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輝
前段時間,39歲的李先生在體檢中,經顱多普勒超聲(TCD)檢查后,被診斷為“左側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
醫生說,“盜血”聽上去很可怕,其實通俗地說就是血液由于疾病沒有按照原有的通路流通,導致了血流動力學的改變。
這種疾病用專業的說法是:鎖骨下動脈或無名動脈的近心端發生狹窄或閉塞,而位于其遠心端的患側椎動脈內血液壓力下降發生逆流,使對側椎動脈供應腦部的血液部分被竊取,經患側椎動脈流入鎖骨下動脈及其遠端分支,引起腦干和枕葉供血不足和患側上肢缺血的一種異常血流動力學現象。
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的主要原因,年齡多在40歲以上,男性較女性多見,多存在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及吸煙的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是一種全身性血管損害。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動脈炎、先天性、醫源性、外傷性等因素也可導致該疾病發生。過去由于檢查手段的限制,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比較少見,隨著TCD的臨床應用,越來越多的患者被“發現”。
該病可出現以下三種癥狀:1.椎基底動脈缺血癥狀:頭暈、暈厥、共濟失調等;2.上肢缺血癥狀:患肢酸軟、乏力、疼痛、發涼、發沉,特點是活動患肢后,椎基底動脈及上肢缺血癥狀加重;3.體征:脈搏不對稱(患側橈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血壓不對稱(患肢血壓下降,而上肢血壓差增大,一般在20mmHg以上)、鎖骨上窩可聞及收縮期雜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