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小淺
01
周末,婆婆來家里時,正趕上我和女兒悠悠在吵架。
悠悠今年13歲,剛上初中。初中很重要,基礎打好了,考重點高中才有希望。作為媽媽,我恨不能把世界上最好的東西全抓在手里,然后傾其所有送給女兒。我對自己和老公徐遠向來吝嗇,但悠悠的補習班興趣班一樣都沒落下,就怕她輸在了起跑線上。
可我的良苦用心,換來的卻是女兒的不理解。
這段時間,悠悠每天放學回來,做完作業就開始看小說。還美其名曰:“媽,我以后是要當作家的。現在不多看書,以后怎么能寫出驚世之作?”
我一聽,樂了:“就憑你,還寫出驚世之作?小丫頭,咱不求以后成為什么名人,只要你快快樂樂地成長,考個重點大學,畢業后混口飯吃就行了。”
悠悠說:“媽,你不讓我做自己喜歡的事,我還怎么快樂?我喜歡寫作,喜歡看小說,你非要讓我去上什么鋼琴班。反正這個月,鋼琴班和奧數班我都不去了。”
我以為悠悠也就隨口說說,誰知周末她還真的不去了。于是,當老公接婆婆進家門時,我和悠悠正在為這事吵架。
說實話,我有點心力交瘁,現在的小孩,真是太有主見了。我讓婆婆來評理,誰知婆婆聽完我的控訴后卻說:“小淺,我覺得這事,還是應該聽孩子的。”
我一聽急了:“媽,你是不知道現在社會競爭有多激烈。她就是異想天開,還當作家呢,這個社會最窮的就是作家了!”
婆婆說:“悠悠,你去書房看書吧!你媽這里交給我。”
徐遠帶悠悠進了書房,婆婆對我說:“小淺,你還記得不,你和徐遠剛結婚的時候,咱倆關系多緊張啊。但你看,現在咱倆感情多好。你有想過其中的原因嗎?”
被婆婆這么一問,我愣住了。
02
說起來,當初我是真的有點討厭婆婆的。
我和徐遠結婚時,婆婆剛退休。她有足夠的時間,又有滿腔的母愛,于是全都用在了徐遠身上。有時是大清早,我和徐遠還在夢里,婆婆拎著自己現包的餃子,在廚房里給我們做愛心早餐。有時是我們下班回來,發現家里被打掃得一塵不染,然后為了讓我們趕緊生孩子,床頭柜里的杜蕾斯跟著玩失蹤。更尷尬的一次是,徐遠出差回來,我們小別勝新婚,剛要親熱,婆婆開門進來了……
更要命的是,我和徐遠一吵架,婆婆就喜歡充當“和事佬”。她倒也沒有多偏向自己的兒子,但“清官難斷家務事”,有時本來只是夫妻間的小摩擦,拌拌嘴也就好了,但被婆婆一插手,小吵小鬧變成了家庭矛盾,越鬧越大。
特別是,悠悠出生后,婆婆過來幫忙照看孩子,每天住在一個屋檐下,無論是帶小孩,還是我和徐遠的夫妻關系,她都想插一手。
那段時間,我和婆婆的關系簡直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
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婆婆變得不一樣了呢?
回想起來,大概是那次,我和徐遠為一點小事吵架,婆婆又開始在旁邊發表意見,而徐遠當時比較煩躁,就沖婆婆喊:“媽,以后我和小淺的事,你少插手,簡直是越幫越忙。你還不如回家和我爸看看電視養養花。”
婆婆站在那兒,一下子傻了。
其實這番話,徐遠早就想跟婆婆說了,但他一直不忍心說出口。徐遠吼完后,我有點不安,不知道婆婆會做怎樣的反應。畢竟,婆婆再煩人也是真心為我們好。
一向孝順聽話的徐遠這么一吼,對婆婆的觸動果真挺大的。婆婆幾天沒理我們,然后有天早晨起床,她說準備搬回老房子,還特意把鑰匙留了下來。
徐遠說:“媽,你這是干嗎呢?我那天就是著急了才那樣說的。你搬回去就搬回去,鑰匙你也帶走。要不然你下次來,還被鎖在門外呢。”
沒想到婆婆笑著說:“放心吧,我不是在跟你們賭氣。這兩天我想了很多,發現我確實一直在插手你倆的生活。我把自己弄得很累,你們還不領情,有點吃力不討好。一開始,我覺得你們很過分,但后來想想,是我自己沒適應好角色。這一點,你爸做得就比我好,以后我打算和他一起去享受老年生活了。”
這之后,婆婆還真的很少來我家里,就算過來,也會提前打個電話。再遇到我和徐遠鬧矛盾,她會找個借口帶悠悠下樓去。等她回來,我和徐遠那點小摩擦也就過去了。
而搬回去的婆婆,和公公一起去上老年大學,去小區里和老年人跳舞下圍棋,日子過得也還挺滋潤。
每隔一段時間,兩人還報個團出去玩。親戚朋友們都說,婆婆越活越年輕。可婆婆每次都說:“是我兒子兒媳婦好,什么都不用我操心。”婆婆可真會說話。
不再凡事為我和徐遠操心的婆婆,和我的關系也越來越好。
我喜歡這樣的親情關系,彼此相互關心,又保持適當距離,而不是借著愛的名義,插手乃至控制對方的生活。
03
婆婆反問我:“那為什么在處理悠悠的事情上,你就糊涂了呢?你現在的行為,和我當初對你和徐遠,又有什么區別?我那時不也是天天在你們耳邊說,你們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我也想用自己的人生經驗來讓你們少走彎路。但你也看到了,這讓你們很反感,就像現在悠悠反感你一樣。很多時候,父母總想著為孩子好,事事替孩子拿主意,卻從來不去問問,這樣的好是不是孩子需要的。”
那天,婆婆說了很多。可能因為我親身經歷過和婆婆關系的轉變,所以被婆婆這么一說,在和女兒的這場“戰爭”中,我慢慢也就有了茅塞頓開的感覺。
可能每一個母親,都曾迫切地想要把全世界最好的東西全拿給孩子。但實際上,母親能給孩子最好的愛,是讓孩子成為他自己,而不是借著愛的名義,插手孩子的人生。
婆婆過去犯過這樣的錯,而我正在犯這樣的錯。
我固執地想要悠悠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學習上,無非是希望她能夠按照我為她設想的人生道路往前走,有才藝,成績好,將來畢業有個鐵飯碗。
但悠悠的愛好是寫作,哪怕我嘲笑她當不了作家,她仍然堅持每天留出時間看名著讀古詩。與其說這是她在堅持,不如說這是她人生的樂趣,我又憑什么剝奪呢?
更何況,悠悠是在寫完作業的前提下,再去發展自己的愛好。她并沒有耽誤功課,是我太貪心,總想著如果她不去看課外書的話,成績會更好。
實際上,我真正要做的,并不是阻止她的夢想,而是幫她制定更加合理的學習計劃,幫她尋找更加適合她的課外書,讓她既能保證學習,又能發展興趣愛好,而不是整天在她耳邊說,你這樣不對,那樣不對。
就像當初,婆婆也是這樣,站在她的角度來幫我和徐遠指點人生。她很辛苦,我們卻在背后煩她,完全是吃力不討好。
當我告訴悠悠,以后做完功課,可以看一小時課外書,并且鋼琴課取消,周末改為全家人去圖書館看書的時候,悠悠抱著我,大呼“媽媽萬歲”。
看著女兒那張天真無邪的臉,我終于懂得,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過自己喜歡的生活,不去干涉他們的自由,才是給她的最好的愛。
感謝婆婆,讓我在當媽的路上,又獲得了成長。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