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
常常聽到身邊人說:“吃啥補啥”。這真的靠譜嗎?
吃肝補肝?
吃豬肝時,一下肚,它就會被胃消化分解,然后直接被腸子吸收。所以,吃下去的豬肝并不會直接作用于人體內的肝臟,補肝的說法就無從談起了。
對于常常肝部不適或患有肝病的朋友,想要通過吃動物肝臟來達到療養的目的,不靠譜。這樣不僅沒有任何療養的效果,反而會加重肝臟負擔,使病情更加嚴重。如果患有脂肪肝,與其想吃肝“補”肝,不如選擇高優質蛋白、低脂肪的飲食,如蛋類、魚類,盡量少吃動物性脂肪。
吃腰子補腎?
吃動物腎臟,并不能“補”腎。尤其對于腎功能不全的人(比如患有尿毒癥),原本就有尿量少的癥狀,一天所吸收的營養都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圍內。而動物腎臟中膽固醇、蛋白質含量都很高。吃過多的腎臟,會導致體內的廢物蓄積,再加上較難排出體外,會進一步加重腎臟負擔。
吃皮補皮?
想要皮膚變得光滑,多吃豬皮、雞皮、鴨皮就好?其實,吃皮并不能養顏。
我們皮膚里的膠原蛋白,會通過將水分保留在真皮層的方式,使皮膚更加光滑、柔軟、緊致有光澤。但吃下肚的膠原蛋白呢,會被分解為氨基酸。它都不再是膠原蛋白了,你還指望它有膠原蛋白的作用?
吃腦補腦?
雖然豬腦肉質細膩,鮮嫩可口,鈣、磷、鐵等各種礦物質元素含量都會比較高,但它的膽固醇含量也非常高。
年輕人可以少量地吃一些豬腦嘗嘗鮮,而對于老年人來說,想靠吃豬腦減輕記憶力減退的癥狀,只會給心腦血管添堵。尤其對三高人群而言,豬腦更是百害而無一利。
吃眼補眼?
以魚眼為例,魚眼中確實含有膠原蛋白和Ω-3多不飽和脂肪酸,這兩樣東西也確實有促進視網膜發育,預防白內障等等作用。但是魚全身都有這兩樣東西,它們在眼睛里的量并沒有比身體其他部位含量高,實在沒有必要以“補眼”為理由專吃魚眼。如果你只是純粹愛吃魚眼的口感,那也沒關系,好在吃了也沒壞處。
吃骨補骨?
“喝骨頭湯補鈣”不靠譜的地方是,骨頭中的鈣能溶解在湯里的量十分少。如果你說要直接拿起骨頭啃,費牙不說,鈣質的吸收率也很低。
而關于“加醋煲湯,幫助溶鈣”的妙廚小貼士,也被實驗證明:每500克骨頭添加100~200克食醋,再用壓力鍋壓上1~2小時的話,確實能使醋酸鈣的溶解度顯著升高。不過,這么酸,這湯還喝嗎?
此外,類似“吃心補心”、“吃肚補肚”、“吃腿補腿”、“吃肺潤肺”等說法,多半都是站不住腳的,也能用以上相似的邏輯推翻。
吃血補血!
唯獨“吃血補血”這一條,算是普遍認可的。因為動物血液中含有豐富的、十分容易被人體吸收的血紅素鐵。比起海帶、黑木耳、紅棗里非血紅素來源的鐵,動物血液更能滿足缺鐵性貧血患者補鐵益血的需要。同時,動物血液中所含蛋白質也比較高,轉化為氨基酸后,很適合消化能力弱、體虛體弱的人群食用。
單一地想“吃啥補啥”是不可行的,要“補”,吃得全面均衡才靠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