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輝(吉林省煤田地質局二0三勘探隊, 吉林 四平 136000)
地質導向技術在煤層氣水平井霍平1上的應用
李彥輝(吉林省煤田地質局二0三勘探隊, 吉林 四平 136000)
霍平1井經過精確的論證在霍林河凹陷部署了這一水平試驗井,也是二連地區第一口煤層氣水平試驗井。霍平1井的成功與否對二連地區煤層氣的勘探開發起著決定性意義。
地質導向;水平井;煤層氣;著陸;出層
霍林河凹陷為一NE向展布的西北斷陷東南超覆的箕狀斷陷盆地,發育次級褶皺,呈“三洼二隆”的構造格局,區內整體斷層不發育,在凹陷中部的三湖背斜斷層較發育。霍平1井位于霍林河凹陷翁能花向斜西南部緩坡帶,該井目的層為六煤組上部煤層,井型為上傾L型水平井。本井的重點與難點有兩個方面:一是卡取著陸點,二是6號煤層水平段中地質導向。
在卡取6號煤層著陸點上難度主要在于可供參考的只有霍試1井,其次1-5號煤層的厚度較厚,在錄井中對6號煤層的影響,特別是5號煤層與6號煤層的垂深差較小,還有鉆井速度較快,隨鉆的伽馬曲線滯后13米。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首先是深入研究資料,分析本井6號煤層頂部的預計位置,及時繪制剖面,時刻做好地層對比。在5號煤層出現后,我們預計6號煤層頂深應該在900米左右。預計井斜74度探層,時刻緊盯伽馬、鉆時、氣測值、巖屑等一些重要參數。
5月2日在井深898米鉆時下降、隨之全烴值升至15%,巖屑返出為煤、伽馬值降為20,井斜71度入層。與預計井深相近。隨后按7°/30m增井斜,在井深939米進入煤矸層,之后在井深998米井斜增至90度中完電側。經電測在井深898米著陸成功。霍平1井第一項重點問題順利完成。
本井水平井眼采用φ215.9mm鉆頭鉆進,使用了定向螺桿和MWD實時數據記錄。該井使用了聚膜鉆井液體系鉆進。地質導向通過實時數據計算與綜合資料對比分析,設計井眼的軌跡路線,通過定向井工程師調整井下定向工具,將井眼的絕大部分保持在6#煤層中穿行。

圖1 霍平1井主支井眼垂直軌跡圖
霍平1井于2016年05月2日鉆至井深898.00m鉆遇6#煤,煤頂垂深為827.19m、位移158.28m。939m鉆時增大,全烴降低,伽馬由20API左右升至70API左右,分析認為為夾矸,垂深為839.29m,地層傾角為95°左右,則6#煤1煤組厚度為16m左右。所以要求在95~97°之間鉆進。2016年05月08日,霍平1井鉆至井深1477m,伽馬自20-40API升至120~140m,全烴10-25%降至1%~5%。綜合分析判斷為出層。出層有三種情況:
(1)底出煤層 如底出煤層,則自著陸點897m至出層點1477m地層平均上傾7°左右。確定出層后,現場立即調整軌跡,至井深1515m井斜增至98°,至井深1598m,最大井斜100.5°,未追回煤層。經計算,地層上傾7°,追至井深1598m應回層2.3m左右,與實鉆結果不符。此外,按地層平均上傾7°計算得出,本井軌跡在層內垂深最大42m,與鄰井資料相差較大。排除底出可能。
(2)頂出煤層 如頂出煤層,則自著陸點897m至出層點1477m地層平均上傾2.5°左右。
(3)鉆遇斷層 地質設計本段地層上傾5°左右,按此地層傾角計算,出層位置應位于煤層中部,且無論頂出還是底出煤層,各項資料均有不符之處。因此側鉆為下步最佳施工方案。側鉆既能將設計水平進尺打夠,完成設計要求,又有利于后期排采;側鉆有利于探明地層,明確地質認識。在霍平1井新井眼鉆進中,根據老井眼軌跡,判斷地層傾角為97~98°之間,軌跡一直在煤層中下部,在井深1425m伽馬自20-50API升至130-150m,分析認為為出層。預計地層傾角為95°左右。調整軌跡為94°。2016年05月13日,霍平1井鉆至井深1689m,伽馬自20-40API升至120~140m,全烴10%~20%降至1%~4%。綜合分析判斷為出層。
綜合現場實鉆資料,如頂出煤層、底出煤層,則1425~1467m計算地層傾角為98°,軌跡在煤層中部,自著側鉆點1150m至1425m軌跡井斜為97°左右,基本與地層傾角相符,距煤層頂底厚度均為15m左右,排除頂出煤層、底出煤層。
確定出層后,現場立即調整軌跡,至井深1445m開始降斜,井深1475m井斜降至94°,追回煤層。分析認為鉆遇正斷層,斷距15~20m,從煤層頂進入煤層,經計算,地層上傾7°,調整軌跡控制在94°左右,1687m出層,若頂出煤層,則地層傾角小于94°,與之前鉆遇地層傾角不符。故排除頂出煤層的可能性。若底出煤層,則地層傾角與軌跡角差大于10°故追至井深1808m應回層1-2m左右,與實鉆結果不符。故排除底出煤層的可能性。分析為鉆遇斷層。
本井于井深898.00m鉆遇6#煤,煤頂垂深為827.19m、位移158.28m,經電測解釋在井深898米著陸成功。本井新、老井眼均排除頂出、底出煤層的可能性,綜合分析為鉆遇斷層,判層準確。本井主支完鉆井深1808.00m,水平位移1041.18m,方位227.10°。主支煤層進尺910.00m,純煤進尺767.00m,達到預期目的。
[1]楊國奇,孟憲軍,等.水平井錄井技術在華北油田的應用[J].石油鉆采工藝,2009,(增刊2).
[2]郭志強,姜維寨,等.二連寶饒油田水平井地質導向技術分析研究[J].中外能源,2007,12(2).
李彥輝(1985- ),男, 2008年7月畢業于西南石油大學資源勘查工程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