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山西省旅游產業與城鎮化的時空耦合分異研究

2017-12-02 01:15:15山西財經大學旅游管理學院山西太原030031
資源開發與市場 2017年6期
關鍵詞:城鎮化旅游水平

(山西財經大學 旅游管理學院,山西 太原 030031)

山西省旅游產業與城鎮化的時空耦合分異研究

高 楠,王琳艷,張新成,張旭紅
(山西財經大學 旅游管理學院,山西 太原 030031)

旅游城鎮化是旅游研究和實踐的熱點問題之一。運用物理學中的耦合理論與方法,對1993—2014年山西省旅游產業與城鎮化之間的耦合特征及時空分異規律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表明:①山西省旅游產業與城鎮化系統的綜合發展水平總體呈現波動上升的趨勢,旅游產業滯后類型居多;②山西省旅游產業與城鎮化之間的耦合協調水平逐年提升,實現了由失調階段向協調階段的轉變;③山西省耦合協調度的地區總體差異在逐漸縮小,地區間和地區內省際差異的貢獻不均衡,其中地區內差異絕大部分的貢獻來自于晉中地區;④山西省地區內差異主要受旅游資源稟賦、旅游交通設施、區位因素、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的影響。

旅游產業;城鎮化;耦合;時空分異

當前,供給側改革已成為引領我國經濟新常態的一項重要舉措,主要從生產端入手抓好去產能、去除杠桿、去除庫存、降低成本、補足短板五大方面,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第三產業尤其是服務業成為此次供給側改革中的重點,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改革的重中之重,主要體現在新市場的擴大、新產業鏈的延伸、新消費群體的形成。產業結構的調整勢必釋放出大批剩余勞動力,而旅游產業可以吸納大量的勞動力就業。在全國的供給側改革浪潮中,旅游產業在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逐步凸顯出來。城鎮化是人口和生產要素在不同行業、區域分布結構優化的過程,離不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助推,因此實現旅游產業與城鎮化之間的協調發展成為旅游研究和實踐的熱點問題之一。

國外學者對旅游城鎮化研究早于國內。Mullins最早提出“旅游城鎮化”的概念,認為它是一種區別于傳統工業城鎮而建立在消費基礎上的城鎮化類型,伴隨著經濟快速增長和社會空間變化的過程[1]。Gladstone在Mullins研究的基礎上,將美國旅游城市分為旅游大都市和休閑城市兩種類型,并指出后者特征較為符合Mullins的研究結果,而前者則表現出不同的特征[2];Chang、Simon分析了旅游城鎮化的特點與發展模式[3];Balaguer、Cantavella Jorda在對西班牙案例地的研究中提出旅游產業推動經濟發展的假說[4];Luchiari研究分析了若將旅游業作為一地區的支柱性產業,其縣市的旅游城市化特征[5];Safavi闡述了旅游產業與城市化發展這兩個現象是交互作用、協調發展的[6]。國內研究起始于21世紀[7]。劉嘉緯等學者分析了旅游產業發展對西部地區城市化的驅動,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基本戰略[8];陸林等表明旅游產業是推動城市化的一種新生動力,是旅游城市化過程的基本特征[9,10];生延超等研究湖南省的旅游產業與區域經濟的耦合關系,認為協調好兩者的關系是旅游產業與區域經濟良性發展的基礎[11];蘇建軍探討了旅游城市化背景下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地區城市旅游區域一體化發展進程[12];高楠等學者在分析旅游產業發展與城市化進程之間耦合作用機理的基礎上,對西安兩者之間的耦合協調程度進行了實證分析[13];梁坤等學者對西南地區各省市旅游產業與城鎮化兩者耦合協調發展程度進行了研究[14];馬曉龍等學者運用Eviews軟件分析了張家界1988—2011年間城市化水平與旅游之間的因果關系[15]。

綜上所述,國內外學者對旅游與城鎮化的研究雖然在近些年有一定的定量研究,但大部分依然局限于其概念、關系的定性描述上。本文運用物理學中的耦合理論與方法對1993—2014年山西省旅游產業與城鎮化的耦合特征及時空分異規律進行了實證分析。

1 研究區概況

山西省共有11個地級市,結合《山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中提出的“一核一圈三群”城鎮空間布局,將全省劃分為四大研究區域:晉北地區,包括大同和朔州兩市;晉中地區,包括太原、晉中、陽泉、呂梁和忻州五市;晉東南地區,包括晉城和長治兩市;晉南地區,包括運城和臨汾兩市[16]。整體來看,山西省擁有內涵豐富的人文旅游資源和雄偉瑰麗的自然旅游資源。1993—2014年,山西省旅游產業收入占GDP總值從0.69%增加到22.31%,增長了32倍。因此,研究旅游產業與城鎮化水平之間的協調發展對山西省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2 旅游產業與城鎮化耦合發展機理分析

耦合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彼此相互獨立的物質、體系、系統或運動彼此聯系、相互交流并且相互影響的一種現象[17]。當旅游產業與城鎮化之間相互促進時為良性耦合:一方面,旅游產業作為綜合性較強的朝陽產業,能夠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從而驅動旅游目的地的城鎮化;另一方面,旅游目的地城鎮化發展為旅游產業提供了物質基礎和保障。兩者互為基礎,彼此作用,相互影響。

旅游產業發展能夠帶動地區經濟增長。首先,旅游產業是一個綜合性的服務產業,它不僅能直接帶動餐飲、交通、金融保險、住宿等行業的發展,還能間接引起建筑、教育等行業的發展,從而提高城鎮化水平。其次,作為一種勞動密集型行業,旅游產業規模的擴大可以為城鎮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人口的城鎮化水平。世界旅游組織預測,旅游產業每就業一人,就能間接的以乘數效應帶動其他產業(鐵路、商業、運輸、航空、餐飲)的就業[18],這對人口城鎮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第三,旅游產業規模的擴大可以推動城鎮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吸引周邊的鄉村向城鎮旅游地聚集。隨著城鎮游客數量的增加,不僅需要開發豐富多樣的旅游產品,還需要建立健全完備的城鎮服務體系,為旅游產業自身的健康發展提供保障。第四,旅游產業規模的擴展,增強了城鎮與周邊區域的信息、知識、技術、人員的溝通和交流,為城鎮化水平的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城鎮地域活動影響范圍擴大,最終促進城鎮化不斷向前推進。

城鎮化為旅游產業的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與保障。城鎮化促進旅游產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投資效應和消費效應兩個方面:投資效應方面,城鎮化水平的提升會引起城鎮居民對娛樂、餐飲、住宿等消費需求的激增,促使政府加大對道路交通、景區規劃、公共服務等旅游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為旅游業適應經濟新常態的轉型升級提供保障;消費效應方面,區域經濟的發展提高了城鎮居民的收入和城鎮居民消費水平,擴大了消費規模,推動了城鎮居民的消費模式向旅游消費模式轉變,最終促使旅游產業規模擴大。

旅游產業發展驅動了城鎮化發展,而城鎮化發展也為旅游產業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與保障,在同一時空序列中兩者相互促進、協調發展。旅游產業與城鎮化的耦合機理見圖1。

圖1 旅游產業與城鎮化耦合機理模型

3 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3.1 研究方法

綜合發展水平評價模型:測評旅游產業與城鎮化系統間的耦合協調度是在計算各自的綜合發展水平評價模型的基礎上進行的。本文采用線性加權平均法計算兩個子系統的綜合發展水平。公式為:

(1)

式中,Ui為第i個系統的綜合發展水平;uij為第i系統的j項指標對系統貢獻大小的功效系數;λij為權重。對uij與λij的確定公式為:

uij為正向指標:

(2)

uij為負向指標:

(3)

式中,xij為第i系統中j項指標值;max(xij)、min(xij)為指標的最大值、最小值。權重λij采用改進的熵值法[19]進行賦值。

耦合協調度評價模型:借鑒物理學中的耦合模型[20],可將旅游產業與城鎮化的耦合度評價公式表示為:

(4)

式中,U1為旅游產業綜合發展水平評價指標;U2為城鎮化綜合發展水平評價指標。耦合度是描述系統間的互相作用,而無法描述系統間的協調發展程度。因此,需要構建耦合協調度來加以說明,具體公式為:

(5)

式中,T為兩系統綜合協調指數;α、β是權數;D為旅游產業與城鎮化的耦合協調度,等級劃分標準見表1。由于城鎮化的發展不只是旅游產業的推動,在兩者的協調發展中,城鎮化的影響更加突出,在咨詢了20位專家后也得此結論,并打分得出α=0.36、β=0.64。在此基礎上得出耦合協調度的三種滯后類型,分別為:U1gt;U2,城鎮化滯后型;U1lt;U2,旅游產業滯后發展;U1=U2,兩者同步發展型。

表1 耦合協調度等級劃分標準

標準差系數和變異系數:標準差系數(St)主要用于衡量t時點區域差異大小,但平均值會對其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將標準差與均值相比,即得變異系數CVt[21]。它不但能夠反映出一個總區域的差異,而且可以進行區域內部二級子區域差異的比較。公式為:

(6)

均方差指數:山西省全部地市被分為晉中、晉東南、晉南和晉北四個地區。為了進一步分析四個地區的耦合協調度區域差異程度,在式(6)的基礎上,將耦合協調度的總體差異分解為地區間差異和地區內差異之和[22,23]。公式為:

S=Sa+Sb

(7)

(8)

3.2 數據來源

本文城鎮化各項指標數據來源于1994—2015年《中國城市統計年鑒》,旅游產業系統指標來源于山西省各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山西通志·旅游志》作為補充。對缺失的部分數據,在已有數據的基礎上采用加權平均法給予賦值。

4 數據分析和結果

4.1 指標體系的構建及權重

旅游產業系統與城鎮化系統是兩個大系統,因此指標體系的構建要考慮到系統論中的整體性、動態性、層次性、可比性等。基于以上原則,本文在結合山西省歷年統計數據中得出兩系統的指標體系及權重見表2。

表2 山西省旅游產業與城鎮化指標體系及權重

注:“-”表示該指標為負向指標;“+”表示該指標為正向指標。

4.2 數據處理

表3 1993—2014年山西省各市旅游產業與城鎮化耦合指標值及層次聚類

(續表3)

地市 1993—2014年 1993—1999年 2000—2005年 2006—2014年 Ui聚類U2聚類滯后系統D1聚類D2聚類D3聚類晉中0.4028Ⅱ0.3117Ⅱ城鎮化0.4010④Ⅱ0.3711④Ⅱ0.4428⑤Ⅱ運城0.2769Ⅲ0.1961Ⅳ城鎮化0.3042④Ⅳ0.3196④Ⅲ0.3567④Ⅱ忻州0.2435Ⅲ0.1590Ⅳ城鎮化0.2812③Ⅲ0.3074④Ⅲ0.3161④Ⅲ臨汾0.2059Ⅲ0.2559Ⅲ旅游0.3114④Ⅲ0.3410④Ⅲ0.3666④Ⅱ呂梁0.0717Ⅴ0.2429Ⅲ旅游0.2618③Ⅳ0.2889③Ⅳ0.2674③Ⅳ

圖2 山西省旅游產業與城鎮化耦合協調度空間分異特征

4.3 城鎮化子系統綜合發展水平時空分異

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分析旅游產業與城鎮化之間的相關性關系,其中Person相關系數為0.847,表明兩系統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可見山西省旅游產業與城鎮化兩者之間存在協調發展的關系。

子系統發展水平的時序特征:1993—2014年山西省各市的旅游產業和城鎮化綜合發展水平總體呈波動上升的趨勢。在旅游產業系統中,與1993年相比,增長幅度最大的是長治市,增加了5.21倍;變化幅度最小的是大同市,僅增加了0.1倍;運城市成波動下降的趨勢,但總體下降幅度不大,僅下降了1%;均值最大的是太原市。在城鎮化系統中,與1993年相比,增長幅度最大的是運城市,增加了0.83倍;增加幅度最小的是太原市,僅增加了0.02倍;大同市、陽泉市、長治市、晉城市呈現波動下降的趨勢,分別下降了9%、3%、22%、16%;均值最大的是太原市。以上分析說明,山西省各市的旅游產業與城鎮化都有所發展,但發展水平不一,增長幅度不盡相同,呈現出太原、大同、晉中、運城和忻州五市城鎮化系統比較滯后,陽泉、長治、晉城、朔州、臨汾和呂梁六市的旅游產業系統比較滯后的局面。

子系統發展水平的空間分異:通過對山西省各市旅游產業與城鎮化的發展水平的比較,太原市均處于最高位置,其綜合評價均值分別為0.9777、0.7878,朔州市的旅游產業發展水平最低,評價均值為0.068,忻州市的城鎮化發展水平最低,評價均值為0.159。各市在同一系統的差距達13.37倍和3.95倍。由以上分析可知,山西省各市的旅游產業之間發展差距大于城鎮化之間的差距,旅游產業滯后類型的地市居多。

從兩個系統綜合發展水平的層次聚類來看,太原市的發展水平最高,居于極其顯著的發展水平Ⅰ類區域;大同市與晉中市次之,居于次顯著的Ⅱ類區域;臨汾市位于較顯著的Ⅲ類區域;朔州市的發展水平最低,居于極不顯著的Ⅴ區域;其他各市兩系統之間顯著性表現不同,陽泉、長治、晉城、呂梁四市的城鎮化顯著性均大于旅游產業發展的顯著性;運城、忻州兩市與此相反,表現為旅游產業的顯著性大于城鎮化的顯著性。

4.4 城鎮化耦合協調度的時空分異

耦合協調度的時序特征:1993—2014年山西省各市旅游產業與城鎮化之間的耦合協調度大體呈現緩慢上升的趨勢,其值處于0.1851—0.6768之間。1993年以來,朔州市的增加幅度最大,增長了0.38倍,而變化幅度最小的大同市比1993年下降了1%,分析其原因是城鎮化發展速度放緩導致的。從協調等級來看,兩者耦合協調水平最高的太原市也僅處于初級協調階段,說明未來山西省各市的旅游產業與城鎮化之間協調發展的潛力和上升空間巨大。

耦合協調度的空間分異:從1993—2014年山西省各市耦合協調度發展水平來看,太原市于2015年達到0.6520,最低的是1993年朔州的0.2421,兩者相差了1.69倍。太原市兩者的耦合協調度一直位于極其顯著的Ⅰ類區域;大同、晉中兩市位于次顯著的Ⅱ類區域;陽泉、長治、忻州三市處于顯著的Ⅲ類區域;朔州市的耦合發展協調最低,處于不顯著的Ⅴ區域;其他地市,如晉城市、朔州市、運城市、臨汾市的耦合協調度處于上升趨勢。目前晉中市、運城市與臨汾市發展到次顯著的Ⅱ類區域,說明耦合協調度逐步走向強化。

耦合協調度的變動程度分析:根據式(6)計算出山西省1993—2014年各市旅游產業與城鎮化子系統耦合協調度的標準差指數與變異系數,以此來衡量山西省各市兩系統耦合協調度的變動程度(圖3)。

1993—2014年,兩系統的耦合協調度的標準差指數與變異系數總體呈現波動下降的趨勢,變異系數由0.3641下降到0.2719,說明隨著時間的推移,山西省各市總體差異在逐步縮小,這與旅游產業與城鎮化的耦合協調程度越來越高趨于一致。根據變異系數與耦合協調度的均值,可將其劃分為四種類型:晉中市兩者均值都高于平均水平,說明整體發展水平高且活躍程度強,未來將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晉城、大同、太原三市的耦合協調度程度高,但整體水平不夠活躍,發展穩定,未來為緩慢上升趨勢;長治、朔州、陽泉、臨汾、運城、忻州六市的整體耦合協調發展水平低,但活躍性好,未來有較強的上升空間;呂梁市兩者均低于平均值,未來上升趨勢不明顯。

耦合協調度的均方差地區分解:利用式(7)、式(8)可計算出山西省1993—2014年旅游產業與城鎮化兩系統的耦合協調度及均方差指數地區間均方差指數與地區內的均方差指數S、Sa、Sb和各自的貢獻率(表4)。

表4 山西省1993—2014年旅游產業與城鎮化耦合協調度差異地區分解

從表4可知,總體均方差指數S呈現波動下降的趨勢,這與以上分析的標準差指數和變異系數的結論一致,說明山西省的旅游產業與城鎮化兩系統間的耦合協調程度逐年升高,總體差異性在逐漸縮小。山西省各地區間與地區內均方差Sa和Sb的比例為1∶9,說明總體差異來自于山西省地區內差異的貢獻,而山西省地區內的均方差指數Sb晉北:Sb晉中:Sb晉東南:Sb晉南的比例為40∶307∶2∶1,可明顯看出其地區內的差異性較大,主要來自于晉中地區。

4.5 山西省各市差異產生的因素分析

旅游資源稟賦:旅游資源是旅游目的地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發展旅游業的必備物質條件,豐富而特色的旅游資源成為區域旅游發展的先導優勢[16]。山西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悠久的歷史使其擁有豐厚的旅游資源,但各市旅游資源分布并不均勻(表5)。太原、大同、晉中、長治、晉城、運城六市無論是旅游資源的數量還是種類均占優,而朔州、陽泉兩市的旅游資源相對匱乏。

表5 山西省各市優質旅游資源空間分布

注:表中的空缺表示無。

旅游交通設施:旅游基礎設施是目的地旅游發展的基礎支撐之一,而旅游交通設施是旅游基礎設施中最重要的一環[24]。目前,山西省已形成以大同、太原、長治、運城為綜合性交通樞紐的鐵路、公路、航空立體交通運輸網絡。同蒲線、大西高鐵以大同為起點縱貫山西南北,大同機場開通了與國內大多數城市的航班;石太線、太焦線等以太原為起點,可以通達國內大部分大中城市。省內4A級以上旅游景區大部分都能從省會太原出發3小時抵達,形成了“3小時旅游圈”。太原武宿國際機場可滿足國內與國外航班飛行;長治王村機場與運城關公機場開通了與全國主要城市的航班。而呂梁市、陽泉市等旅游交通主要受太原市的影響,旅游發展勢頭較弱,區域差別較大。

旅游服務設施:旅游服務設施更多體現在地區酒店、旅行社等其他配套服務設施,主要用以滿足游客全方位、多樣化的需求。旅游服務設施的完善與否直接影響到游客對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已成為影響游客滿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25]。通過對山西省11個地市旅游服務設施的統計,太原星級酒店和旅行社的數量在全省居于首位,分別占全省的18%、24%;大同、忻州、晉中、晉城與運城5市均擁有至少6家四星級以上酒店,旅行社數量較多;陽泉、朔州兩市的星級酒店和旅行社數量在全省占比較低。

區位因素:旅游區位主要指市場客源地與旅游目的地之間在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中的相對位置和交通通達性。良好的區位條件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對旅游目的地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26]。太原市作為山西省的省會,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和國際交流中心,在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布局中,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雙向支撐作用,區位優勢顯著,對周邊城市晉中、忻州等城市的帶動輻射作用大,而大同、運城、晉城受北京、西安、鄭州的輻射影響更大。其他城市由于區位劣勢,大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小,旅游發展受到影響。

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水平對旅游目的地的資源開發、交通和服務配套設施起很大的決定作用[27]。旅游業是關聯性、綜合性很強的產業,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區域內其他產業的帶動作用。區域內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越高,旅游業及相關產業的土地、資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投入規模越大,愿意參與到旅游業中的剩余勞動力也更多,對旅游目的地發展促進作用也越大。從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來看,太原、晉中、大同、運城四市在旅游資源稟賦豐富的基礎上,加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所以旅游的發展要強于省內其他地市。

5 結論與討論

5.1 結論

山西省各市旅游產業與城鎮化系統的綜合發展水平總體上呈波動上升的趨勢,且旅游產業滯后類型居多。太原市兩者均處于最高水平,朔州市的旅游產業發展水平最低,忻州市的城鎮化發展水平最低。山西省旅游產業與城鎮化各市耦合協調程度逐年升高,但整體發展增幅較小,最高水平的太原市也僅為初級協調水平,未來全省各市兩者耦合協調水平上升空間巨大。山西省各市旅游產業與城鎮化兩系統間的耦合協調程度逐年升高,總體差異性在逐漸縮小,地區間和地區內省際差異的貢獻不均衡,其中地區內差異絕大部分的貢獻來自于晉中地區。根據山西省旅游產業與城鎮化之間的耦合協調度及其差異分析,地區內差異主要受旅游資源稟賦、旅游交通設施、區位因素、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的影響。

5.2 討論

目前,山西旅游產業正處于由規模粗放擴張階段逐步向創新集約的階段過渡,旅游產業與城鎮化之間的耦合協調度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對縮小地區之間總體差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未來全省如何縮小各市兩者耦合協調度的差距成為首要問題。因此,山西省應重點發展全域旅游,采取“點、線、面”三者有機結合的均衡發展戰略:“點”作為均衡發展戰略的基礎,包括現有旅游資源、旅游產品、旅游基礎服務設施、城鎮建設美化、美麗鄉村建設等;“線”是夯實均衡發展戰略的保障,不僅可以滿足游客交通需求,還是各市均衡發展的連接線;推動“面”的發展,縮小地區發展差距,提高全省旅游發展水平。當前,晉中地帶在傳播晉商文化旅游資源的基礎上,主要完善“線”的建設,發揮省會太原市的龍頭帶動作用,實現省內省外客源互補、資源共享的格局。而晉北地區、晉南地區、晉東南地區在推廣宗教文化、山水生態、根祖文化的前提下,通過加強“點”的建設,夯實旅游發展的基礎,重點發展旅游配套基礎服務設施、鄉村旅游、旅游資源和產品的開發等。構建“點”和“線”的發展,實現“面”上的跨越,實現山西省由旅游資源大省向旅游資源強省轉變。

旅游產業與城鎮化的耦合協調度趨于良性發展的前提是兩者的協調與可持續發展。通過對山西省旅游產業與城鎮化的時空耦合分異研究,對于掌握山西省內各市兩者綜合發展水平及耦合協調程度時空演化規律以及各主要因素對兩者耦合協調度的影響程度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

[1]Mullins P.Tourism Urbaniz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1,15(3)∶326-342.

[2]Gladstone D L.Tourism Urban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Urban Affairs Review,1998,33(1)∶3-27.

[3]Chang T C,Smon M.Urban Heritage Tourism:the Global Local Nexu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3(2)∶284-305.

[4]Balaguer M J,Cantavella J.Tourism as a Long Run Economic Growth Factor:The Spanish Case[J].Applied Economics,2002,34(6)∶877-884.

[5]Luchiar D P.Tourism and Environment in Brazil [EB/OL].Article Print.http//www.abep.nepo.unicamp.br/docs/outraspub/Rio10/rio10p255a276.pdf,2011.

[6]Safavi H P.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ourism Sector:A Sustainability Approach:The Case of Famagusta/TRNC[D].Famagusta:Eastern Mediterranean University,2012∶31-55.

[7]黃震方,吳江,侯國林.關于旅游城市化問題的初步探討:以長江三角洲都市連綿區為例[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0,9(2)∶160-165.

[8]劉嘉緯,蒙睿.關于旅游業對西部城市化動力驅動的研究[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29(5)∶156-160.

[9]陸林.旅游城市化:旅游研究的重要課題[J].旅游學刊,2005,20(2)∶10.

[10]陸林,葛敬炳.旅游城市化研究進展及啟示[J].地理研究,2006,25(4)∶741-750.

[11]生延超,鐘志平.旅游產業與區域經濟的耦合協調度研究:以湖南省為例[J].旅游學刊,2009,24(8)∶23-29.

[12]蘇建軍.基于旅游城市化視角下的城市旅游區域一體化研究:以晉陜豫黃河金三角為例[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0,32(1)∶84.

[13]高楠,馬耀峰,李天順.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產業與城市化協調發展研究:以西安市為例[J].旅游學刊,2013,28(1)∶62-68.

[14]梁坤,杜靖川,呂宛青.西南地區旅游產業與城鎮化耦合協調度的時空特征分析[J].經濟管理,2014,36(12)∶125-134.

[15]馬曉龍,李秋云.城市化與城市旅游發展因果關系的判定及生成機理研究:張家界案例[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4,30(4)∶95-101.

[16]高楠,馬耀峰,李天順.1994年以來山西入境旅游區域差異特征及影響因素[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3,27(1)∶202-208.

[17]Vefie L.The Penguin Directionary of Physics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6.92-93.

[18]詹新惠,馬耀峰,高楠.區域旅游業與城市化耦合協調度的時空分異研究:以陜西省為例[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42(2)∶82-87.

[19]張榮天,焦華富.泛長三角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測度及時空格局演化[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4,30(6)∶75-81.

[20]吳玉鳴,張燕.中國區域經濟增長與環境的耦合協調發展研究[J].資源科學,2008,30(1)∶25-30.

[21]高楠,馬耀峰,張春暉.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旅游產業與區域經濟的時空耦合分異[J].旅游管理,2015,37(9)∶111-120.

[22]郭齊.我國外商直接投資區域差異的動態演變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23]王良健,鄧瓊芬.我國旅游業發展的區域差異研究[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7,28(1)∶105-110.

[24]胡浩.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空間分布及其交通可達的地區差異分析[J].地理科學,2013,(6)∶703-709.

[25]趙靖媛,馬鵬,盧政營.溫泉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價值與游客忠誠度關系——以遼寧省湯崗子為例[J].企業經濟,2013,(3)∶129-132.

[26]梁雪松,馬耀峰,李天順.旅游區位與市場拓展關系的研究——以西安市日本入境市場為例[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7,(1)∶68-71.

[27]徐吉吉,悅錚.吉林省旅游經濟發展的空間差異分析[J].商業時代,2011,(33)∶140-141.

Spatio-temporalDifferencesofCouplingBetweenTourismIndustryandUrbanizationinShanxiProvince

GAO Nan,WANG Lin-yan,ZHANG Xin-cheng,ZHANG Xu-hong
(College of Tourism Management,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Taiyuan 030031,China)

Tourism urbanization was one of the hot issues of tourism research and practice.This paper used coupling theory in physics,constructed the coupling evaluation model and indexes of tourism industry system and tourism urbanization,and empirical studed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spatio-temporal differences characteristic of two systems based on Shanxi province during 1993 to 2014.The authors found:Firstly,the tourism industry system and tourism urbanization of Shanxi Provinc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economy presented unstable growth situation from 1993 to 2014.Tourism industry laged type occupied majority,and it′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compared with tourism urbanization.Secondly,under the combined influence of many factors,the internal elements of two systems interact,and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tourism urbanization of Shanxi Province had apparent coupling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Thirdly,the overall regional difference of the two systems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in Shanxi Province is gradually narrowing.The overall regional differences came from the unbalanced contribution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provincial differences within the region,and the most contribution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came from the central region of Shanxi.Fourthly,the difference in the region of Shanxi Province wa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factors such as tourism resource endowment,tourism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location factors,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other factors.

tourism industry;tourism urbanization;coupling;spatio-temporal difference

10.3969/j.issn.1005-8141.2017.06.019

F590-05

A

1005-8141(2017)06-0744-06

2017-04-24;

2017-05-2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旅游流與目的地耦合:因素及模型與機制研究——六大城市入境旅游為例”(編號:41271158);國家旅游局規劃項目“旅游業驅動下的世界文化遺產地城鎮化響應機制研究——以平遙古城為例”(編號:15TABG019);山西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項目“中國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城市新區地方感研究——保護傳統‘鄉愁’視角的大同御東新區案例”(編號:2014239)。

及通訊作者簡介:高楠(1982-),男,山西省稷山人,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旅游地理、旅游目的地運營與管理。

猜你喜歡
城鎮化旅游水平
張水平作品
加強上下聯動 提升人大履職水平
人大建設(2019年12期)2019-05-21 02:55:32
旅游
堅持“三為主” 推進城鎮化
學習月刊(2015年14期)2015-07-09 03:37:50
旅游的最后一天
城鎮化
江蘇年鑒(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
加快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
對構建新型城鎮化的觀察思考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海外英語(2013年8期)2013-11-22 09:16:04
做到三到位 提升新水平
中國火炬(2010年8期)2010-07-25 11:34: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亚瑟天堂久久一区二区影院| 97在线碰| 一级成人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拍爱|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 天堂成人av| 精品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1024精品下载|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97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91口爆吞精国产对白第三集|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久久亚洲高清国产| 色香蕉影院| 欧美一区精品| 国产网站免费看|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国产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狼人色| 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麻豆精品在线视频| 天堂网亚洲系列亚洲系列| 国产激爽爽爽大片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 丰满少妇αⅴ无码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日本在线国产|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a级毛片在线免费| 色网站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www.日韩三级| 99成人在线观看| 88av在线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亚洲大尺度在线|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免看|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97在线国产视频|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在线| 日本www色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激情影院内射美女|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播放| 九九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日本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99|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88|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综合网| 久久免费看片| 中文字幕 91| 三上悠亚在线精品二区| 国产XXXX做受性欧美88| 精品国产一区91在线| 欧美第一页在线| 欧美日韩理论|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观看| 美女被操91视频|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在线满18点击进入| 日本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一级无毛片无码在线免费视频 |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蜜芽| 久久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 久久精品最新免费国产成人| 欧美一区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 亚洲午夜18|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