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國賢
(遵義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貴州 遵義 563002)
德隆水庫壩址工程地質條件分析及壩型優選
肖國賢
(遵義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貴州 遵義 563002)
針對德隆水庫壩址區地質條件較復雜,可能存在不良工程地質地段、可疑滲漏帶等問題。從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巖溶水文等方面,對壩址區地質環境各項因素及各種壩型適宜性進行分析論證。結果表明: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壩型對地質條件適應性較高,但結合壩區承壓水對柔性壩的影響、水工樞紐布置和施工工藝等進行綜合考慮,最終優選技術和經濟均較優的重力壩壩型。
地質條件;壩型選擇;重力壩;德隆水庫
德隆水庫位于貴州省鳳岡縣土溪鎮魚泉村梯子巖境內,工程主要任務是農田灌溉、城鎮和農村人畜供水。壩址距土溪鎮7km、距鳳岡縣城52km,距遵義市中心城區170km,現有鄉村公路從壩址左岸通過,工程對外交通較方便[1]。在德隆水庫地質勘察中,嚴格根據工程項目建設可行性和經濟效益指標,結合干溝河流域開發整體規劃任務,遵循技術可行性、效益最大化、整體與具體相結合綜合考慮原則,通過詳細的地質勘察,全面分析,反復論證,為合理選擇壩型提供準確詳實的地質資料與建議,確保工程施工的高效優質。
壩址位于河灣地帶,河流彎曲延伸,河水深0.2~2m,河床高程一般818.00~828.00m。壩址兩岸地形總體上從上游至下游逐漸變陡,其中左岸坡受斷層F5切割影響,地形起伏較大,斜坡、陡坡均有分布,在∈1j上游側分布區多為陡坡地形,在下游側則形成峻坡至懸坡地形,而在∈1q分布區則形成帶狀發育的陡巖,陡巖以上地形平緩,山頂高程954.00m,與河床相對高差約為130m,左岸發育為一低矮埡口,埡口鞍部高程872.00~877.00m,埡口處有鄉村公路通過;右岸除發育有沖溝外地形總體較平順,地形坡角一般為30~50°,靠近河床一帶地形平緩,右岸山頂高程在970m高程以上。總體上看,在壩區河谷兩岸地形對稱性較好,設計正常蓄水位868m高程時河谷寬約200m,谷口寬高比為4.5左右,左岸巖層產狀 N35~42°E/SE∠5~14°,河谷為基本對稱的“V”型走向、斜向河谷結構。
壩址區分布地層為寒武系下統清虛洞組(∈1q)、 金頂山組(∈1j1、 ∈1j2、 ∈1j3)。 ∈1q淺灰至深灰色中至厚層灰巖夾豹皮狀白云質灰巖,分布于左岸865.00m高程以上岸坡;∈1j1灰色、灰綠色薄層、極薄層為主夾中厚層粉砂巖及少量灰巖,分布河床12.4m以下;∈1j2淺灰色至深灰色中厚層灰巖夾砂質灰巖,分布于河床附近;∈1j3薄層、極薄層為主夾中厚層粉砂巖及少量灰巖、泥巖,分布于左右壩肩。壩址區多為覆蓋層分布,河床厚0.5~8m第四系沖洪積(Qapl)砂卵礫石覆蓋,兩岸均有厚2~10m殘坡積粘土、砂質粘土夾塊石碎石等;崩塌堆積分布于左岸坡。
工程區西側為畢節北東向構造變形區,南面為貴陽復雜構造變形區,地質構造較復雜,壩址發育仁老山斷層(F5),F5從左岸坡通過并向下游延伸斜切河床,為張扭性斷層,斷層面產狀N15~40°E/SE∠60°,斷層傾左岸,上盤為∈1q地層,下盤為∈1j地層,壩址處斷距約60m,左岸鉆孔揭露破碎帶寬約2m,斷層帶附近巖體破碎,多小塊石、碎石,少量斷層角礫充填,受斷層影響,區內裂隙發育,主要發育4組裂隙:Ⅰ組N5~20°E/NW∠70~80°; Ⅱ組 N60 ~80°E/NW∠60 ~85°; Ⅲ組 N40 ~50°E/SE∠67 ~85°; Ⅳ組 N45°W/NE∠70 ~80°。 壩址平面地質分布情況,如圖1所示。
壩址出露地層為金頂山組第一至第三層(∈1j1~∈1j3)及清虛洞組(∈1q),碎屑巖和碳酸鹽巖相間分布, 其中∈1j1、∈1j3為碎屑巖類,∈1q、∈1j2為碳酸鹽巖,根據地表地質調查及鉆孔勘探揭露,壩址區∈1q、∈1j2層內均未見大型巖溶形態分布,但存在小型巖溶管道分布,其中∈1j2層內在河床上游側右岸零星出露,受地形、構造切割影響,右岸山體單薄,裂溶隙發育,使得右岸沿河床一帶形成小型巖溶系統,從上游至下游依次出露上升泉 S2~S6,各泉點流量穩定,另外在鉆孔ZK2、ZK5內存在承壓水,孔內承壓水高出孔口4.2m及1.2m,在承壓水出溢部位巖體較破碎,說明鉆孔∈1j2層內淺表溶蝕發育,其它河床鉆孔也有承壓水分布;∈1q在壩址區巖溶相對發育,地表巖溶有巖溶洼地、消洞等,溶槽、溶溝發育[2]。在鉆孔ZK1內10.2m處漏水,在16.3~19.2m處揭露2.8m溶洞,洞內黃色粘土夾碎石充填,在20.6~21.5m、22.1~22.5m存在掉鉆現象,孔內無充填。在∈1j1、∈1j3層內夾少量灰巖夾層,補給徑流條件均較差,巖溶弱發育。壩址典型地質條件剖面,如圖2所示。
壩基∈1j2中厚層弱風化灰巖承載力為3~3.5 MPa,變形模量為5~7GPa;兩壩肩出露∈1j3薄層、極薄層的粉砂巖夾少量灰巖,弱風化承載力為2~2.2MPa,變形模量弱風化為1~2GPa,存在不均勻沉降問題,另外左岸斷層破碎帶巖體松散,裂隙延伸長,不能滿足壩基條件,需采用深挖、擴挖以及相應加固處理措施后方可達到要求[3-4]。壩基∈1j2灰巖內存在承壓水分布,對壩體存在頂托作用,須采取固結、減壓等處理。

圖2 壩址典型地質條件剖面
壩基巖層緩傾左岸偏下游,傾角為5~13°,對壩基穩定構成一定的影響,灰巖層面可構成壩基深層單一滑動面,且左岸發育有貫通下游的斷層面,對壩基的抗滑穩定不利,但在壩趾及下游阻滑巖體內,節理或裂隙傾角大于60°,向下逐漸閉合,且在大壩下游河床平緩,未發現跌坎、深槽發育,無明顯的滑出臨空面,而且壩基內分布的裂隙主要發育在強風化帶,弱風化帶則多閉合或尖滅,巖體相對較完整,裂隙的連通性較差,切割深度不大,故滑出面為弱風化弱發育裂隙與爬坡剪斷巖體組合面[5-6]。故應對壩腳下游一定范圍內的基礎巖體進行抗沖保護,防止因泄洪淘刷切腳而形成臨空面,削弱基礎穩定性。淺層滑動的控制滑動面為建基面與混凝土的接觸面。
壩址區強至弱風化帶巖體透水性較強,ZK1揭露:在高程822.01m以上,巖體透水率均大于10Lu,在高程822.01m以下透水率均小于5Lu;河床鉆孔ZK2揭露,在高程804.19m以上巖體透水率均大于10Lu,在高程794.19~804.19m之間巖體透水率為5~10Lu,在高程794.19m以下,巖體透水率小于 5Lu;右岸鉆孔 ZK3揭露,在高程850.80m以上巖體透水率均大于100Lu,在高程850.80m以下,巖體透水率為10~100Lu。各鉆孔下部巖芯相對完整,未發現大的溶洞和溶蝕裂隙,由以上鉆孔壓水試驗資料可知,表層強風化帶、斷層破碎帶、∈1j2灰巖一帶透水性強,水庫蓄水水位抬升后,存在沿以上強透水帶向下游滲漏問題,滲透降低壩基巖體力學指標,對壩基抗滑穩定不利,須采取防滲處理措施[7]。
根據壩址地形地質條件及天然建筑材料分布情況,結合各水工布置建筑物情況,擬對堆石混凝土重力壩和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兩種壩型方案進行比較,如表1所示。經技術經濟綜合比較,重力壩方案在地形地質條件適應性、樞紐布置和技術經濟上均占優勢,故推薦重力壩壩型。
德隆水庫壩址區地形地貌和地質構造條件較復雜,受斷層切割等因素的影響,工程地質條件差,壩型選擇較困難。為合理選定壩型,從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巖溶水文等方面,對壩址區工程地質條件進行了詳細分析和論證研究,優選重力壩方案,為樞紐建筑物布置和基礎處理設計,提供了重要的地質資料與結論建議。
(1)壩基巖體存在不均勻沉降問題,壩址左岸斷層發育,斷層帶巖體破碎,不 能滿足壩基條件要求,需采用深挖、擴挖以及相應加固處理。壩基∈1j2灰巖內存在承壓水分布,對壩體存在頂托作用,須采取減壓處理。

表1 壩型比選
(2)巖層產狀平緩,對壩基的抗滑穩定不利,但大壩下游河床平緩,未發現跌坎、深槽發育,無明顯的滑出臨空面,滑出面為弱風化弱發育裂隙與爬坡剪斷巖體組合面。應對壩腳下游一定范圍內的基礎巖體進行抗沖保護,防止因泄洪淘刷切腳而形成臨空面,削弱基礎穩定性。
(3)壩址區強至弱風化帶巖體透水性較強,水庫蓄水水位抬升后,存在沿強透水帶向下游滲漏問題,滲透降低壩基巖體力學指標,對壩基抗滑穩定不利,須采取防滲處理措施。
(4)從壩基巖體質量、開挖邊坡及處理、防滲工程量、承壓水的影響和施工組織設計等方面進行論證,結合技術經濟、樞紐布置等綜合比選,結果表明:混凝土重力壩壩型均優于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推薦采用較適宜壩址地形地質條件的重力壩壩型。
[1]遵義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鳳岡縣德隆水庫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R].2016.
[2]何川,馬曉立.新疆奎屯市東郊水庫壩型比選方案[J].水利建設與管理,2015,35(10):34-36.
[3]黃兵.漢中市小型水庫大壩安全問題及對策分析[J].水利發展研究,2015,15(08):86-88.
[4]王愛林.小中甸水利樞紐壩型比較及選擇[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1(02):14-16.
[5]焦軍毅.洮河九甸峽水利樞紐壩型適應性的工程地質研究[J].水利規劃與設計,2004(03):53-56.
[6]何忠富.猴山水庫壩型比較與選擇[J].水利技術監督,2015,23(02): 79-81.
[7]王瑞民.山西磨河水電站壩基工程地質問題研究[J].中國水能及電氣化,2014(08):54-57.
[8]羅洪銀.白巖河水利工程壩型地質條件適應性評價[J].小水電,2013(02):29-31.
TV221.2
B
1672-2469(2017)10-0138-03
10.3969/j.issn.1672-2469.2017.10.039
2017-01-08
肖國賢(1979年-),男,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