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車窗玻璃生產過程分析提高車窗品質的研究
持續生產出滿足給定質量特性產品的能力稱為該生產過程的過程能力。對生產過程進行過程能力分析已經成為制造業中衡量和改善產品品質的一項重要而普遍的技術。由于現代車輛上車窗均采用自動關閉模式,因此所使用的車窗玻璃需要具有較高的精度以保證其開關品質。利用過程能力分析技術以車輛后風窗玻璃為例,利用各種統計工具和統計技術對鋼化玻璃的生產過程能力進行研究,對生產過程進行識別,以滿足消費者和工程規格要求。
先對車窗玻璃的生產過程進行分析,整個制造過程主要分為切割、燙印和回火3個過程。選擇橫向曲率、厚度和產品曲率點作為各生產過程的質量特性。對所采集的數據進行正態分布檢驗,若出現偏差過大的數據則進行修改或剔除。同時,利用多個過程能力指數對過程能力進行數值評估,結合產品工程師的經驗判斷以及初始數據的統計確定:回火過程出現問題的概率最大(約9.49%),切割過程和燙印過程分別為5.91%、3.38%。由于生產過程中的任何變化均可能對產品質量產生巨大影響且不同的制造商采用不同的加熱爐,因而改進方法不能立即應用于生產過程,僅作為參考。針對重力彎曲系統、輥壓系統和沖壓模具系統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并給出相應改進建議。
(1)玻璃加載點不平衡:制定玻璃加載點位置的標記點。
(2)過度滑動:實時了解輥壓機工作狀態并加強維護。
(3)加熱不均勻:分析研究后風窗玻璃的傳熱過程并對加熱爐進行控制。
(4)彎曲特性缺陷:分析研究彎曲特性和玻璃特性并對彎曲參數進行設置。
(5)前處理質量較低:玻璃回火前進行細致檢查并采用更為精確的切削磨削加工方法。
(6)模具加工條件:模具保養,不應在惡劣的環境下使用模具。
(7)不當的空氣射流參數:選擇合適的空氣噴射參數保證較好的淬火率。
Tan Ming Yee et al.5th Brune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BandarSeri BegawanNov.01-03, 2014.
編譯: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