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岳,黃樹濤,董浩存,陳克
(沈陽理工大學 汽車與交通學院,遼寧 沈陽 110159)
突出專業特色、面向應用型汽車類人才培養的幾點對策
王靖岳,黃樹濤,董浩存,陳克
(沈陽理工大學 汽車與交通學院,遼寧 沈陽 110159)
針對目前學校向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為了突出學院專業特色,分析了汽車類核心課程的現狀,從課程教學、教材建設、實踐教學、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課程考核方式方法、參加汽車類高水平綜合竟賽、開辟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師資隊伍建設等環節探討了應用型汽車人才培養的對策。這些方案能夠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加強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設計能力,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汽車工程技術人才培養提供保障。
專業特色;應用型;人才培養;汽車類;核心課程
CLC NO.: G64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 (2017)10-252-03
圍繞產業發展需求,調整設置學科專業,優化人才供給結構,抓好省屬高校整體轉型發展、高校專業向應用型轉型發展,提升教育質量和學科建設水平,提高畢業生在各類企業中的就業率是當前我省高教的重要戰略舉措。本文分析了學院專業發展特色,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幾點對策來突出汽車類人才培養的特色。
學院構建了以汽車現代設計為主線,以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其中車輛工程專業培養了具有汽車及零部件產品設計和試驗能力,且具有鮮明汽車行業特征的高級應用型人才;交通運輸專業培養了具備“懂技術、會經營、善服務”素質,能夠適應汽車生產服務、汽車營銷服務、汽車技術服務、汽車運輸服務等多領域工作的應用型技術人才;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培養了車用內燃機設計與試驗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這三個專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具備了上述特色。然而,近些年,人才市場需求出現了變化。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張,高校畢業生在就業人口中的比例日益擴大,高校就要根據社會需求設置多種多樣的專業,培養多品種的應用型人才[1]。又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社會的職業需求也處于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而且這種發展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因此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還應該是動態的。今天我們遇到的應用性問題十分復雜,往往會涉及多個學科的知識和技能[2],因此,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往往又是復合型的。
2.1 課程教學改革
德國汽車工業不僅與德國制造部門緊密相連,而且活躍于全世界。奔馳、寶馬、大眾等著名汽車品牌經久不衰,德國汽車工業早已名揚例外。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柏林工業大學等著名學府都開設汽車工程專業,修讀該專業所包含的主要課程中有《汽車學》,這個就相當我國的《汽車構造》和《汽車理論》兩本書。在美國大學中,汽車工程專業并不是很多見,一般沒有自己成一個系所的,大部份是依附于機械系、動力機械系或者交通運輸工程系里。在本科階段開設汽車工程專業的學校大多數集中在社區學院、以及名氣不大的技術院校和綜合類大學里,以五大湖附近以及加利福尼亞州的一些學校的科研水平比較高。美國綜合排名前100的學校很少專門開設獨立汽車工程專業,大部分都是機械工程專業的學習方向或分支,例如著名的康奈爾大學。機械工程分支下汽車工程專業的相關課程中有《Vehicle Systems Dynamics》、《Vehicle Design Project》;《Vehicle Systems Dynamics》相當于我國的《汽車理論》加上《汽車振動》兩本書,《Vehicle Design Project》相當于我國的《汽車設計》。日本也沒有特別獨立出來一個汽車工程專業,該專業多屬于工學科的機械工學專業,比如東京大學工學部機械工學科、早稲田大學創造理工學部綜合機械工學科、福岡大學工學部機械工學科等。西日本工業大學開設了《汽車行駛機理》和《汽車工程學》,相當與我國的《汽車構造》和《汽車理論》。意大利汽車設計居世界領先地位,擁有一批被世界公認的汽車設計大師。意大利都靈理工大學汽車工程專業課程中設置了《Motor vehicle design》,相當于我國的《汽車設計》。英國作為老牌汽車工業強國,英國南安普頓大學、拉夫堡大學、巴斯大學、考文垂大學、謝菲爾德大學等高校開設了汽車工程專業,其課程中設置了《Vehicle Engineering》,相當于我國的《汽車構造》和《汽車理論》。香港理工大學汽車工程設計專業課程中設置了《汽車設計》。新西蘭Unitec理工學院汽車工程本科課程開設了《汽車構造》和《汽車理論》。
國內現有155所高校開設了車輛工程專業,都將《汽車構造》、《汽車理論》和《汽車設計》作為專業主干課、學位課。國內現有246所高校開設了交通運輸專業,都將《汽車構造》、《汽車理論》作為專業課。國內現有157所高校開設了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其中以汽車發動機為專業方向的都將《汽車構造》作為專業課。國內現有127所高校開設了汽車服務工程專業,都將《汽車構造》列為專業主干課。
《汽車理論》課是我院車輛工程專業、交通運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汽車構造》課是我院車輛工程專業、交通運輸專業和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而且是學校的跨學院跨專業選修課,《汽車設計》是我院車輛工程專業的專業主干課。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汽車構造》、《汽車理論》和《汽車設計》就構成了汽車類核心課程群,為汽車類人才培養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汽車類核心課程建設是一項全方位的綜合工程、系統工程、質量工程,包括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材配備、教學效果等等[3]。
《汽車理論》課程概念多、公式多、內容復雜抽象、不容易理解,學生有時缺乏學習興趣,很多學生對學好本門課程都有畏懼情緒,可采用多媒體演示和黑板板書相結合的多元化教學手段[4]。利用Matlab等軟件編程實現其可視化教學,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抽象概念,并鼓勵和指導學生自己動手編制仿真程序,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動手能力[5]。利用計算機軟件(主要包括AVL/Cruise、ADAMS/Car、LabVIEW、CarSim 和 Matlab/Simulink & Simdriveline)、互聯網、多媒體等技術手段,將視頻、動畫或者圖形等信息有效的載入到《汽車理論》課程教學中,從而將粉筆和黑板無法表達的信息形象地傳遞給學生,有助于學生消化吸收一些難以分析理解的知識點[6]。
《汽車構造》書中內容圖例大部分以貨車車型為例,以滿足不了學生的興趣,擬在授課過程增加轎車、客車及其它新能源車型圖例,條件成熟時編寫《汽車構造》特色教材。
《汽車設計》課程涉及內容廣泛、概念眾多、公式量大,對其進行模塊化教學改革,結合汽車改裝設計,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服務遼寧專用車生產基地建設,可拓寬學生就業面。將CAD/CAE/VPT 等先進設計方法引入教學中,可以提高學生對課本理論知識的理解。將項目教學法引入教學中,便于在某個總成或部件的設計上,如麥弗遜獨立懸架的設計、轉向器的設計、驅動橋的設計、變速器的設計、離合器膜片彈簧的優化設計等等,通過項目教學進一步鞏固學過的東西,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
通過對《汽車構造》、《汽車理論》和《汽車設計》等汽車類核心課程的建設,會使學院車輛工程專業、交通運輸專業和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的學生受益,輻射到裝甲車輛工程專業的學生。
2.2 教材建設
近年來,學院新增了“整車動力性、經濟性和制動性試驗測試系統”、“振動噪聲測試分析系統”“ 汽車電子開發實驗平臺”、“ 汽車電路分析實驗平臺”、“ 汽車傳感器測試實訓實驗平臺”等實驗設備,導致實驗內容和設備都進行了更新,原有的教材不能滿足日常的教學,有必要編寫《汽車構造實習指導書》、《汽車理論實驗指導書》、《汽車設計課程設計指導書》和《畢業設計指導書》等核心課程實驗教材及設計指導書,以滿足教師和學生的需求。
2.3 實踐教學環節改革
通過車輛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可為學生開設汽車動力性、汽車燃油經濟性、汽車制動性、汽車平順性和汽車操縱穩定性等仿真實驗,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進一步完善實驗室開放制度與學生自主創新設計實驗環節,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設計能力。
2.4 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環節改革
《汽車設計》綜合課程設計和本科畢業設計的選題要盡量來源于教師的科研項目或企業的實際課題,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至用;引導學生參與教師、企業的科研項目,利用學科優勢和實驗室條件,進行創新性設計。畢業設計期間,可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以校內外雙導師的方式進行畢業設計,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2.5 課程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
進行課程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增加課外大作業、設計性內容、創新性內容等考核環節及分值比例,強化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2.6 積極參加汽車類高水平綜合竟賽
核心課程的建設及效果要靠實踐來促進和驗證。除了組織學生參加"飛思卡爾"杯全國大學生智能車大賽、東北地區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遼寧省大學生挑戰杯競賽、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遼寧省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遼寧省大學生創業大賽等競賽外,還要鼓勵學生參加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主辦的中國大學生汽車方程式大賽、中國汽車設計大賽、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巴哈大賽等高水平賽事。通過動手來驗證書本上的知識,做到學以致用。
2.7 開辟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是提高大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場所,是培養適應市場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的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可與“沈陽華晨金杯汽車有限公司”、“沈陽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廣汽日野(沈陽)汽車制造有限公司”、“ 遼寧專用車生產基地”、“ 蘇州市奧杰汽車技術有限公司”、“ 沈陽金杯江森自控汽車內飾件有限公司”等進行合作建設。利用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彌補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
2.8 建設高水平特色師資隊伍
培養具有工程實踐背景的青年教師,通過實踐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積極創造條件鼓勵教師到研究所、企業、工廠工作和實習。打造一支能吃苦、執行力強的高水平特色師資隊伍,可為核心課程建設的實施提供人才保障。
通過對汽車類核心課程、教材、實踐教學、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課程考核方式方法、參加汽車類高水平綜合竟賽、開辟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師資隊伍等環節改革建設為學院正在實施的“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提供保障。
[1] 葉飛帆,高校怎么向應用型人才培養轉型[N].光明日報, 2014-11-25(13).
[2] 王關義. 對行業特色類高校適用型人才培養的思考[J]. 北京印刷學院學報, 2015(3):50-54.
[3] 黃海午.精品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探索[J]. 高教論壇, 2011(12): 26-28.
[4] 王靖岳, 陳克, 岳峰麗. “汽車理論”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6,32(4): 89–91.
[5] 張志剛, 石曉輝, 黃澤好,等.《汽車理論 II》課程的理論聯系實際一體化教學模式探索[J].科技創新導報, 2012,(5):203.
[6] 張京明, 崔智全, 劉清河,等.提高汽車理論教學效果的方法研究[J].教學研究, 2013,36(3):72–74.
Outstanding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for applied automobile class talent cultivation
Wang Jingyue, Huang Shutao, Dong Haocun, Chen Ke
(School of Automobile and Transportation, Shenyang Ligong University, Liaoning Shenyang 110159)
based on the current school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professional,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re courses, from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practice teaching, curriculum design, graduation design, curriculum evaluation method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ar with high level comprehensive college, college students off-campus practice teaching base and teaching staff build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ed auto talent training countermeasures. These solutions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strengthening students' project practice ability and innovation design ability,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applied automobile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pplied; Talent training; Motor vehicles; Core courses
G642
A
1671-7988 (2017)10-252-03
10.16638/j.cnki.1671-7988.2017.10.086
王靖岳(1978-),男,漢族,博士,副教授。就職于沈陽理工大學汽車與交通學院。研究方向:從事車輛工程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基金項目:沈陽理工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15- 24);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資助項目(遼教發[2013]1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