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美

漢建安六年,曹操取得官渡大捷,打敗了袁紹之后,又做出了一個遭到眾人反對的決定——北征烏丸。烏丸是生活在北方的游牧民族,而且袁紹與其部落首領有姻親關系。所以,曹操認為,邊患不除,國無寧日。
為了盡快鏟除心頭之患,曹操召開了緊急會議,專門商議北征之事。但這一決定卻遭到了眾將領的反對。他們的理由很充分:“第一,烏丸是少數民族,雖說和袁紹有姻親關系,但心里不一定那么密切,根本不值得浪費兵力和財力;第二,我軍遠征塞外,后方空虛,倘若劉表傾巢出動,乘人之危,該如何是好?”曹操卻說:“袁紹有恩于烏丸,現在我戰勝了袁紹,可他的兒子跑到了烏丸,如果他們兩家聯手,將對我完成統一大業百害而無一利,我心已決!”議事廳內立刻鴉雀無聲了。
正在這時,只見曹操的愛將徐晃站了出來,力勸曹操:“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袁紹戰敗了,可他在周邊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再者,塞外環境惡劣,唯恐將士們水土不服。況且,我們又是孤軍奮戰。主公,這些條件都對我們不利啊!”大家都表示贊同。曹操眼見連自己的愛將都不支持他,立刻火冒三丈。他突然站起身,滿臉的殺氣,拔出調兵令,堅決地說:“北征烏丸,再有阻攔者斬!”
盡管眾人百般勸阻,但曹操求勝心切,一意孤行。他親率大軍向北挺進,征戰烏丸。然而,當時正值夏天,連日的大雨,許多河流泛濫,陸地積水很深,道路泥濘難行。并且烏丸人又在要道重兵把守,曹軍要想通過那是難上加難。他們一路翻山越嶺,“車重在后,被甲者少”,而烏丸軍隊數量眾多,可謂是一場名副其實的遭遇戰。幸虧田疇向曹操獻策,部隊佯裝后退,避開濱海道,長途奔襲,曹操才得以大破烏丸。
雖然這一仗取得了勝利,但是曹操知道,部隊每前進一步都是將士們用命在賭。當時的一幕幕都浮現在他的眼前——很多士兵因水土不服,患了瘧疾,由于傳染性強,導致大多數人被感染,曹操本人也是撿了一條命。再加上后方的給養供應不及時,所以,在行軍途中很多將士都倒下了。甚至為了充饑,曹操不得不痛斬了幾千匹戰馬。由于不熟悉地理環境,障礙重重,且兵力懸殊,雙方交戰,曹軍傷亡慘重,士兵損失大半。如果沒有田疇做向導,說不定就全軍覆沒了。更讓他痛心的是,在班師凱旋之時,足智多謀的愛臣郭嘉病死途中。
曹操班師回朝后,想起了力勸他的愛將徐晃等人。于是,他讓手下人查找當時反對他攻打烏丸的人。結果,那些人聽到消息后,不知道曹操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個個心驚肉跳,都以為大禍臨頭了。誰知,曹操竟然宣布要重賞反對他北征的人,人們都感到很驚訝。曹操卻解釋說:“通過這次遭遇戰,我明白了你們勸我不要攻打烏丸是正確的。這次,我雖勝了,那完全是出于僥幸。這是我的錯,以后希望你們繼續給我提建議,以免我再次走入險境。”事后,曹操還加封帶頭反對他的徐晃為都亭侯。從此,曹操的手下更加愛戴他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