝備器材,開展原地穿著戰斗服、配戴空氣呼吸器、射水技巧、水帶連接、消防設施器材操作以及單兵和班組作戰等消防技能.并很清楚的了解本風電場責任范圍內的安全疏散路線和建筑場所火災危險性、火災蔓延途徑等.開展多元化、專業性的消防培訓與訓練.除了本電場定期開展滅火救援技能訓練和消防演練外,還應該借助當地公安消防力量,讓其消防官兵走進風電場為風電場微型消防員組織開展訓練,或者派本風電場微型消防員到消防培訓基地、公安消防部隊參加培訓等.通過不斷訓練和培訓,使其能夠發揮微型消防站最大的優勢和作用,快速響應和動作到場處置初起火災,做到滅早、滅小.其中,風電場微型消防站響應時間最為重要,否則,微型消防站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微型消防站要按照quot;1min鄰近員工先期處置、3min滅火戰斗小組到場撲救、5min增援力量協同作戰quot;的基本要求,反復開展實戰訓練、消防演練和檢查測試.
風電場微型消防站作為一支較為特殊的消防力量,應當積極的與當地公安消防部隊簽訂共建協議,加強風電場與當地公安消防武警部隊的聯防協作.風電場可與當地公安消防部隊聯合編制適合風電場的聯合滅火預案,共同在風電場現場驗證滅火預案的可行性,并根據聯合滅火救援預案的內容,定期開展聯合大型滅火救援演習.大規模消防聯合演習的開展,可由當地公安消防部隊牽頭,調用當地政府資源,可聯動當地電力、公安、應急救援、森林消防、醫療等多家部門的共同參與,大大的提高了風電場在應急事故、事件處置方面與當地政府各部門溝通協調的聯合處置能力(如圖1).

圖1
綜上所述,風電場微型消防站的建設,意義就在于它能在當地公安消防力量未到達現場之前,更具針對性與及時性的實施火災撲救、人員救護、火場疏散,有效抓住黃金救援期,發揮quot;救早、滅小quot;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同時,在日常的防火控火的宣傳中,它也是一本消防安全宣傳的quot;活教材quot;,通過它可以提高員工的防火防災意識,提升突發災情處置能力.
[1]徐大軍,張晉,高云升等.風力發電消防技術現狀與趨勢分析 [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3(12).
[2]劉激揚. 微型消防站可持續發展及建設探討 [J]. 消防科學與技術,2016(04).
TU998.14
A
1671-0711(2017)11(下)-015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