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楊秋意 高 陽
名企齊聚鄭州 共話未來發展
——河南肉類食品行業輝煌20年高峰論壇企業家發言精要
本刊記者 楊秋意 高 陽
今年正值河南省肉類協會成立20周年。20年來,河南肉類行業的發展在全國取得了重要地位,甚至影響著中國肉類行業的發展。同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三農”和經濟建設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也發揮出了重要作用。如牧原、雛鷹、眾品、華英、恒都、伊賽、大用、永達等龍頭化知名肉類企業,他們在行業內不懈深耕,科學探索,為河南肉類行業的健康發展與快速崛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2017年11月17日,“河南肉類食品行業輝煌20年高峰論壇”在鄭州隆重召開。來自河南省內外的眾多肉類行業知名企業家和相關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就當前肉類行業在國內外的發展狀況、發展趨勢、管理經驗,以及河南肉類行業的發展前景與面臨的挑戰,展開熱烈討論,各抒己見、共謀良計,使參會者受益匪淺。
本刊記者為把肉類行業內知名企業家對本行業目前發展的最新動態和趨勢情況,及時、精準地呈現給讀者,現整理、摘錄了部分企業家的重點發言供大家閱讀。

中國肉類協會執行會長 李水龍
20多年來,我國一直是全球肉類生產和消費第一大國。2016年,我國肉類總產量為8540萬噸,約占全球3.16億噸的27%,居世界第一位。但是,除豬肉人均年消費遠大于世界平均水平外,牛羊肉消費與世界平均水平還有一定差距。也就是說,要趕上世界平均水平,我們還需大量增產牛羊肉,然而,受資源和環保等因素的約束,近些年要大量增產是難以實現的。就肉類進出口而言,一方面說明我們國家在全球肉食產業的地位和作用是明顯的;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國肉食產業的規模大、產量大、消費量大,但大不等于強,我們還任重道遠。因此,我們還須積極推進肉食一、二、三產業的融合,推進綠色、低碳、環保的肉類產業發展方式,推進“三品”戰略的實施,建立共享經濟等,為肉類行業的發展確立新的發展戰略和目標。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從肉類行業的發展情況看,這個新時代的主要表現是:第一,肉類產品的消費結構正在發生重要變化。第二,畜禽養殖的區域布局正在進行重大調整,即優化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區域布局,引導生豬產能向環境容量大的地區和玉米生產區轉移。第三,屠宰及肉類加工的產業集中度明顯提升。第四,利用進出口平衡市場供求的新機制正在形成。第五,行業協會參與社會共治的現代管理模式已具備法律依據。
我相信,作為中國肉類產業的強省,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征程上,河南肉類行業將繼續創造出令人驕傲的輝煌業績,為實現兩個“十五年”的宏偉目標作出更大的貢獻。

河南省肉類協會會長 侯五群
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熱潮中,今天,我們迎來了河南省肉類協會成立20周年,這對河南省肉類協會來說,可謂“雙喜臨門”。河南省肉類協會成立的20年,是全省肉類行業穩健前行的20年,是規模化提升的20年,是結構不斷優化的20年,是產值效益不斷增加的20年,是肉品質量持續改善的20年,也是產品結構持續升級的20年。這20年內,河南省肉類行業涌現了一批在河南甚至在全國影響力大、示范性強、貢獻突出的大型現代化龍頭企業,正是這些龍頭企業的引領,才有河南肉類行業發展壯大的今天。
河南肉類行業的發展在全國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影響著中國肉類行業的發展。如牧原、雛鷹、眾品、華英、恒都、伊賽、大用、永達等,這些龍頭企業,他們在行業內深耕,為河南肉類行業的健康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作為雛鷹農牧的一分子,我和大家一樣,在這個行業也摸爬滾打了20年,目前,雛鷹農牧成功上市,開始了全產業鏈的布局發展。
河南省肉類協會是一個大家庭,我們要抱團打天下,共同干事業。作為會長,我的責任是為大家服務,要起到橋梁和紐帶作用,要將協會打造成一個溝通政府、聯系社會、服務消費者的大平臺,做好政府的參謀,會員的主心骨,將協會打造成為政府提供制定行業政策的數據庫,讓協會在行業中有絕對的話語權,我為此將付出自己最大努力。
今天,我們齊聚一堂,共同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相信通過這次論壇交流,企業相互溝通運作經驗和做法,了解行業內最新的發展信息,同時進一步加深企業家之間的兄弟情誼,一定會對河南肉類行業的發展和騰飛作出應有貢獻。

河南省肉類協會執行會長 劉承信
眾所周知,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20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全球矚目,肉類行業取得長足進步。20年來,河南肉類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化程度顯著提高,肉類加工業、貿易快速發展,產品質量顯著提高,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已成為全國重要的畜產品生產、加工貿易基地。2016年,河南省畜牧業產值2611億元,居全國第一位,為保障河南省乃至全國畜產品市場供應、穩定市場價格、維護國家肉食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肉類消費市場前景廣闊,潛力巨大。我們要實現肉類供求平衡的渠道,一是增加產量,二是擴大進口。無論是哪種方式,對我們來說都是機遇和挑戰,因此必須緊緊圍繞生產和流通這兩根主線,牢牢抓住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積極探索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新路子。既堅持以我為主,苦練內功、增強實力,又善于借助外力,加強合作、抱團發展。
近年來,國家對“三農”、民生、食品安全等問題更加重視,河南省委、省政府也適時提出“工業強省”戰略,更加重視食品安全和食品工業的發展,河南肉類食品行業面臨著重大發展機遇,正由“肉類加工大省”向“肉類加工強省”快速邁進。河南省肉類協會將繼續發揮行業組織的優勢,在信息、技術、合作、投融資和國際交流方面搞好服務,支持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同時,以20周年慶為契機,加大宣傳河南肉類加工行業的發展成果,積極與國內外肉類食品行業協會和企業合作,大力向國內外展示河南肉類產品,引導推動肉類市場貿易與繁榮,助力河南肉類快速發展,搭建國際交流舞臺,帶領更多河南肉類企業走向世界。

雙匯集團董事長 萬隆
30多年以來,雙匯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一是20世紀80年代后期,河南乃至全國的1000多家國營肉聯廠效益都不好,幾乎全線虧損。我們通過多種經營方式,使企業有了活力,逐步擺脫了困境。二是90年代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設備,改造傳統的產業,進行肉類的深加工,通過產業化、品牌化、集團化的經營,壯大了實力,“雙匯”從此走上了品牌化發展之路。三是90年代末在A股上市,我們有了一定的資金實力,開始布局全國產業,建設全國網絡,提高競爭力。四是新世紀利用國際資本,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實現國際化。我們經過30多年的奮斗,終于實現了工業化、產業化、規模化、國際化的經營。
雙匯國際化之后,我們還在為將來的長遠發展而思考,主要有這幾個方面:一是抓緊上市還債。二是移植雙匯管理文化,打造國際化品牌,立身國際化經營。三是發揮資源優勢,促進協同效應,壯大企業實力,推進全球化戰略。實踐證明,雙匯的這些做法,符合國家“走出去”戰略,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實現了良好結果。今后,我們會繼續沿著這個道路,在國際舞臺上參與競爭,開拓更加廣闊的空間。
這幾十年,我經歷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全過程,改革給企業帶來的好處都體會到了,對做企業的艱辛也有幾點感觸:一是認為堅持改革開放,融入世界經濟體是根本。二是國家開放,企業更要開放。三是學習別人和別的國家是為了超越。四是做好中國夢,立于不敗之地。五是堅持國際化戰略,實現企業夢也是為中國夢作貢獻。雙匯今后要在國際舞臺上繼續發展壯大,進一步做大做強企業,打造國際一流的消費品牌,為河南肉類行業爭光,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

河南華英集團常務副總經理 張家明
我國禽肉歷史悠久,但現代禽業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經過3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成為中國畜牧業中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產業。近年來,國內禽類行業面臨著許多新的情況和問題,集中表現在全行業的普遍低迷,大宗禽肉原料供大于求,而市場及消費者需求的特色禽肉供應不足,產品供應和需求并不匹配,供需矛盾還時有存在。加之國外一些國家由于經濟不景氣,對禽肉產品的進口禁令和貿易壁壘還普遍存在,特別是對像華英這樣的禽肉出口企業來講,既是挑戰,又是機遇,更使企業在轉型升級方面獲得突破。
面對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中國禽業面臨著調結構、去產能、產業轉型升級等一系列問題,當然也有很多發展機遇和條件。總體來說,有五個方面:一是禽產業發展仍將長期保持向好態勢。二是產業優化調整已成常態化。三是食品安全方面將更有保障。四是消費需求也在發生新的變化。五是對外開放程度會越來越高。簡言之,未來禽肉行業將更多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加快“走出去”步伐,積極參與國際市場貿易,提升我國禽肉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隨著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我國經濟社會將步入全新時代,國內禽肉行業也正處于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新優勢、實現發展新跨越的關鍵時期。作為禽肉行業發展來講,未來我認為將從以下幾方面努力:一是從技術上來提高我國畜禽產品的競爭力。二是還需繼續普及和提高國內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水平。三是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的擴展及交流活動。在今后的發展中,禽肉行業將以“創新、綠色、發展、共享”的理念,推進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河南省的畜禽產業持續、綠色、健康發展加油助力。

正大集團中國區副董事長 王學斌
正大集團是知名跨國企業,集團業務遍及20多個國家和地區。正大是根植農牧食品行業的先行者,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進入中國。經過90年的發展,正大集團形成了以農牧業、食品業、商業零售業為核心,制藥、機車、房地產、國際貿易、金融、傳媒等領域共同發展的業務格局。
20年來,正大食品在河南的發展非常迅速,正大集團在河南投資的企業共有18家,洛陽正大食品有限公司于2012年5月25日注冊成立,是正大集團投資建設的第一家從事生豬屠宰及豬肉加工的企業。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規劃了宏偉的藍圖,計劃把河南作為集團在中國區的發展重點。在未來5至10年,正大集團計劃在河南投資200億元,建立“三條龍”:一是500萬頭生豬全產業鏈,二是1億只肉雞全產業鏈,三是600萬只蛋雞全產業鏈以及3萬家便利店。第一條龍是500萬頭生豬全產業鏈項目,計劃分5條線。目前,養殖屠宰規模100萬頭豬、年產10萬噸綠色食品的全產業鏈已經在洛陽建設,包括養殖場、屠宰場、食品加工廠等。第二條龍是1億只肉雞全產業鏈項目,已經在蘭考縣動工建設3000萬只肉雞全產業鏈,包括18套種雞、年出欄1500萬只肉雞養殖場、3000萬只肉雞屠宰廠以及終端銷售店。第三條龍是600萬只蛋雞全產業鏈項目,已經在西平縣開始建設100萬只雞全產業鏈項目,包括青年雞場、蛋雞場、蛋品加工廠、有機肥料廠等。
今天我們相聚鄭州,共同總結和回顧河南肉類食品這20年發展的歷程,正大食品會與在座的各位將健康美味的正大食品和貼心周到的服務傳遞至千家萬戶,共同鑄造河南肉類食品行業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