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芳
2017年4月下旬,汪星宇從紐約飛往波士頓,參加第20屆哈佛中國論壇活動,與此同時,黑土麥田聯合創始人、“耶魯村官”秦玥飛在這里做了一場分享會——“我們為什么要去農村”。
這一天,兩人在場外偶然碰到,秦玥飛問:“星宇啊,你是不是黑麥的工作還沒簽?”汪星宇一陣尷尬,當時他手握東方航空國際管培生的工作機會,起薪25萬元,承諾三年內升職。這份工作對于一位應屆畢業生來說,可以說是前景非常好了。
“如果我沒有遇到他,我可能就會去東航。”汪星宇坦誠地說。然而際遇如此奇妙,幾個小時的對話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情懷比情調貴一倍。但只賣情懷是會傷害公益的”
實際上,在碰到秦玥飛的半年前,汪星宇已經通過了黑土麥田的考核,但要不要去,他猶豫了。
黑土麥田是由秦玥飛和他在耶魯的中國同學聯合創辦的人才培養與精準扶貧項目。2015年從復旦大學國政系畢業后,汪星宇赴美在紐約大學繼續讀國際關系專業的研究生。2017年年初,趁著春節回國,他去黑土麥田精準扶貧的湘西花垣縣去看一看。
汪星宇到花垣縣時,那里的黑麥創客們正在籌備一場農產品的眾籌活動。他們把有特色的當地物產收集起來,帶領全村人包裝,再運送到北京。這些物產出現在了北京時代美術館,成為“今時共此說年豐”公益活動的義賣產品。
這場公益義賣的成果不錯,但汪星宇有些擔憂。“這就是一個賣情懷的事情。我比較了一下,國內的本來生活網做情調果蔬,他們賣的農副產品是市場里最貴的,黑麥賣出的農產品價格比本來生活還要貴一倍。結果就是,情懷比情調貴一倍。可是我覺得這樣做出的產品不夠商業化,不是真實的生意,最終有可能會傷害公益。”
考察結束后,黑土麥田為他安排了第三輪面試,讓他向中投公司的董事長高西慶做一次考察匯報,他講了自己發現的問題和想法。“那時我還沒見過秦玥飛,對這件事還是很在意。直到見到他,他講了他的故事,我也跟他講了我去村里看的情況。他承認現在的問題,也希望未來能改變,真能做成一個被市場承認的產品,而不是只賣情懷。這個對我是有吸引力的。”
打動汪星宇的還有秦玥飛本人,“我覺得他比我強,讓我打算跟他做事情的點在于,三年之后,他放棄了晉升的機會,去了更窮的村子,又干了三年。我覺得這個人挺純粹的。”
就這樣,汪星宇決定了,要加入黑土麥田。
“如何對外講一個好故事”
汪星宇的家鄉在上海南匯區,這是一個已撤銷的市轄區,即使后來去了市區念書,他也一直跟別人說自己是上海鄉下的,但往往會得到同一句回復:上海是沒有鄉下的。
“在我成長的20多年中,我對這句話一直是不服的。直到我上了大學,去了云南臨滄和其他一些地方,我確實發現,至少可以說,上海的鄉下不是中國農村,這也引發了我想去了解中國更真實的樣子。”
他從本科開始做關于建構主義和權力話語的學術研究,一個很大的困惑就是:如何對外講一個好故事。“很多時候,我們講的故事老外根本不認。一味地講中國傳統的東西,中文我們都聽不懂,再翻譯成英文給外國人聽,不是自欺欺人嗎?最差的演說不是別人反對你,而是別人呵呵,根本不聽。我想去村子里,也是在想如何更好地講故事,一個好的故事要讓人感同身受,所以我覺得很有必要親身去了解中國。”
釋放天性,尋找心中的召喚
“我讀過的一本書說,一個人在設想未來時,一定要去找心中召喚自己的東西。怎么找?閉上眼睛想,你做什么事情最開心?什么事情讓你做夢都會笑?我想了很久后發現,當我帶著一群人做成了一件事,是最開心的,我很享受這個過程,這種個性影響我最終選擇去做一件可以影響更多人的事。”
汪星宇講話的語速很快,聽他說話時,仿佛能聽到他的大腦在快速轉動。很多人關注他是因為電視節目《一站到底》。在2016年夏季《一站到底》世界名校爭霸賽中,汪星宇接連打敗四位挑戰者,一路“開掛”成為第一期的冠軍。因為帥氣的外形和開朗的性格,汪星宇還收獲了“陽光帥氣的鮮肉級暖男”標簽一枚。
“我不是一個物質需求很強的人,但是你告訴我,現在要去哪里,這個事情會讓我很興奮,我很享受路上的過程。”大三時他借著去芬蘭交流的機會,做了三個星期的環行歐洲背包客。一年前,他去了一趟朝鮮,之后他還打算去南太平洋的島國基里巴斯看看:這個世界上唯一橫跨赤道和國際日期交更線的國家,在地理位置上是真正的世界中心,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基里巴斯現在面臨著被淹沒的危機。小島嶼國家氣候難民的研究是汪星宇研究生畢業論文的選題。而之所以有這個選題,是因為他在上一門演講課時,聽到了基里巴斯總統的演講。口才好到讓他“崇拜得不行”,然后他就開始研究基里巴斯這個地方。
“我發現成長是一次勇敢到下一次勇敢,第一次勇敢是懵懂無知,后來是即使知道自己可能一無所有還是勇往直前。這是我最大的改變,釋放天性很重要。”
“多吃多占者的愧怍”
雖然汪星宇本人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別人家的孩子”,但在別人眼中他身上確實有“學霸”的光環。只需要做一點簡單的資料收集,就不難發現,今天的“學霸”已經不再是埋頭苦讀的形象了。接受采訪的這幾天,汪星宇正在錄央視的節目《加油向未來》,認識了各種領域的“網紅”,他說:“一萬小時理論是成立的。如果你有一點點想成功,在任何一個跑道上面花時間專心做自己的事情,至少你能成為一個網紅。”而就自己而言,他“希望學會做一個網紅的能力,但不要成為一個網紅”。
很快,七月底在北京接受黑土麥田的入崗培訓后,汪星宇就要真正進入湘西的村子里,開始為期兩年的創客計劃。對可能有的阻力和困難他有心理準備,并且認為“如果不碰到這些事,甚至都沒有意義到那個地方了”。
“中國現在還有八億農民,現在很多自以為很優秀的人,其實并不知道我們這個國家是什么樣的,所謂的‘精英階層,如果不主動去了解世界,是會被淘汰的。楊絳先生有一篇文章里寫,我們要有那種多吃多占者的愧怍,對我的影響很深。所以我覺得,要去做這件事。”
再過幾個月就是汪星宇25歲的生日,不出意外他將在村子度過,而此刻他眼睛里的光芒讓人跟著一起對未來的兩年期待了起來。
麻辣生活
擊劍
女兒放假去學了擊劍,第一天晚上回來便告訴我:“媽媽,我知道為什么擊劍要戴面具了。”
我問:“為什么?”
她說:“這樣打輸了,也不會丟臉。”
吵架
有個流浪漢和女朋友在公園里吵架。流浪漢把酒倒在公園的長椅上,然后點燃了它。“你要干什么?”女朋友沖他大喊,“你想離開我可以,但我不會把房子留給你。”
不講顏值
身份證丟了,去派出所補辦,工作人員直接在電腦里把以前身份證照片移過去,我問:“不應該重新拍照嗎?”工作人員說:“距離上次辦理時間不久,不用拍照。”我說:“你沒感覺上次的照片不好看嗎?”他看我一眼說:“小姑娘,有空多讀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