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模同 馬 健
文化熏陶催生戰斗力
——鲅魚圈邊檢站監護中隊傾力打造特色警營文化品牌
文/孫模同 馬 健

“剛剛網上在線看了一部美國大片,真是過癮。”“這算什么,我的臺球技術又提升了,連劉隊長都沒打過我。”“到中隊快一年了,看見榮譽室的獎章和錦旗,我既感到自豪,又覺得有干勁。”6月11日,又是一個難得的周末,對于鲅魚圈邊檢站監護中隊的戰士們來說,出街已不再是他們熱衷的選擇,警營網吧、文體活動室和榮譽室等文化場所的啟用,讓中隊戰士如愿以償,警營生活越發有滋有味。
近年來,鲅魚圈邊檢站監護中隊黨支部堅持“以人為本、勵志鑄魂”的警營文化建設理念,積極回應官兵物質文化生活需求,依托中隊營房擴建項目,集中隊官兵智慧和力量,不斷加強中隊軟硬件文化建設,打造了鮮明的警營文化品牌,有效提升了部隊凝聚力和戰斗力。
“我們迎著朝霞起航,身披月光站崗,我們頭頂國徽的神圣,使命在胸膛……”每天清晨,中隊官兵都會列隊齊唱這首《監護中隊之歌》,走進樓門映入眼簾的是“忠誠鑄魂、警務創新”的隊訓和“麥穗繞火狼”的隊徽,這是鐫刻在每名中隊戰士心上的“圖騰”,也是鋼鐵連隊士氣高昂的源泉。
2014年,中隊領導受到了電視劇《亮劍》中“亮劍精神”的啟發,創新提出了打造“火狼中隊”的建隊口號,總結提煉出了隊訓,集中力量創作了隊歌,并以麥穗、火焰、狼、數字為元素,自主設計了隊徽,寓意部隊官兵具有狼一樣勇猛、團結和不屈不撓的意志。心中有怎樣的信念,就會有怎樣的表現。為讓官兵耳濡目染感受隊魂,每次操課前,全隊官兵都會高呼隊訓,齊唱隊歌。同時,中隊官兵還自主設計了印有中隊隊徽的T恤、印有未來寄語的水晶擺件等文化紀念品。文化標識的成功啟用,在警營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一時間成為大家爭相討論的焦點,言語間透露了官兵們自豪與喜悅,凝聚了兵心,激勵了士氣。
用電影還原生活,讓勵志充滿警營。為真實、生動地記錄戰士成長歷程,激發調動戰士參訓熱情,這個中隊申請專項經費6萬元,邀請地方專業影視公司,自編自演拍攝了微電影《火狼日記》,該片講述了新兵同志初到連隊,學習生活不適應,軍事演習屢次受挫后,中隊黨支部領導耐心教導、真誠關懷。最終,戰士們克服困難、頑強拼搏,在2015年9月3日全國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演練當天,中隊戰士們妥善處理了一起旅檢現場疑似爆炸物事件,彰顯了“火狼中隊”敢打必勝的勇猛本色,此片在總隊舉辦的微電影評比大賽中榮獲二等獎。同時,中隊官兵歷時1年編輯制作了中隊勵志宣傳片,冒雨拉練、海灘對抗、雪地追擊等畫面真實感人,令人震撼。兩部影片一經放映,中隊上下備受鼓舞震撼,這是戰士們淬火成鋼的真實寫照,更是激勵一代又一代中隊戰士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中隊文化場所要滿足戰士們文化需求,主題文化墻要展現戰士們的精神風貌和追求,從而實現激發戰士們昂揚斗志,促進中隊全面建設的目標。”該站季冠宏政委指明了方向。
“希望能建一個涵蓋健身、娛樂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文體活動室。”在官兵思想調研中,80%以上官兵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很快,中隊文體活動室,警營網吧和榮譽室被納入了營房擴建藍圖,并于3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實用面積達到120平方米的文體活動室內涵蓋了跑步機、動感單車、體能器械、乒乓球、臺球和棋牌等多項活動項目。為了烘托體育競技氛圍,將運動明星風采照片與官兵模仿照片對比懸掛于四周墻上,從而調動官兵運動健身熱情。警營網吧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擴建,內有16臺互聯網電腦,在線觀影、在線學習、視頻聊天等功能一應俱全,讓官兵足不出戶盡享上網沖浪的快感。榮譽室整體設計凸顯藍天、大海、長城等元素,電視背景墻以鲅魚圈港區背面墩臺山烽火臺為原型,彰顯了中隊官兵是一支守衛海港的國門勁旅。
如果說全新的文化場所讓官兵的警營生活不再枯燥乏味,那么中隊特色鮮明的系列主題文化墻讓官兵備受鼓舞。走進中隊樓門,“四有”革命軍人文化墻在走廊的墻上格外醒目,這里集中展示了中隊“有靈魂”典型個人周武慶、“有本事”典型個人馮云慶、“有血性”典型個人王聰、“有品德”典型個人顧福州的先進事跡,讓戰士們學有方向,趕有目標成為了常態。各班宿舍門前懸掛的軍功章展板,以軍功章獎章造型為樣板,上方是各班的工作口號,下方是戰士工作照,照片采用磁鐵粘貼的方式,便于定期更換,激勵官兵崇尚榮譽,銳意進取。同時,隊訓主題文化墻,將“忠誠、鑄魂、精武、創新”的隊訓精神融入到中隊全面建設之中。中隊文化潛移默化的引領著官兵的價值追求,激發了隊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月25日,監護中隊紅纓槍方隊整齊列隊在操場中央,指揮員下達口令后,12名手持紅纓槍的戰士手舞長槍、口號震天,12招紅纓槍槍法打得行云流水、氣勢恢宏。隨后,“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戰士們口中的《弟子規》背誦得朗朗上口、流暢熟練。當天,遼寧公安邊防總隊后勤規范化建設現場會與會領導實地觀摩中隊建設成果,觀看了紅纓槍方隊表演,細聽了戰士們背誦的《弟子規》,中隊“傳統文化進警營”活動成效顯著,贏了各級領導的廣泛贊譽。
為了培養官兵道德修養養成,中隊領導為每名官兵購買了《弟子規》,并邀請駐地國學專家定期來隊傳道授意,官兵們的學習興趣也異常濃厚,無論是課上,或是課下,官兵們的誦讀聲不絕于耳,儼然成為了警營內外又一個響亮的“方號”。簡短的三字文言道出了做人修身的傳統美德,也飽含著新時期邊防軍人應有的高尚品格。

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能不能學點中國功夫?”“我要有了真功夫,那可太牛了!”……戰士們的想法引起了中隊領導的關注。不等不靠,中隊黨支部一班人分頭走訪駐地傳統文化團體,很快便與營口市武術表演隊達成共識并簽訂了共建協議,紅纓槍、棍術、劍術等傳統武術培訓相繼開課,戰士們的“武林高手”之夢也不再遙遠。
讓京劇國粹文化走進警營,官兵親身體驗京劇臉譜扮相,興奮喜悅之余,真正感悟到了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春節前夕,中隊領導邀請營口市京劇團專業老師來隊,為戰士講解京劇的發展歷史和京劇臉譜的繪畫技巧及不同色彩展現的不同人物性格,并親手為官兵畫上臉譜,傳授京劇人物的表演技巧,提升了官兵們的欣賞品位。
文化育警樹品牌,凝心聚力創佳績。監護中隊建隊以來,先后14年被部局、總隊評為基層建設標兵單位;中隊黨支部被部局、總隊評為基層先進黨支部,榮立集體三等功1次。中隊還涌現出了公安部優秀共產黨員、公安邊防部隊第二屆帶兵模范張原嘉、省公安廳民警練兵比武先進個人谷占旗等一大批先進個人,3人榮立二等功,38人榮立三等功。★

責任編輯:邢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