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蓮珍
【摘要】本文論述教師要上好習作講評課需在“趣”字下功夫,通過課前導入、題目展示、片段展示、情境表演等途徑,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和寫作積極性。
【關鍵詞】習作 講評課 激趣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9A-0083-02
當前,小學習作講評課存在幾個問題。有的教師改完習作后,只是簡單地講一講本次習作好的方面有哪些,不好的方面是什么;有的則重在指出存在的問題,但沒有提出解決的方法;有的教師怕麻煩干脆不講評,批改完習作后直接下發給學生了事。習作講評是習作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進行作文批改的繼續和延伸。怎樣才能上好小學習作講評課呢?經過兩年多的校本課題實驗,筆者總結出了習作講評的經驗,那就是要在“趣”字下功夫,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內心產生一種自我追求、向著既定目標前進的力量。
一、課前導入——激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巧妙的課前導入可以快速拉近師生的距離,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尤其是上公開課、優質課時,學生面對眾多聽課教師,難免會有心理壓力,而學生緊張、拘束的情緒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為了消除學生的心理壓力,教師可以效仿名師的課堂導入方式,如全國特級教師薛法根常常結合自己的名字或外貌,用詼諧風趣的語言很快和學生拉近了距離,使學生樂于與教師交流,樂于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教師設計課前導入時,可以抓住學生愛玩的天性,以玩游戲導入,或是以娓娓動聽的故事導入,或是以猜謎語導入,或是設置懸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我的同學》《我最好的老師》習作講評課可以采用游戲式導入,教師摘錄學生習作中有代表性的外貌描寫作為游戲內容,讓同學們猜猜他(她)是誰。筆者提問:“我們班有一位同學,長得膀大腰粗。胖嘟嘟的臉上長著一雙小眼睛。一笑起來,眼睛就瞇成一條縫,活像慈眉善目的彌勒佛。他是誰呢?”“韋XX!”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喊,目光齊刷刷地轉向韋XX同學,這時大家都樂了。“她的個子不高不矮,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下面是不高不矮的鼻子,加上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構成了我的好朋友。她就是——”此時學生們面面相覷,誰也猜不著,因為這樣的文章沒有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來寫。就這樣,學生在玩中明白了寫人物外貌時,必須抓住人物特點,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千人一面。又如“編寫童話故事”習作講評課,筆者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這幾天老師享受了一頓童話大餐,同學們編寫的一個個有趣的童話故事讓我如癡如醉,更加堅定了當初的想法——編一本《優秀童話集》。封面我已經設計好了,請看大屏幕——封面我也印好了,彩色封面,用相片紙打印,請看——”“哇!好漂亮啊!”聽著學生們的嘖嘖稱贊,筆者知道學生們的眼球已經被吸引住了,心也被牽住了。“多么漂亮的《優秀童話集》,如果自己編寫的童話能發表在這樣一本書里,那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呀!”“我想發表!”“我也希望能在這本書上看到我的名字!”看著同學們一雙雙渴求的眼睛,筆者興高采烈地說:“行!老師相信你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一定能把自己的習作修改好,發表在《優秀童話集》里!”同學們聽了一個個熱情高漲,躍躍欲試。這樣教學,巧妙的課前導入像磁鐵一樣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愉悅學生的心情,在心理上形成強烈的求知欲,使學生處于一種亢奮狀態中,激發他們主動去探索未知,樂于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為后面的教學打好基礎。
二、題目展示——識趣
一篇文章,躍入閱讀者眼中的是題目。好的文章題目可以激發讀者的閱讀欲望。在習作指導中,教師常常鼓勵學生給習作起一個醒目的題目,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指導學生編寫童話故事時,筆者引導學生討論后歸納出幾種命題方法。在編寫童話故事習作講評課上,當學生被漂亮的《優秀童話集》封面吸引之后,筆者趁熱打鐵說:“《優秀童話集》的目錄我已輸入電腦,現在請大家欣賞。”筆者分類出示學生的童話目錄(附作者名字),讓學生判斷作者采用了哪種命題方法,接著話鋒一轉:“你覺得哪個題目最有趣?說說你最想看哪一篇,為什么?”這個環節其實就是引導學生如何給文章起一個有趣的題目。隨后,筆者出示八篇不同作者寫的作文《三只小豬》,頓時學生議論紛紛:“啊?題目都一樣?”“怎么那么多豬呀?”“這個故事老掉牙了!”聽到學生的議論,筆者趁勢引導學生復習幾種命題方法:(1)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2)以主人公的特征+主人公名命名;(3)以表達中心命名;(4)以主要事件命名;(5)填空續寫命名。學生第二次交來的習作沒有出現雷同的題目,如“懶惰沒有好結果”“小豬歷險記”“團結的力量”“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堅持”等各種各樣比較新鮮的題目。又如在“童年趣事”習作講評中,筆者展示了兩組習作題目,A組是“童年趣事”“難忘的童年”“有趣的童年”,B組是“鹽去哪了”“大戰馬蜂窩”“‘鬼屋探險記”“雙俠翻墻記”,讓學生對比哪一組題目最能吸引讀者的眼球,進而引導學生在給文章命題時,可以考慮設置懸念吸引讀者,或給讀者畫面感,或給讀者陌生感引起讀者的好奇心等,使自己的文章錦上添花。通過習作講評,學生們深刻地認識到,擬定文章題目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文章給讀者留下的第一印象,也從中體會到了習作命題的樂趣。
三、片段展示——體趣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成功能激發人們的奮斗精神。每名學生都有成功的欲望,都希望自己的努力有回報,都渴望得到教師的表揚和同伴的認可。在習作講評課中,學生最感興趣的就是“精彩片段展示”。在這個過程中,每名學生都希望自己的習作得到老師和同伴的肯定,可以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要盡可能展示多一些精彩片段,尤其是關注那些寫作水平較低的學生。對于學困生來說,贊賞和鼓勵不亞于雪中送炭,哪怕他們的文章中只有一個詞用得好,只有一句話寫得好,教師也要及時肯定。如藍XX同學的習作《堅持》中的動作描寫精彩片段“回到家后,他們大喊起來,又蹦又跳,像買彩票中500萬大獎一樣開心”;吳XX同學習作《小熊開酒吧》中的外貌描寫精彩片段:“小熊的店開張了,店名叫‘藍心咖啡廳。小熊藍心身穿店服,頭戴紅帽,精神得很。”在展示學生習作精彩片段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學會賞析,如先讓小作者趙XX有感情地朗讀精彩片段:“一瞬間,蜂群猶如一架架微型的戰斗機,攜帶著‘武器裝備瘋狂地向我們飛過來,拼命地蟄。我捂住腦袋,它們蜇手;我藏起手,它們蟄腦袋。我疼得‘哇哇亂叫。”教師引導學生體會這個片段的精彩之處表現在什么地方,通過討論、想象、感情朗讀等形式,讓學生體會到恰當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可以使自己的文章錦上添花,讓讀者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又如賞析韋XX同學習作《海豚藍純》片段“水族館里人來人往。各式各樣的魚兒在玻璃展箱里游來游去。小丑魚穿著鮮艷的衣裳在炫耀;神仙魚悠閑地擺弄著長胡須;比目魚雙目對視,呆萌的樣子十分惹人喜愛……”教師注意引導學生體會排比修辭手法運用的好處。此外,教師還可以設置一些獎項,如最美語言獎、最佳動作獎、最逗神態獎、最佳心理獎等,在不同程度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致。這樣教學,注意挖掘學生的成功點、閃光點,及時肯定和鼓勵,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endprint
四、情境表演——樂趣
表演是小學生最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精彩的表演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在習作講評課上,由小作者和他的小伙伴上臺表演作文中描寫的情境,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而且也是對寫作者最好的肯定。如在“編寫童話故事”習作講評課上,筆者出示精彩片段:“‘好啊,這種方法你也想得出來?當我是鄰居家的小笨豬啊!熊媽媽的咆哮把壯壯擊退了幾步,壯壯被禁足了。”小作者朗讀展示片段,筆者和小作者韋XX同學合作表演。看到教師參與表演,全班同學都樂了。又如肖XX同學的《鉛筆和橡皮的故事》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有一天,鉛筆驕傲地說:“橡皮,你看看我,主人每次都用我來練字、寫作業。你再看看你,就算你再白,你也不能為主人做什么。”鉛筆又傲慢地說:“橡皮啊,你瞧瞧我多么的堅硬,你呢,那么柔軟,擦幾下就變成灰塵了。我呢,我的筆頭斷了還能用刀削得更尖銳。”
橡皮謙虛地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比如說我能為主人擦掉寫錯的字,你能……
“住口!”鉛筆憤怒地說,“你這個懦弱的東西,你沒有資格說我。我比你有用、比你堅硬,我還比你能為主人做更多的事情。你呢,不夠堅硬也不夠有用,你簡直就是個廢物!”
這段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活脫脫就是一個表演劇本。于是,筆者讓學生與同桌合作表演,并且提示學生注意研究人物的表情、語言,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比如針對“鉛筆憤怒地說”這句話,想一想鉛筆究竟憤怒到什么程度,鉛筆憤怒時會有什么動作,提示表演者適當加上動作表演,而這個過程就是完善語言描寫的過程。待精彩表演結束之后,筆者提示學生已經從習作中獲得一把“金鑰匙”——把人物語言的描寫與人物的神態、動作、心理等結合起來,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動,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并鼓勵學生利用這把“金鑰匙”將自己習作中的語言描寫改一改,也可以與同桌合作修改、交換修改。如小作者肖XX就把自己的文章修改得更加生動了,將“鉛筆又傲慢地說”改為“鉛筆指著橡皮的鼻尖,傲慢地說”,其他學生的語言描寫也更加生動傳神了。
最后,教師還要在習作講評課中注意做好后續工作,比如鼓勵學生利用學到的知識認真修改習作,并進行交換修改,必要時還要進行二次講評,對比修改前和修改后的成功習作,這樣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再創作的熱情。
(責編 楊 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