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鵬
(西昌學院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四川 西昌 615000)
基于有序Probit模型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影響因素分析
李 鵬
(西昌學院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四川 西昌 615000)
通過對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8個鄉鎮320名農戶的問卷調查,構建了有序Probit模型,從不同受教育程度群體出發,分析了不同因素對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受教育程度群體對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的認識程度不同,且隨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對其滿意度呈先減小后增大的趨勢,同時性別、受教育程度、水源供給類型、政府重視程度和設施維護狀況對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有顯著正向影響,是否修建新的設施有負影響,水源供給類型、政府重視程度和設施維護狀況對其影響最顯著,政府應在這3個方面加大保障力度。
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有序Probit模型
我國2016年全國用水量達到了5800多億m3,其中農業用水占61.9%左右,但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25%[1]。四川省水資源雖較豐富,但地域分布不均勻,坡耕地較多,土壤保水能力弱,大量水資源集中在經濟落后區域,導致無法利用。農業用水是水資源消耗的重要途徑[2]。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是提高農業用水利用率,提高農業產值與農村收入的基礎,不同地區由于地形、經濟等差異造成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不同,因此采用合適的方法合理評價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是農業生產急需解決的突出問題。
國內大量研究表明,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主要包括水源供給類型、政府重視程度、預期水價、設施維護狀況等方面[3]。由于不同農戶對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的評價不同,同時對四川省未有學者基于不同農戶研究農田水利設施供給問題,鑒于此,本文采用有序Probit模型,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針對不同收入層次的農戶,對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作出更進一步的深化研究。
本研究的數據來源于2016年10~11月對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馬道鎮、禮州鎮、安寧鎮、川興鎮、黃聯關鎮、佑君鎮、太和鎮、安哈鎮8個鄉鎮進行問卷調查,每個農戶挑選1名成年農民進行問卷,研究對象涵蓋了不同文化層次、不同收入水平的農戶,共發出調查問卷320份,收回有效問卷313份,問卷調查有效回收率達到了97.8%。問卷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問卷調查對象基本情況表
此次問卷調查主要涉及了對關于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的水源供給類型、政府重視程度、預期水價、設施維護狀況和是否修建了新的水利設施5個方面,在問卷中我們向每一位農戶詳細介紹了有關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的內容,使調查對象對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有了最基本的認識,然后要求調查對象對當地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進行打分(其中1代表很好;2代表較好;3代表一般;4代表較差;5代表很不好),充分了解不同年齡段不同教育水平對當地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的滿意程度。
在綜合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從農戶個體特征“政府保障”建設維護等方面,選取8個可能會對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產生影響的因素,其中各變量的定義見表2。

表2 調查變量定義表
由于離散數據較復雜,規律無法輕易辨認,
需通過模型算法找出數據之間的關系,有序Probit模型可通過分析離散數據之間存在的關系,得出其潛在變化規律,近年來于在處理多類別離散數據方面應用廣泛[4],本文通過構建有序Probit模型,以調查對象的屬性定義為自變量,以農戶對當地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滿意度為因變量,建立兩者之間的關系,得出人們最關心的,影響供給效果的關鍵因素。
假設Y為調查對象對當地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的滿意度,是一個連續的變量。自變量向量定義為(X1,X2…X8),關于 Y的有序 Probit模型可由下式表示:

式中,β-有序Probit模型回歸系數;ε-截距項。
對有序Probit模型計算結果進行檢驗時,需對所構建的模型進行卡方檢驗,結果顯示似然比的模型顯著性檢驗的P<0.05時,說明該模型具有統計學意義,本文有序Probit模型構建采用STATA14.0軟件進行。
表3為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不同鄉鎮不同受教育程度群體對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的認識。表3顯示,調查對象受教育程度不同,對水利設施供給效果的認識不同。不同農戶對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的評價呈U型趨勢,即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對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的滿意度呈先減小后增大的趨勢,表明受教育程度低的群體對農田水利設施的認識程度較低,而大專及以上學歷的農戶,其評價水平為“很好”的農戶為0,評價水平為“一般”的農戶占48.5%,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對農田水利設施的認識程度越高,可較全面分析其存在的問題。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評價水平為“很好”農戶所占比例呈降低趨勢,而評價水平為“一般”的農戶所占比例呈上升趨勢,這也充分印證了前文的結論。同時,如今當地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基本維持在“一般”附近,評價均值最高僅為2.98,這表明現如今農田水利設施遠未達到農戶的標準要求,其供給效果有待進一步提高。

表3 不同受教育程度群體對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的認識
對所得的調查數據作多元有序Probit模型回歸處理,回歸結果見表4。表4顯示,通過顯著性檢驗的變量有5個,分別為性別、年齡、水源供給類型、政府重視程度和設施維護狀況,同時性別、政府重視程度和設施維護狀況通過了極顯著檢驗,表明這5個變量對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的滿意度有顯著影響。在所有變量中,是否修建了新的水利設施的系數為負,其余變量系數均為正,表明是否修建了新的水利設施與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滿意度的關系呈負相關,其余變量呈正相關,表明近年新修建的水利設施并未發揮其供水效果。水源供給類型、設備維護情況與政府重視程度對農田水利設施的供給效果影響最為顯著,非集體供水導致了水源管理不統一、資源浪費嚴重和較高的用水成本,農戶更傾向于采用集體供水方式,同時由于農村管理資金不足,基層組織財力缺乏,在這種情況下,造成農田水利設施管理不系統,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并陷入不可持續的惡性循環狀態,導致當地水利設施損壞嚴重,且設施利用率低,于是農戶普遍將農田水利建設和管理寄托于政府,希望政府可以加強資金投入來解決當地農田用水問題,因此政府必須加大重視程度,加強相關資金支持與法律保障,才能更好地發揮農田水利設施的供給效果。

表4 不同調查對象的有序Probit模型計算結果
通過對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不同鄉鎮不同受教育程度群體對當地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的調查,并通過建立有序有序Probit模型對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
(1)不同受教育程度群體對當地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的認識程度不同。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對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的滿意度呈先減小后增大的趨勢,其中,受教育程度越高,對地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的認識程度越高,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評價水平為“很好”農戶所占比例呈降低趨勢,而評價水平為“一般”的農戶所占比例呈上升趨勢,同時,不同農戶對當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評價水平基本維持在“一般”水平,表明當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有待進一步提高。
(2)性別、受教育程度、水源供給類型、政府重視程度和設施維護狀況對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有顯著正向影響,是否修建新的設施有負影響,表明政府應加大相關重視程度,采取集體供水方式,加強水利設施設備維護,從而最大程度提高當地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
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是農田灌溉用水的保障,很大程度決定了農業產值,是農業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在加強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保障力度的同時,不僅要增強政府的扶持力度,加大資金投入與管理保障,更要從實際出發,了解當地農戶對灌溉水源的需求,從而合理利用資源,降低灌溉成本,節約人力物力,建立有效的溝通平臺。同時,當地農戶應加強對水利設施的了解,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從自身做起,樹立主人翁意識,加強對當地水利設施的維護。政府應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加強對農田自動化灌溉管理系統的建設,從而最大程度節省人工,發揮農田水利設施的作用。
[1]王媛,連盛喜,李科,等.中國水資源現狀分析與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J].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2008,19(03):10-14.
[2]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形勢分析課題組.對2020年我國水資源供需形勢的初步判斷[J].水利發展研究,2008(05):5-7.
[3]王蕾,朱玉春.基于農戶收入異質性視角的農田水利設施供給效果分析[J].軟科學,2013,27(09):122-126.
[4]侯鵬,鐘海玲,王媛媛.網絡消費者多品牌捆綁商品購買意愿影響因素研究-基于有序 Probit模型[J].品牌營銷,2015(02): 69-71.
S27
A
1672-2469(2017)10-0115-03
10.3969/j.issn.1672-2469.2017.10.032
2017-05-14
2015年度四川省教育廳科研項目《涼山州農田水利建設現狀及對策研究》(16ZB0262)
李 鵬(1982年-),男,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