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記者 凌 瑋
為讓河南更出彩
——省公司全力服務“三大攻堅戰”紀實
文_本刊記者 凌 瑋
今年以來,省電力公司以服務河南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始終牢記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全力助推我省脫貧攻堅、國企改革和大氣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不斷增強電網的支撐保障能力,彰顯了電網企業的責任擔當。
我省是全國貧困人口超過500萬的6個省份之一,70%的貧困人口分布在大別山、伏牛山、太行山山區和黃河灘區。2015年,我省啟動灘區居民遷建第一批試點工作。省公司積極落實資金3869萬元,全力做好安置區配套供電工程建設。2016年年底,全省啟動灘區居民遷建第二批試點工作。省公司迅速組織設計單位編制6個縣第二批試點工程配套供電設施可研,并完成評審,安排配套供電工程資金達6000萬元。
電網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能源設施。為使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更好地服務于全省脫貧攻堅工作,省公司還堅持以規劃為引領,滾動編制全省及各縣“十三五”農網改造升級規劃,采取“一縣一報告、一鄉一清冊、一村一方案”的方式,加強農網升級規劃與各縣社會發展總體規劃、農業發展規劃等相關規劃的銜接,推進當地各級電網協調發展,避免重復建設、重復改造、重復投資。
為徹底解決供電設施“今年建、明年修、后年不管用”的頑疾,省公司嚴格落實國家電網公司農配網建設“四個一”工作要求,嚴格施工工藝,全面貫徹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理念,主設備容量、導線截面、設備使用壽命等參數標準做到“一步到位”,確保30年內設備不大拆大換。

在供電企業助力下蓬勃發展的光伏發電產業 甘仁偉/攝
2016年,省公司向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兩年攻堅戰”發起沖鋒,到2017年年底,將完成7310個中心村電網改造升級任務,解決8004個自然村未通動力電、6000個自然村動力電不足問題,完成58萬眼機井通電和改造任務。同時,加大53個貧困縣電網投入,滿足全省2019年全部貧困縣脫貧任務要求。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在南召縣皇后鄉娘娘廟村,省公司落實扶貧資金400萬元,為該村新增變壓器4臺,村容村貌整治、苗木花卉合作社組建和交易市場建設等項目順利推進。在商水縣固墻鎮翟樓村,省公司投資88.86萬元對該村電網進行整體改造。村民們激動地說:“在供電公司的扶持下,我們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簡直換了一個翟樓,來走動的親戚都羨慕俺們呢!”
分離辦社會職能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內容。2016年,省公司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分別與15家省屬企業簽訂《供電分離移交框架協議》,加快推進省屬國有企業“三供一業”供電分離移交工作。
我省共有41家中央企業,782個職工家屬區,41.33萬戶涉及供電分離移交;共有16家省屬企業,728個職工家屬區,39.12萬戶涉及供電分離移交改造。截至目前,共有32家中央企業,620個小區,32.12萬戶已簽訂移交框架協議,其中5.3萬戶已完成分離移交改造;16家省屬企業已簽訂移交框架協議,目前進入改造工程設計階段。
在供電分離移交工作中,省公司積極推廣洛陽試點經驗,成立移交工作領導小組,密切對接相關政府部門和有關單位,充分溝通協商,做好全面實施準備工作;逐步細化工作流程,建立與政府、移交企業定期匯報機制,實行“一對一”服務,做好改造期間供電保障;針對分離移交完成后的家屬區,實行“管家式”服務,及時協調解決職工用電過程中的服務訴求,確保企業職工用上放心電、貼心電。
洛陽是全國“三供一業”分離移交試點城市之一。為此,洛陽供電公司主動與17家供電移交央企緊密對接,率先開展入戶調查、現場排查、資料收集、協議簽訂、方案制定等工作,率先完成技術標準制定和費用測算,在水電暖及物業等工作中,首批啟動了7家企業的供電分離改造,率先進行了現場開工,實現了第一家企業的平穩移交。
“國家電網以及省、市兩級供電公司講政治、顧大局,以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央目標要求為指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對洛陽的電力移交工作給予表揚。在全國三個‘三供一業’試點城市綜合來看,河南做得好,洛陽做得好,就當成典型,按照這種方式在其他地方都能夠推廣。”國務院國資委改組局局長李冰在調研中高度評價洛陽供電分離移交工作。
2016年12月中旬,我省連續出現重污染天氣,緊急啟動了紅色預警。省政府要求公司對照政府下發的2998家停產企業和900家限產企業名單,逐一落實企業用電情況,核實停限產措施落實情況。
省公司迅速行動,認真、細致落實好重污染行業停限各項措施,督促政府部門下發停電通知書,配合企業做好停電工作;大力推進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和管理工作,做好環保監測工作,加強地方電廠特別是自備電廠做好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啟動與實施準備;強化責任落實和監督問責機制,要求各單位一把手作為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第一責任人,高度重視,親自部署,確保緊急情況下特殊措施落實到位。
除了本次緊急行動,去年以來,為助力我省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省公司通過深入開展電能替代、大力實施統調在運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加快配套電網工程建設等工作,積極為中原人民的自由呼吸貢獻力量。
為推動電能替代工作順利開展,省公司構建了“專人負責、專業服務”的市場推廣機制。基層單位負責聯系和尋找潛在客戶,節能服務公司負責現場評價和技術服務,廠商聯盟負責為客戶推介詳細替代方案,統一工作流程,建立替代項目推廣閉環管控機制,不斷提升電能替代項目落地率。
2016年以來,省公司累計實現電能替代電量80.85億千瓦時,相當于在消費終端減少燃煤31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564萬噸,減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等6萬噸。一個全方位、立體化的清潔能源消費模式正在逐步建立,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初步顯現。
在深入實施電能替代的同時,公司還加快實施統調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在2015年完成32臺、容量1637萬千瓦統調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任務的基礎上,去年又合理安排,加快實施剩余機組改造,截至2016年10月底已累計完成121臺、容量4819萬千瓦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超低排放改造全部完成后,燃煤電廠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社會排放量由6.90%降至2.41%,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全社會排放量由6.28%降至3.14%,減排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