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在工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對于電力的需求都越來越大。如何優化配電網絡,提高配網10kV線路的供電可靠性已經成為一個亟須解決的問題。本文將對影響供電穩定的因素加以分析,并對解決問題的優化措施加以探討。
關鍵詞:供電;可靠;10kV線路;優化
中圖分類號:TM73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工業生產正在走向現代化,農業也逐漸實現機械化操作,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后越來越多的電器設備進入家庭,這些都造成了對電力的需求進一步增加。供電單位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滿足生產生活活動對于電力的需求,保障電力供應的穩定可靠。但在目前實際運行的過程中,常有一些干擾因素影響了供電的穩定性,對這些問題要加以重視,并積極解決,優化配電網絡,更好地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
一、影響配網10kV線路供電可靠性的因素
(一)對配電設備缺乏有效維護
對配電設備的日常維護工作經常不到位,使一些本身就比較老舊的簡易部件如開關、保險、避雷器等損壞率增加。而配電變壓器的故障發生原因一般是由于人為操作失誤或者設備存在質量問題。如果沒有定期對絕緣子進行清污,還可能發生閃絡、放電或跳線等事故。這些都會造成供電的不穩定。
(二)技術或管理不到位,造成配網線路發生損耗
1.在配電網絡架設區域,沒有注意對林木的及時修剪,導致電纜與樹木接觸,發生漏電現象。
2.對于配電網絡的維護保養不到位,造成設備積塵引發的漏電問題。
3.架設配電網絡時缺乏預見性規劃,沒有充分考慮到電力負荷的增長需求。
4.配電設施與負荷情況不能相互匹配,有些線路的負載容量被嚴重浪費。
5.在建設配電網絡時,未達到施工標準,造成引流線在接頭銜接處電阻超標,使損耗增加。
6.對電能表未能進行規范化安裝,造成導線出現接線錯誤。
(三)因自然災害引起的供電不穩定
對于10kV線路的供電可靠性最容易造成影響的自然災害主要是雷電或者大風,其他一些惡劣天氣也會引起配電網絡發生故障,造成停電。因為10kV線路一般都會選擇在比較空曠的地區進行架設,線路周圍沒有其他遮擋物,而且線路又比較長,途經多種地形區,常會遭遇雷擊。有時嚴重的雷擊會直接對避雷器造成損壞,進而導致配電變壓器被燒毀或者雷擊擊穿了絕緣子,甚至電纜線路直接被擊斷。在風力強度較大時,一些被氣流帶到空中的雜物會掛在高壓線路上,造成高壓線路相連接、發生短路。另外在冬季降雪頻繁,當氣溫回暖時,導線上的結冰融化,可能會引起供電故障。另外一些地區發生的強降雨會沖毀電纜線路支撐桿的基礎,造成線路損毀。
(五)其他人為因素造成的供電不穩定
1.在我國當前的城市建設中,經常需要對原有的老舊市政設施進行改造更新,但是這種重復開挖對于地下電纜非常容易造成破壞。
2.由于城市綠化建設等原因,在市內架設的電纜線路與樹木的距離經常達不到安全距離的要求,或者對樹木的修剪不及時,造成樹木枝葉與10kV線路接觸,發生故障。
3.一些超高車輛剮碰架空線路,或者在城市交通中發生事故,機動車駕駛員誤撞架設在道路旁邊的10kV線路。
4.一些城市中的風箏、氣球或塑料袋等漂浮物,甚至一些標語橫幅等物品飄到空中,滯留在高壓電網上,導致配電網發生短路。
二、優化配電網絡,提高配網10kV線路供電可靠性的措施
(一)對10kV線路進行升級改造
要解決生產生活中對用電負荷不斷加大的需求量,首先應改造升級原有線路,改用截面更大的導線,提高負荷能力。同時在改造中要對為了電力需求的進一步發展有所預見,預留出足夠應付未來一段時期發展要求的寬容度。另外在架設電網時要留有備份線路,在應急情況下可以通過啟動應急線路保證必要用電設備的正常運行。
(二)對10kV線路進行環網自動化改造
環網布局是配電網絡結構的發展方向。改造時10kV線路時應采用此先進結構布局,加強配電網絡的與多種電源的聯絡性。這樣在線路發生故障時,配電網絡可以自動聯絡備用電源,減少停電時間。10kV線路現實環網自動化后,就可以實時監控配電網中所有設備的運行狀態,減少故障發生率和故障報修反饋所需的時間,降低停電帶來的經濟損失。
(三)加強對10kV線路閃污問題的防治
10kV線路所處的外界環境濕度超標時,就容易發生閃污問題。閃污問題的另外一個誘發因素是積污。發生閃污后,10kV線路可能會出現過電壓或者短路,影響配電網的正常運行。因此在日常維護中要注意監測空氣濕度指數,加大檢測密度,及時消除隱患。另外可以在10kV線路中多增加一些絕緣的套管等絕緣設備,提高線路的絕緣性能,增加安全系數。
(四)提高配網10kV線路預防雷電災害的能力
在雷電災害高發的地區和季節,提高配網線路的防雷能力是減少災害損失的重要改造方向。在實踐中發現,瓷橫擔可以有效增加10kV線路抗雷擊的能力,可以用此類部件來替換現在配電網中使用較多的絕緣子,以提高線路的可靠性。
(五)對配網的輸變電設備加強監管
建立管理配網輸變電設備的規章制度和風險管控機制,進行規范化管理。對于設備的監控、維護都要形成制度化,定期進行。
(六)提高維修人員的技術水平
維修人員進行帶電作業必須具備較高的職業技術水平和能力,同時要按照操作規范謹慎作業。帶電作業必須配備必要的專業工具和裝備。在作業前還要注意監測數據,具體分析故障設備的損壞情況,有序地開展帶電作業。在線路發生故障時,如果維修人員能夠完成帶電作業,那么可以有效地縮短停電時間,減少損失。
另外電力部門應該投入必要的資金人員和技術支持,完善報修反饋機制,做到出現問題及時報修,接到報修及時處理,保證處置的時效性,提高供電的可靠性。
(七)加強宣傳和管理,減少人為破壞
供電單位應該對工作人員開展崗位技術培訓,讓技術人員可以及時掌握最新的科學技術。另外也要對工作人員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增加他們的責任感,減少因工作不負責造成的操作失誤。另外也應該利用各種媒體形式,在全社會范圍內普及用電常識,提高人們的安全用電意識。力爭在全社會形成愛護配電設施的氛圍,減少因人為因素造成的供電故障。
結論
隨著我國現代化工農業體系的建立與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配電網絡所承載的負荷峰值在不斷被刷新,對供電的穩定可靠運行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只有深入分析影響現有配網10KV線路穩定運行的各種干擾因素,才能積極的解決問題。電力部門應該通過加快配電網絡的建設,改造升級陳舊設備,加大對配網線路的維修保養力度,為供電可靠性創造更好的硬件條件。同時還要加大宣傳力度,動員全社會各種力量都應該投入到對配電設施的保護中來。
參考文獻
[1]池衛湖.如何優化配電網絡以提高配網10kV線路的供電可靠性[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2(26):79-81.
[2]許聞恢.優化配電網絡,提高10kV線路供電可靠性[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26):38-39.
[3]李萬軍. 優化配電網絡以提高配網10kV線路的供電可靠性[J]. 科協論壇(下半月),2013(4):56-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