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汽車自身實現數據傳輸的研究
現代汽車正在朝電子化、智能化和網絡化的方向發展,相關電子系統的復雜度越來越高,需要傳輸的數據也越來越多。傳統的車載網絡采用蜂窩結構,但這種結構不能完成對大量數據的傳輸,當接入用戶過多時可能造成延遲較高,甚至網絡癱瘓。并且,蜂窩結構依賴于搭建的基礎設施,若發生重大災難(地震、暴風雪等),將使構建的車載網絡出現故障。考慮到汽車的保有量不斷增加,因而設想通過汽車實現大量數據的傳輸。
利用汽車進行數據傳輸需要解決汽車外部網絡搭建和內部網絡搭建兩個問題。外部網絡將汽車發送的數據通過自身的自組織網絡傳入建立的道路服務支持節點上,之后服務支持節點通過收發信息傳入因特網中。汽車內部網絡則通過與多個硬件接口連接,保證汽車內部數據的傳輸,并保證接收的數據可以被多個硬件接口接收。為保證道路服務支持節點損壞時不影響數據的傳輸,搭建的汽車內部網絡應同時具有接入因特網的功能。通過試驗對這種設想進行有效性驗證,試驗采用多個車載電子控制單元(OBU)和道路交通模擬器(SUMO)。將每一個OBU都安裝在具有兩個無線接口的開發板上,一個接口用于連接汽車外部網絡,另一個接口用于連接汽車內部網絡。外部網絡采用因特網通信協議,內部網絡采用IEEE 802.11p協議。道路交通模擬器用來模擬變化的交通環境。試驗分別模擬道路服務支持節點正常和損壞兩種情況下的大量數據傳輸情況。結果顯示:依賴于搭建的基礎實施,可以實現利用汽車進行大量數據的傳輸;在基礎設施被損壞時,同時可以實現數據的傳輸,但數據傳輸時間延遲較長。
Florian Hagenauer et al. IEEE Infocom 2016 Live/ Video Demonstration,Atlanta May 1-4,2016.
編譯:吳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