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學萍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并作此詩。他用胸中豪氣賦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對自然偉力的謳歌,也是對高瞻遠矚、奮斗不息的人生禮贊。
“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在李白眼中,就像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團團紫色的煙云。“生”這個字,不僅把香爐峰寫活了,也把山間煙云冉冉上升、裊裊浮游的景象表現得如夢如幻。不知你有沒有思考過:是誰將這條巨大的瀑布高掛于萬丈崖壁之上?一定是值得敬畏的大自然。所以,這“掛”字包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神奇偉力的贊頌。
詩的三、四行,既寫出了瀑布的奔騰之態,又抒發了作者別于常人的內心感受。“疑是銀河落九天”是一種恍恍惚惚如若隔世之感。“落”這個字很有意境,仿佛雄鷹落地,勢如猛虎;又似白鳥騰空,足尖只輕輕一點,便隨風飄然而逝。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除了李白,誰能擔得起杜甫這樣的贊譽?
(程萬寬,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連云港市硬筆書法家協會理事,贛榆區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曾獲得“《七彩語文》杯”江蘇省首屆中小學教師正書書法比賽全能金獎;入展第四屆林散之書法雙年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