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飛
有愁苦之情而溢于言表,謂之“愁眉苦臉”。然而,愁眉和苦臉在古代卻并非此意。
愁眉原本是一種化妝術。漢朝婦女在畫眉方面頗為講究,有諸如遠山眉、新妝愁眉、八字眉等式樣。
《風俗通義》曰:“愁眉者,細而曲折。啼妝者,薄拭目下若啼處,示心中憂愁?!焙鬂h權臣梁冀家中婦人善作愁眉妝,即把眉毛畫得細而曲折,顯得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啼妝,即在眼瞼下面畫成暗淡似淚痕狀,再勾出眼影,使眼窩看上去深邃無光,襯托得雙眸分外明亮。愁眉妝和啼妝是當時京師婦人的時髦打扮,乃是一副千嬌百媚、風姿綽約的嫵媚形象,而并非今人所理解的愁苦表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