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從俊(解放軍軍樂團干事)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文/雷從俊(解放軍軍樂團干事)

拿破侖說:“一頭獅子率領的一群綿羊能打敗一頭綿羊所率領的一群獅子。”圍繞這一話題,網上曾有過一個討論。有人認為,作為戰斗集體,綿羊的整體素質不可能服眾,不可能產生團結和力量;也有的引經據典、將物擬人地認為,一個優秀的將軍不光指揮戰斗,也可以改變團隊的戰斗精神,凝聚戰斗力量,所以獅子的團隊必勝無疑。
對于這一論斷,其實用我們部隊常說的一句話來注解,會更加透徹——“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這里所說的“將”,既可以理解為將領,也可以理解為軍師旅團營連排班大大小小的指揮員。不是嗎?就連小小的班長都堪稱“兵頭將尾”。之所以說“兵熊熊一個”,因為兵畢竟是單純的個體,是極小的局部,即使難免一“熊”,也容易被彌補。之所以說“將熊熊一窩”,因為“將”和各級指揮員統領帶領的是相對的整體,是戰略戰術最大可能的承載者,所代表的是集體的戰斗精神,要實現的是團隊的決心意圖。一旦“熊”起來,簡直可以“連窩端”。如果“將熊”,倘若各級指揮員力有不逮或作用不良,還極可能導致更壞的結果,那就是“武大郎開店——不用高人”,能人猛士慘遭打壓,制勝招法譏為奇談,“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就此誕生。
對于軍隊來說,自古就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兵家歷來都極端重視“將”的作用。《六韜·龍韜·論將》指出:“故將者,人之司命,三軍與之俱治,與之俱亂,得賢將者兵強國昌,不得賢將者兵弱國亡。”孫子認為,“將帥”必須具備智、信、仁、勇、嚴“五德”,可以概括為以“智”為上的指揮才能,以“信”“嚴”為本的管理本領,以“仁”“勇”為核心的帶兵作風。當前,習主席提出的好干部的“五條標準”落實在部隊,“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的標準之于全軍官兵尤其是各級指揮員,與彼時對帶兵人的根本要求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是中華兵學精髓的繼承與發展。
是誰說過,“一支部隊對將軍的選擇就是對戰爭勝負的選擇”。什么樣的人躋身將軍之列,什么樣的人站在隊伍前面,什么樣的人在指揮備戰打仗,宛如獅和羊所帶領的團隊那樣,勝負幾無懸念。軍隊改革,不僅是換“棋子”動“棋盤”,更要把每個戰略要素、每個部位的“關鍵少數”搞堅強,既要防止“熊一個”,更要杜絕“熊一窩”。★
責任編輯:方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