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杰
十八大以來,國家有一系列重大政策落地,廣大科技工作者有很好的環境可以放逐自己的智慧和思想,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具體來說,項目申請、經費預算、項目經費執行、項目執行匯報等環節的規范性和科學性進一步加強。同時,現在的政策在經費和項目管理上都給予科研工作很大的支持,使得科學家能夠有資源、有條件去捕捉科研過程中發現的新增長點、開辟新的發展方向,能夠更好地在創新發展探索中取得更多引領性成果?,F在的趨勢是越來越國際化、大科學,也越來越需要發揮學科交叉的優勢,很多關系國計民生重要的科研項目都需要各個領域、各具專長的科研人員協同工作。
在這方面國家已經制定了一系列鼓勵協同創新的政策。尤其在十九大報告中,又特別提出要打破部門利益的藩籬。我們相信,未來在科研評價方面也應該會有一系列非常好的政策,去促進科學家從科研的目的出發,更好地合作、更好地為實現人民的美好生活的愿望作出科技方面的貢獻。過去幾年,我國科技快速發展,主要得益于科技部等相關部門針對有關國計民生的重大需求,安排重大科技計劃和科技項目,組織建制化、體系化的科研力量,集中攻克重大科技問題。國家戰略導向、團隊作戰可以成為我國科技快速躍升的重要手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