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展
張艾嘉執導的新片《相愛相親》11月3日開畫。該片由張艾嘉自編自導自演,已獲第5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原創電影歌曲7項提名。影片未上映前已引起較高關注,點映后獲得網友“今年最喜歡的華語片”“年度催淚作品”等評價,豆瓣評分8.6。

《相愛相親》圍繞主人公給父親“遷墳”的核心事件展開,由此,片中三代女性的思考與選擇沖突交匯,牽扯出三段不同時代的愛情,并引出一系列與愛相關的溫暖和感動。
《相愛相親》的主題與張艾嘉長期以來的關注點一脈相承,影片英文名為《Love Education》,早在1992年,張艾嘉就發行了歌曲代表作《愛的代價》。無論是電影還是歌曲,張艾嘉都在以“愛”做原點進行表達。
故事“接地氣”
張艾嘉穿著一身干練的黑皮裙款款走進采訪間。1953年生人的她,已過耳順之年,可渾身依然散發著少女般的氣息。
張艾嘉祖籍山西五臺縣,出生于臺灣地區,對于深具大陸鄉村民俗特質的“遷墳”文化并沒有親身經歷的機會。當被問到為何《相愛相親》中的呈現那么“接地氣”——無論從拍攝風格、事件主題,抑或是人物塑造都接近大陸二線城市的現實生活,張艾嘉告訴《綜藝報》,故事并非自己的原創,“而是來自原劇本編劇游曉穎自己的生活,這個成都姑娘在里面寫下了家人的故事。”該片的劇本籌備始于2012年左右,“最初的劇本和我們后來拍的有一些出入。”劇本較打動張艾嘉的地方在于故事本身的“簡單”,“因簡單而有很多空間去展開細節,加入生活元素。”
《相愛相親》選擇在鄭州拍攝,張艾嘉解釋說,“并不希望影片中展現的城市有明顯的標簽化特征,我希望它就是一個快速發展的二線城市。中國有一些城市帶有鮮明的辨識度,比如上海、成都、重慶,反而鄭州沒有那么風格化,是我想要的。”
《相愛相親》最終的故事呈現在多層人物關系中,通過鋪設大量細節,展現了母女、夫妻、祖孫、戀人、師生等不同關系中的人物在生活各層面的處境。電影的整體氣氛雖然輕松,有時還會讓人忍俊不禁,但表達的主題卻扎實細膩,感情迸發也內斂深刻。該片男主角、第五代導演田壯壯表示,《相愛相親》是自己非常喜歡的一部作品。“優質的作品往往有一群團結協作的制作者,”田壯壯說,“《相愛相親》劇組的整體氛圍積極、輕松,這很重要。”
對此,張艾嘉也深有感悟,《相愛相親》雖然是張艾嘉第一次來大陸拍片,整個拍攝過程她都較為滿意。“從年輕到現在,我都希望拍電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雖然過程中一定有困難要解決,可在心態上,大家是不是真正喜歡開工很重要。每天和劇組在一起,共同為一件事專注去做的過程,很享受。”
深諳“克制”之道
對于影片的情感呈現,張艾嘉素來有自己的想法。她表示,從一開始做《相愛相親》時就不想加入過多煽情,“我從頭到尾沒有希望大家哭得稀里嘩啦,如果我覺得有些地方情感過重,常常會用一些喜劇的東西把它打散。”
片中有一場展現“哭”的戲是90歲的姥姥(吳彥姝 飾)看到苦等一生的愛人與自己的一張電腦合成照片被雨水打濕損壞時的“哭”。對此張艾嘉解釋說,原劇本安排的反應是“笑”,“她笑是因為釋懷了,她知道有些東西不屬于她。可是,我覺得吳彥姝老師對角色的把握一直很準確,當時她已經進入了這個角色,她感受到的情緒是哭。我不會違背她的意思。其實她后面還有好長的一段哭,成片中我只保留了一部分 。”
影片在剪輯上,同樣遵循“克制”之道,張艾嘉表示自己與法國剪輯師馬修的理念吻合,所以在剪輯層面她沒有過多干預。“馬修是非常好的剪輯師,開始時,有些展現中國人傳統文化的內容或語言上的幽默感他不太懂,但他抓取情感的地方挺特別。所以我只需最后跟他一起做些調整。我很滿意的一點是,我們兩個都喜歡適可而止。”
不只是對女性的關照
“當我用女人做主線去表達故事時,就會發現其中很多事是自己的經歷中也能感悟到的,我也是從年輕走到中年,劇中人的情感經歷很多我都感同身受。”張艾嘉說。
除《相愛相親》外,縱觀張艾嘉的電影風格,幾乎都與時代背景和女性成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早在1986年,張艾嘉開始顯露導演才華,自導自演了電影作品《最愛》,并憑借此片獲得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第2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該片就是以兩位女性友人回憶同一個男人的往事展開。
自此之后,張艾嘉執導的多部影片都圍繞對女性情感的關照,導演風格也呈現出細膩豐富的內涵。如表現留學潮下女性選擇的劇情片《少女小漁》;初探女性成長的故事片《20,30,40》;以女性為主視角,展現相愛卻無法相守的愛情片《心動》等。這些影片中的主角大多最終獲得了個人的成長或與他人的和解。
《相愛相親》被許多網友譽為“大陸版”《20,30,40》,片中三位不同年齡段的女性都打破了自己固有的價值觀,開始嘗試理解他人。不同的是,《相愛相親》展現的人物情感關系更加豐富多元,女性只是視角切入的方式和故事講述的開始,之后更多的情感展現仿佛完全進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對此,張艾嘉在采訪中進行了闡述。她認為只從女性角度去思考問題是不夠的,應從“人”的角度出發。“作為一個女人,我常常會檢討自己。我算是比較開放的人,所以并不會只從女性角度去保護自己,而是要從不同人的角度去觀察,有時我是從男人的角度 ,甚至具體到從我先生的、從年輕男人的角度去觀察。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能自私,不管是在什么樣的情感之下,人與人之間的尊重都很重要。跟兒女之間的感情,跟長一輩、小一輩的相處,夫妻之間的夫妻之道,戀人間談戀愛的方式,都有不同的相處過程,但彼此的尊重是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