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
大學生的消費問題,一直是社會熱點。近日,浙江義烏的一位媽媽在網上發帖寫道,她在衣服、鞋子、話費另出錢的基礎上,打算給即將去上大學的女兒每月1200元生活費,卻被女兒怒懟“我是不是親生的”,并稱同學的生活費是她的好幾倍。這位媽媽覺得,電話費是他們出,然后買衣服鞋子都有另外給錢,而這1200元只算是給女兒的伙食費。所以,她在帖子里向網友發問:“1200元生活費少嗎?大家都給多少?”該帖子迅速引起網友熱議,眾說紛紜。
摘自《武漢晚報》
點評:
1200元一個月到底算不算多?根據麥可思公司(目前較為社會各方認可的第三方權威性數據機構)于今年2月公布的“2016大學生消費理財觀”調查結果,2016年我國在校大學生每月平均開銷為1212元。根據這一數據,1200元不算多也不算少。但筆者認為,這個問題的關鍵并不在于“給多少錢”,而是“如何花錢”。在這個所有商家都在想方設法“刺激消費”的時代,如果做不到量入而出、精打細算,消費不加節制、沒有計劃,那么無論多少錢也是不夠用的,而那些身陷“校園高利貸”陷阱的大學生,恐怕大多數都不是因為家長生活費給得過少。因此,培養孩子正確的消費觀,教會他們“如何花錢”,遠比要求他們“勤儉節約”更有現實意義。
今年各地征兵體檢工作已經進入尾聲,但近日解放軍報社所屬的《中國民兵》微信公眾號的一篇根據某地級市征兵體檢數據撰寫的關于“應征青年不合格體檢表暴露出的十大問題”的文章在網絡上被廣泛轉載,網上網下都引起了許多人的思考和討論。仔細分析報道講述的今年征兵體檢暴露出的青少年身心素質方面的問題可以發現,有些情況在每年征兵工作中都存在,但是有些問題近年來卻呈現出一定的上升趨勢,應當引起各方面重視。
摘自《中國青年報》
點評:
是哪些問題近年來呈現一定的上升趨勢呢?筆者翻看原新聞,主要有四個——“血檢、尿檢不合格”“視力不合格”“體重不合格(超重)”“男性精索靜脈曲張不合格”。而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青少年常見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慣——食用過多垃圾食品、沉迷電子產品、缺乏體育鍛煉、日常運動量過少。這反映出,至少在很大一部分家庭中,家長在培養孩子良好生活習慣這方面做得還不夠,甚至可能是家長自身的生活習慣也不好,進而影響了孩子。生活習慣是否良好,直接關系到身體的健康程度,而無論是保家衛國,還是養家糊口,健康的身體都是“本錢”。因此,這次“征兵體檢”暴露的問題,實際上是給所有的家長朋友們敲了一記警鐘,希望大家都能引以為戒、亡羊補牢。
“董卿跪地采訪”日前在微博上成為熱搜。被反復播放那段“董卿三分鐘三次下跪”的視頻,來源于2017年9月1日央視播出的電視節目《開學第一課》。在節目中,主持人董卿采訪的對象是我國著名的翻譯家許淵沖。許先生年事已高,只能坐在椅子上接受采訪。而站在一旁的董卿為了能夠與老人更好地交談,在和老人交流的時候曾三次跪在地上向老人提問。網友們看后都紛紛對董卿表示稱贊,稱贊她是最暖心的主持人。
摘自“中國新聞網”
點評:
有網友在“董卿跪地采訪”的視頻貼下發表評論:這才是真正的“開學第一課”——它告訴了我們最應該學習什么。筆者對此深以為然。每一個家長都希望孩子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不過,筆者更希望家長朋友能夠意識到:成人勝于成才。一個人緣于天分與后天的努力,在某一個行業做出杰出成就,本屬不易,但如果沒有良好的道德修養自律,以致舉止乖張乃至胡作非為,最終身喪名墮。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古人云“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對于家長來說,督促孩子好好學習文化知識與培養孩子高尚的道德修養,不是選擇題,必須要“兩手抓”并且“兩手都要硬”。
9月4日中午,有微博網友發圖稱,西安有一位父親為剛出生的女兒取名叫做“王者榮耀”,并且成功在西安公安部門上了戶口。當日下午,記者就此事聯系了西安公安部門,民警表示此事屬實。據了解,這個名字是由從事IT行業的孩子父親起的。近年來,或者是出于“顯示個性”,或者為了“避免重名”,類似“王者榮耀”這樣標新立異的四字名字不斷。如此前曾有媒體報道,王姓男孩取名“王子殿下”,白姓女孩取名“白雪公主”等。
摘自《蘭州晨報》
點評:
有網友戲言,等這個孩子長大后,她會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悲催”——因為很多人最大的業余愛好就是“打‘王者榮耀’”。這自然是笑談。不過,筆者想問那些為孩子起“個性”名字的父母一句:這是在顯示誰的個性?不需多想,這個問題的答案自然是父母。可又是誰給了父母用孩子顯示自己個性的權力?如果孩子的名字可以用來顯示父母的個性,那么孩子的人生會不會也被用來實現父母的夢想?想到這一層,筆者已經笑不出來了。筆者想要提醒父母的是: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您的附庸;您應該是孩子人生之路的“領路人”,而不應該是“指揮官”。真心希望,待“王者榮耀”“王子殿下”“白雪公主”們長大后,所擁有的不僅是標新立異的名字,更擁有著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責編 馬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