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初期,很多患者雖然血糖已遠遠超過正常值,但癥狀仍不明顯,所以常常被忽略,也很難引起患者的重視。
而對于內分泌醫生來說,重視初診糖尿病患者的宣教工作,使患者充分認識到早期嚴格控制血糖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它——代謝記憶。
糖尿病早期高血糖控制情況與多年后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有密切關系。
這是個糖尿病特有的有趣現象:
那么究竟什么是“代謝記憶”?它是如何被發現的?對我們的糖尿病治療有何啟示?筆者為大家一一道來。
1.“代謝記憶”定義是什么?
代謝記憶被定義為“糖尿病初起階段的血糖狀態對糖尿病血管并發癥產生的長期效應”。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對于新診斷糖尿病患者,血糖越早得到良好的控制,今后糖尿病并發癥發病率越低。
2.“代謝記憶”是怎么發現的?
研究者們提出“代謝記憶”這個假說,也是參照了很多動物研究和臨床糖尿病研究。
動物研究: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微血管并發癥,也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20多年前,Kern實驗室首次報道,小狗的視網膜會“看見”并留住那些高血糖記憶。
研究中,狗被分為4組:①正常小狗;②糖尿病小狗,高血糖在2個月后就得到控制;③糖尿病小狗,高血糖持續了2年半才得到控制;④糖尿病小狗,血糖一直控制不良。
隨訪5年后,研究者們對各組狗的視網膜病變進行分析,結果顯示:2個月血糖就得到控制的小狗視網膜和正常小狗一樣,而那些長期血糖控制不佳的小狗出現視網膜病變的幾率明顯增高。
各種臨床研究結果:
血糖水平與并發癥顯著相關!
糖尿病領域兩個著名的關于血糖控制與并發癥發生的研究:Ⅰ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控制和并發癥試驗(DCCT研究);II型糖尿病患者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兩個研究均顯示早期強化,獲益終生。
UKPDS結果顯示:糖化血紅蛋白(HbA1c)每下降1%,糖尿病相關風險下降21%,微血管并發癥風險(如腎病及失明)37%,心梗風險下降14%,截肢或致死性外周血管疾病風險下降43%,卒中風險下降12%。
DCCT研究顯示:強化降糖可以顯著降低大血管和微血管并發癥(見表1)。
表.DCCT研究相關數據
注:1.隨訪17年結果;2.隨訪6.5年的結果
而UKPDS10年隨訪研究結果顯示,無論使用磺脲類或胰島素還是二甲雙胍進行強化降糖,在干預結束10年后,雖然HbA1c水平與常規治療組已無顯著差異,但任何糖尿病相關終點、心肌梗死和全因死亡率均顯著降低。
也就是說,早期的強化降糖組,微血管并發癥及心肌梗死風險更低,有統計學差異!
這一切充分說明了“代謝記憶”的存在。
3.“代謝記憶”給我們的啟示
“代謝記憶”為什么會產生還在探索階段,而關閉“代謝記憶”是研究者未來在治療糖尿病并發癥治療領域的努力方向。
對于糖尿病的治療來說,它也帶來了諸多啟示——
血糖控制要趁早!
未來慢性并發癥的發病率越高,“高血糖”維持的時間越長。為了長期持久的健康,越早努力控制各種代謝指標,今后的獲益就越多。
對于血糖超高的Ⅰ型糖尿病,需要趁早應用胰島素強化治療。在時刻警惕低血糖的基礎上,掌握胰島素強化治療的原則,調整生活方式,與糖尿病和平共處。
主動干預糖尿病的發展
眾所周知,糖尿病的發展也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在II型糖尿病中的發展尤其漫長。
血糖正常(胰島素抵抗)——糖尿病前期(胰島B細胞開始失代償)——糖尿病(胰島B細胞功能減退),這個過程中是存在雙向的,顯性糖尿病經過努力可以回溯到糖尿病前期。
因此醫生要教育患者積極治療,堅持不懈,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控制好體重。
保護胰島B細胞功能
B細胞功能與血糖的水平相關,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血糖很高的時候,胰島功能受抑制,但當糖毒性去除以后,胰島功能可得到相當程度的恢復。
所以清除糖毒性對B細胞功能的保護非常重要的,在高血糖階段,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可以更好地解除糖毒性,使B細胞功能恢復。
所以一旦確診糖尿病,早期診斷、早期干預,加上合理的飲食和運動療法,將血糖控制在滿意的范圍之內,對預防或延緩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與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也是高血糖“代謝記憶”效應對我們治療糖尿病最重要的啟示!
來源:醫學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