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崧
大家一直以來傳說著的心情影響身體、心理影響生理的說法,在一個社區規模的人群中得到了證實
作家,著有《不去吃會死》《美國走著瞧》等
羅塞托是美國賓西法尼亞州的一個小鎮,連美國人都沒怎么聽說過。而要我說,這是不對的。羅塞托應該家喻戶曉才對。
這個小鎮叫這么個名字,是因為居民大多來自意大利的羅塞托,一個距離羅馬一百多公里的小城。從19世紀末開始,意大利羅塞托人便在美國的羅塞托小鎮里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一直不為外人所知,直到20世紀50年代。
那時,有個叫斯圖爾特·沃爾夫的醫生在羅塞托附近鄉村度假,受邀參加了當地一個醫學研討會。一位醫生在會上說,在他十幾年的行醫經歷中,從沒遇到過65歲以下的羅塞托人得過心臟病。這讓沃爾夫醫生大吃一驚。那個年代,很多針對心臟病預防和治療的藥物和手段還未出現,心臟病在65歲以下美國男性的死亡原因中排位第一。
沃爾夫醫生對這個現象非常感興趣,回去后召集了一些同事和學生來幫忙(他在俄克拉荷馬大學醫學院教書),想要搞明白羅塞托人少患心臟病的特殊性。
事實是確鑿的。羅塞托居民中,沒有55歲以下的人死于心臟病,甚至連一例顯示出心臟病癥狀的都沒有;整個地區,65歲以上男性的心臟病死亡率大約是全美的一半,而“該地區各種原因造成的死亡概率也比預期低30%至35%”。
多年后,受沃爾夫醫生之邀、投身這個研究的社會學家約翰·布魯恩回憶起對羅塞托的調研,他的原話是——“這里沒人自殺,沒人酗酒,沒人吸毒,犯罪率也很低。他們沒有人領救濟金。我們甚至沒有發現任何人患上胃潰瘍。生活在這里的人大多都是自然死亡,就這么簡單。”
就這么簡單?這不就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簡單嗎?
沃爾夫團隊首先否定了飲食原因(比如他們用豬油而不再是意大利傳統的橄欖油);羅塞托人也沒有做瑜伽或者跑步的習慣;他們喜歡抽煙;很多人過度肥胖;當地傳統產業是開采石礦,很多人生活在粉塵中。接著被否定的是基因,因為生活在別處的羅塞托人就變回了普通人。地理環境因素也輕易被否定了——隔壁鎮子的心臟病死亡率立刻攀升到了羅塞托的三倍。
且容我把關于結論的文字抄錄在此——“慢慢地,沃爾夫開始意識到,羅塞托的秘密不在飲食,不在于運動,也不在于遺傳基因和地理位置,而在于羅塞托社會自身。當沃爾夫和布魯恩漫步在這個小鎮的時候,他們終于明白了其中的奧秘。他們看到這里的人們如何走親訪友,如何在半路上停下來用意大利語拉家常,如何在院子里為家人做飯;他們了解到這里的不同姓氏如何拓展家族規模。有許多三代同堂的大家庭長輩在家族中享有絕對權威。居民們都參加圣母圣衣堂的彌撒,教會在團結社會和安撫傷痛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這個人口不到兩千的小鎮上,竟然存在22個相互獨立的社會團體。這里的人崇尚平等理念,富人不會浮夸炫耀,整個社會都愿意幫助失敗者走出困境。
“在羅塞托人將意大利南部的本土文化移植到賓夕法尼亞州山區的過程中,他們建立起一種強大的社會結構,這使得他們免受現代社會的壓力。”
沃爾夫和布魯恩的研究結果使醫學界最終認識到,孤立地考慮個人選擇和個人行為,無法解釋羅塞托的人們如何保持健康。這為醫學界研究心臟病和健康問題提供了一條全新道路:超越個人的范圍尋找原因——要理解人們所處的文化背景,要考慮他們的家庭和朋友狀況,要追蹤其家族淵源。人們必須認識到,人類棲身其中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對人的發展發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這個在羅塞托第一次被觀察到的現象,被學界稱為“羅塞托效應”。它說明了社區環境和個人健康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說,大家一直以來傳說的心情影響身體、心理影響生理的說法,在一個社區規模的人群中得到了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