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仁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癥性皮膚病,以皮疹多樣性、對稱分布、劇烈瘙癢、反復發作為特點,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任何部位、任何季節,但常在冬季復發或有加劇滲出傾向。濕疹多為慢性病程,易反復發作,與氣候環境變化、精神緊張、生活節奏加快、飲食結構改變等均有關系。
偏方1:蜂蜜土豆汁
材料:土豆500克,蜂蜜適量。
制作:①土豆削皮、切碎,然后用榨汁機榨成土豆汁。
②將榨好的土豆汁放入鍋里,用小火煮。
③當土豆汁變得黏稠時,加入適量蜂蜜,攪拌均勻后即可,裝進瓶里保存。
食用方法:每天早晨取適量空腹食用。
姥姥點評
土豆有和胃調中、健脾益氣的作用,對胃潰瘍、習慣性便秘、熱咳及皮膚濕疹也有治療功效。
偏方2:鯉魚赤豆湯
材料:鯉魚1條,赤豆30克,蔥、姜、調料各適量。
制作:①赤豆洗凈后浸泡 10分鐘;鯉魚去鱗、鰓及內臟,洗凈,加少量鹽腌漬5分鐘。
②先將赤豆放入砂鍋中煮 20分鐘后,加入鯉魚、蔥、姜同煮。
③待魚熟豆爛后,加調料即可。
食用方法:佐餐食用,每日一次。
姥姥點評
鯉魚有通水、和乳的作用。赤豆有通乳、清熱利水、消腫等作用。鯉魚赤豆湯能夠健脾除濕,滋陰潤燥,適用于濕疹。它還能活血通乳,清熱解毒,利尿消腫,適用于治療肢體水腫、小便短赤、舌干口苦、產婦乳汁不通等。
偏方3:綠豆粉外敷
材料:綠豆粉、香油各適量。
制作:將綠豆粉用鍋炒成黃色,晾涼,用香油調勻。
使用方法:用綠豆粉敷于患處。
姥姥點評
綠豆具有解毒的功效。綠豆煎湯是夏令飲食中的上品,它對緩解濕疹癥狀有一定的作用。此外綠豆作為外用藥也有奇效,嚼爛后外敷或磨成綠豆粉外敷,可治濕疹流黃水。
食材功效:土豆含有大量淀粉以及蛋白質、維生素B、維生素C等,有和胃調中、健脾益氣的功效,適用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疼痛、慢性胃炎、習慣性便秘、皮膚濕疹等癥。綠豆味甘,性涼,有清熱、解毒、祛火之功效,綠豆磨碎后所制成的綠豆粉也可清熱解毒,可用于炎癥性濕疹,且為排毒養顏佳品。
醫生叮囑
土豆中含有少量的龍葵素,適量的龍葵素有緩解痙攣的作用,但大量的龍葵素則對人體有害,可引起惡心、嘔吐、頭暈、腹瀉等中毒現象。土豆發芽,皮色變綠、變紫的情況下龍葵素增多,不能食用。
健康小常識
濕疹患者應多選用清熱利濕的食物,如綠豆、赤豆、莧菜、薺菜、馬齒莧、冬瓜、黃瓜、萵筍等,多吃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少食魚蝦、牛羊肉等發物和刺激性食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