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應華+劉暢+楊進+周士瑜
“巴鐵”來了!9月7日,中國空軍公布“雄鷹-Ⅵ”聯合訓練的消息,隨后首次對外進行了公開報道,一時間引發了網友們的關注,從武器裝備到戰術戰法,中巴空軍的交流合作為大家津津樂道。

此次聯訓在新疆庫爾勒地區舉行,從9月7日起,到9月28日結束,中國空軍殲-11B、殲轟-7、空警-200等多款戰機,與巴基斯坦梟龍、幻影、ZDK預警機等亮相演兵場,雙方圍繞進攻性空對空作戰、近距空中支援作戰、進攻性空對地作戰、“紅”“藍”體系對抗等4個訓練課題展開演練,飛行500多架次,檢驗和提升了兩國空軍的作戰能力。

此次聯訓實現了“六個首次突破”:中巴空軍飛行員首次“同乘對抗”,首次成功組織近距支援作戰,首次在國內組織中巴空軍夜間對抗,首次全程使用實彈,首次在新體制下組織中外空軍聯訓,中國海軍航空兵首次參加中巴空軍聯訓。此次聯合訓練兵力要素齊全,演練內容豐富,開放程度更高,雙方合作的深度、廣度超過以往。

實戰:硝煙撲面而來
無邊沙海中,紅軍空降兵小分隊傘降滲透接近目標,發現“恐怖分子”隱匿點,通過北斗導航系統召喚空中支援。

飛行員謝云飛,接到命令,與巴方掩護戰機全力開進目標區域。搜索、偵察、下降、飛向對正點、確認打擊,“恐怖分子”藏身之處火光沖天,帳篷營地瞬間夷為平地……

此次聯訓新增近距支援作戰,也是首次組織實彈課目,投射實彈60余枚均命中目標。巴方飛行員萊斯力對此印象深刻,他說,中國空軍近年來實戰化訓練程度越來越高,實戰能力大幅提升。

9月21日,在夜色中,戰鷹加力起飛。當晚,中巴空軍組織了3個波次的夜間進攻性空對地作戰課目訓練。雙方混合編隊進行夜間近距空戰、夜間低空超低空突防、混合編隊突防突擊等課目訓練。

夜間空戰一直是世界空軍的訓練難題,此次開展了中巴雙方夜間空戰和對地突擊訓練,這在以往的中巴空軍聯訓是沒有的。

“You Fight Like You Train!”聯訓中,晝夜間空戰對抗均取消高度差,突防突擊設置陌生復雜環境,作戰目標涵蓋移動與固定、平面與立體,而且體系對抗混編聯動、多元融合、攻防迅捷,在現有條件下最大限度貼近實戰。中國空軍首次使用火箭彈、航空炸彈等武器對地面目標實施實彈打擊,充分展示了自信。

巴方“幻影”戰機飛行員沙赫扎德少校參加了空空作戰、對地攻擊以及體系對抗課目,他興奮地告訴記者:“幾天的聯訓實戰味濃,對雙方來講都是很棒的學習平臺。”

近年來,空軍實戰化訓練的強度超出以往,持續組織自由空戰、突防突擊競賽考核,廣泛開展山谷飛行、遠海低空超低空、邊界條件下實彈打靶等高難課目訓練,部隊實戰能力越來越強。
這種變化被巴方飛行員看在眼里,巴方“幻影”中隊上尉飛行員阿里說:“中方飛行員對飛機的操控、能量運用和態勢判斷,有了長足的進步,每次過招都是挑戰和享受。”

聯合:體系對抗“空天獵”
23日上午,一架巴方預警機率先升空,拉開了體系對抗演練的序幕。第一波次由巴方“藍軍”扮演進攻角色,由5架突擊機和6架掩護機組成的龐大進攻機群,殺氣騰騰直奔“紅軍”目標而來。

“紅軍”4架殲-11B、2架殲-8戰機緊急起飛,聯合配屬的電子對抗和地面防空導彈分隊,迅速構建立體防御網,嚴陣以待。雙方預警機在各自空域游弋,不間斷提供空中信息支援和指揮引導。

“信息化條件下作戰,打的就是體系,每個兵(機)種要素都可能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環節。”參加演練的中方飛行員陳雷介紹。
飛行員魏越鑫對此也有深切的體會,他參與對地攻擊的目標的任務,就在起飛前不久,才收到前線情報,等待他的是機動設伏的2個防空導彈營和復雜的電子對抗環境。他與戰友及時對航線、進攻方向、飛行高度及時進行調整,最終順利完成了對地攻擊任務。

中巴雙方指揮班子帶配屬兵力分別組建“紅軍”和“藍軍”,互換角色、混合編組進行空中反擊作戰行動演練,“體系、未知、對抗、電磁”是此次中巴空軍聯合訓練的關鍵詞,多兵(機)種基于信息系統的要素集成不斷加強,全面鍛煉中巴空軍的體系作戰能力。
在聯訓場上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同樣裝備殲-11B的空軍駐疆航空兵某旅、空軍某訓練基地航空兵部隊、海軍航空兵某旅的飛行員熱烈交流、集智克“敵”。海軍航空兵首次亮相“雄鷹”聯訓,標志著海空軍聯合訓練進一步深化。

9種機型,共計40多架飛機,同一機場組訓,課目難度大、起降密度大、對抗強度大。像這樣的戰役級聯訓,過去需要原軍區空軍一級機關組織,如今卻由空軍駐疆某基地擔綱領銜,是對中國空軍“基地-旅”新體制下作戰指揮的實踐探索。
從2012年起,軍隊開始推進調整改革,新的組織架構有力促進了部隊戰斗力提升。空軍駐疆某基地司令員劉文起少將說:“指頭硬攥緊拳頭更強,新體制要求我們積極作為,努力把每個單元、每個要素、每個模塊都訓強捏合,以達到1+1>2的效益。”


巴方地面引導人員陳德表示,訓練的協調組織難度大,但中方組織流暢合理,展示了極高的專業水準。巴方后勤裝備指揮官馬哈茂德中校告訴記者:“這次聯訓規模前所未有,主辦如此大規格的聯訓,需要整合諸多資源,這不僅僅是對飛行員的考驗,也是后勤保障能力的一個呈現,中國軍方辦事快捷高效,體現出了戰斗力。”

開放:兄弟友情寫新篇
藍天下,中巴空軍兩名飛行員攜手登上戰機。中方維吾爾族飛行員尼加提·庫爾西,將和巴方飛行員慕賓一起扮演“藍方”,駕駛“幻影”Ⅲ戰機,共同升空迎擊他們的對手。
他們的對手—“紅方”一架殲-11BS戰機也即將升空,前艙是中方飛行員丁伯軍,后艙是巴方飛行員阿米爾。此刻,紅藍雙方預警機在空中盤旋,同樣乘坐著對方的飛行人員,真可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同乘對抗”是此次聯訓的亮點,雙方飛行員同乘彼此戰機,展開針對性訓練。與以往聯訓“同乘體驗”不同的是,“同乘對抗”中雙方飛行員參與到彼此從任務謀劃、戰法實施到飛行講評的全過程,零距離了解彼此的飛行理念和裝備性能,深度交流作戰理念和戰術戰法。

聯訓中,幾乎每個課目都設置了中巴雙方戰機混合編隊,共同完成任務的內容;每個課目結束后,都會組織中巴飛行員共同復盤,雙方從戰前謀劃到戰術實施的方式方法和盤托出,相互學習、相互借鑒。
同乘對抗讓雙方飛行員獲益匪淺。尼加提對巴方飛行員慕賓贊不絕口:“他飛行技術過硬、態勢感知能力強,和他交流能學到許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慕賓也對年輕的尼加提格外欣賞:“我們一起訓練,一起研究,相互了解,相互幫助,真正實現共同提高。”

與丁伯軍同乘的阿米爾中校是“梟龍”中隊飛行指揮官,同乘殲-11B的經歷令他難忘,他說:“我與殲- 11B飛行員的深入交流,我們不僅在專業上彼此更加了解,在情感上也拉近了距離。在這里,我更加真切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兄弟!”

“同乘對方戰機訓練,是中巴兩國兩軍深度互信的真實寫照。”以往幾屆聯訓,雙方飛行員交流需要集體組織,找翻譯。而現在,中巴雙方的集訓院子沒有圍墻,飛行員之間可以串門,相互交流也不需要翻譯。交流的內容也從雙方的生活習俗,向裝備、戰法的認知聚焦。
在營區,中巴官兵相遇,大家總會報以微笑打招呼,相互邀請合影。大家談得最多的詞是“兄弟”“朋友”。在訓練結束后,中巴飛行員常常互贈小禮物,以表達敬意;在飛行間隙,組織一場籃球賽,舉辦一場篝火晚會,友誼在交融中升華。


“Im not just big,Im the biggest.”兩句詼諧的英文語句,一只憨態可掬的功夫熊貓造型——這是遠道而來的巴方預警機中隊官兵設計的胸標。巴方官兵介紹,加入中國元素意在表達中巴友誼源遠流長。


巴方指揮官伊姆蘭表示,“雄鷹”系列演習是兩國之間友情與信任的最好證明,巴基斯坦空軍珍惜與中國空軍結下的深厚感情,“寧舍金子,不舍中巴友誼!”
逐鹿:頭角崢嶸新生代
9月24日午后,聯訓最后一個飛行日即將結束,此時出現了一個震撼人心的場景。

遠遠地,一架殲-11BS從云端飛來,眼看就要接近跑道時,卻以50米的高度呼嘯通場。這架戰機前艙坐的是中國空軍飛行員辛鑫少校,后艙同乘的是巴基斯坦南部空軍司令員哈希布少將。
戰機極限躍升到200米,然后開始滾轉,一次,兩次,三次,又轉彎急速下降,人們緊張的心緒還未平復,它又來一個超低空水平“8”字,似乎還意猶未盡,接著又以不到600米的半徑回轉,小航線著陸。

20余噸重的重型戰機像鷹隼一樣翻飛,躍起,盤旋,倒扣,滾轉……一連串精彩的動作讓人目不暇接,人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戰鷹凱旋,頭發花白的哈希布少將露出滿意的笑容,作為一位精通BFM(戰斗機基本空戰戰術動作)的老專家,他向辛鑫豎起大拇指:“辛,你已把飛機的極限性能飛出來了!”
1989年出生的楊偉男,是此次參訓中方飛行員中年齡最小的,他不僅飛行技術好,英語水平也不低。他的帶隊領導、某旅副參謀長王小軍說:“楊偉男英語發音純正,大學時就看英文報紙,到了部隊每天還抽出1小時練習口語。”
在這次“雄鷹-Ⅵ”中巴空軍聯訓中,中方年輕飛行員比重大幅增加,1985年以后出生的飛行員已成主力,而他們在空中對抗、地面交流中都表現搶眼。

“梟龍”戰機飛行員穆達斯少校參加了與殲-11B的空空對抗,他對幾名中國飛行員的名字記憶深刻,他說:“他們展現出極高的戰術素養和頑強的戰斗作風,總是能給我們制造各種困難,和他們對抗確實很磨練技戰術。”
巴方中校飛行員奧馬爾是第四次參加中巴聯訓,“每一次在一起,他們都有新提高;每一次聯訓,他們都讓人眼前一亮。”?奧馬爾坦言,如今從中方飛行員那里學到的東西越來越多。
“他們熟悉飛機的性能,飛行技術好,作戰意識強,也了解其它一些空軍強國的戰法,有非常高的專業素養。”奧馬爾認為“這次聯訓是一次里程碑,中國空軍戰斗力正在發生質變”。

中巴空軍“雄鷹”系列聯合訓練始于2011年,現已成為中國空軍對外軍事交流的品牌。從“雄鷹-Ⅰ”到“雄鷹-Ⅵ”,從基礎訓練的聯合到全要素的深度融合,從只公開發布聯合訓練新聞簡報到全程向媒體開放,“雄鷹”品牌的成長發展,折射出中國空軍實戰能力的新提升。
“中國國力的不斷增強,為空軍實戰化訓練提供了有力支撐。空軍實戰能力的提升,為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的維護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大校表示,中國空軍要在開門練兵中接續建設實戰空軍、轉型空軍、戰略空軍,更好地履行維護國家空天安全的使命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