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沫
作為2017微博電視影響力盛典年度劇王,《楚喬傳》的收視率和討論量都史無前例,成為了坐擁“400億”的“現象級”大劇。一時間,演員圈粉無數……而制作、編劇卻并沒有收獲相應的贊美。當本文記者提到這些的時候,《楚喬傳》編劇之一楊濤淡然一笑:一部娛樂產品收獲了觀眾的關注,給出品方帶來應得的收益,就算成功了吧。電視劇從前期到后期,要經歷很多環節,所有的創作者都付出了艱辛的勞動。編劇只是其中最靠前的一個環節,對于最后的呈現,編劇是無法把控的,但毀譽都應該坦然受之,畢竟你給作品打下了你的烙印,所以也不能只吃糖,不背鍋。
也許會有很多人認為,編劇只要憑著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躲在空調房里碼字,輕松就能年入百萬;出席盛典、會見明星、周游世界是他們的日常。然而事實并不是這樣,每一個編劇都有自己的小生態,機遇和才華,勤奮和堅持才能造就好作品。很多有才華的同行因為“遇人不淑”而明珠暗投,作品不是“被爛尾”就是無疾而終。沒有作品的編劇未必不是好編劇,但編劇最終都要靠作品說話。無論成功與否,編劇都要坐長時間的冷板凳。眼病、神經衰弱、頸腰椎病幾乎是資深編劇的標配,也算是典型的職業“工傷”。
楊濤覺得自己在這個行業還算幸運的,因為參與寫作的劇本都已經在各大衛視的黃金檔播出,且沒有一部是廢品。光是2017年位列全國收視前二十的上榜劇就有《楚喬傳》和《守護麗人》。所以,《楚喬傳》在她眼中,只是作品之一,并沒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
“我上世紀九十年代就進入電視臺工作了,對電視的內容生產并不陌生”,作為一個資深電視人,楊濤深知業內甘苦。所以,“敬業走心、得失無悔”是她給自己的座右銘。她喜歡快快樂樂地碼字,創建一個自己可以掌控的世界,穿越別人的命運,體驗更豐富的情感,去左右人物的悲歡離合、人生的跌宕起伏,這是一種大歡喜、大自在,她很享受這種能給自己帶來自信的工作。“不是每個編劇都有看到自己作品播出的幸運,相較而言,我的運氣還不壞。”
楊濤一直喜歡嘗試不同類型的題材:民國、現代、古裝,她都想找找感覺。除了古裝諜戰劇《楚喬傳》,還有李小璐和張譯主演的現代都市劇《守護麗人》,由舒暢、喬振宇聯袂擔綱的民國劇《烽火佳人》以及讓唐嫣、羅晉墜入情網的《亂世佳人》,在創作過程中,每一部劇對她來說,都有值得珍藏的記憶和收獲。
楊濤創作的劇本都是與人合作,她喜歡這種取長補短、互通有無的感覺。她與合作者嘉紋是大學時的上下鋪,后來大家都在不同的衛視審劇,雖然“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但業內信息和閨蜜八卦常常雜糅分享,樂在其中。于是有了《亂世佳人》、《烽火佳人》、《楚喬傳》的聯袂創作。
《楚喬傳》的另一位編劇陳嵐是楊濤的同事加閨蜜,兩人都在千禧年做了母親,在文學愛好的話題之外,她們更有聊不完的媽媽經。“拉陳嵐入坑,是因為以她的資質,不當編劇可惜了”。對于楊濤和其合作編劇來說,雖然創作很苦,但苦中有樂,能同甘共苦的人,只要拋去名利之爭,也絕對會是一輩子的知己。
“《守護麗人》是我和八零后編劇鄒越合作的,我們一起寫了好幾部劇,在此之前,我看過她寫的小說《未央沉浮》。鄒越性格大氣,非常勤奮,才華和為人都是我很欣賞的。”
那時,楊濤遭遇女兒的青春期叛逆,“當時覺得這樣的孩子如果不是親生的話,我都不想要了……但是我的孩子到了別人家會不會變乖,別人家的孩子到了我家又會如何呢?”順著這個思路開腦洞,就想到了交換人生的概念。楊濤與剛剛當上母親的鄒越一拍即合,設定了一個假親子鑒定的環節:富爸爸把親生女兒趕出家門,逼著好逸惡勞的孩子走上一條自我奮斗的創業路。
《烽火佳人》根據鄒越的原創小說改編,在安徽衛視播出時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獲得了 2014年上海電視節觀眾票選最具吸引力電視劇獎,其中的一位主演喬振宇也成為了那時的人氣小生之一。“在創作中,我和我的合作者能彼此扶持,互相鼓勵,一起頭腦風暴,最后變成心心相印的好朋友。這種好朋友之間的良性互動,也為我的生活和作品增加了亮色。”
大數據時代,只要有劇作成功推出,編劇很容易提升行業知名度。隨著幾部作品的播出,楊濤現在片約不斷,很多出品方都囤積了大量的IP亟待找到合格的編劇錦上添花。不出“廢料”的編劇自然是搶手貨。楊濤對改編IP沒有什么偏見,但是她要接手的作品,必須有打動她本人的人物或者情節,而且人物的生存狀態要在自己的常識以內,“缺乏常識和代入感,作品根本立不起來。”
從小熱愛戲劇藝術,把電視臺當作自己最理想的就業單位,卻在從業后十幾年才真正做上自己喜愛的工作。楊濤認為體制內的兜兜轉轉,有太多身不由己的尷尬,但堅持自己的夢想,有行動力,有“自虐”的恒心,最終才有無憾的結果。
1991年從復旦大學中文系畢業,當時上海機會很多,楊濤選擇回成都,就是因為“能進四川電視臺。”然而四川電視臺并不是每個崗位都帶著璀璨的光環。“最開始,我在總編室做行政,處理公文、寫節目預告、拆讀者來信……后來千方百計要出去干業務,當過欄目記者、編導,做過紀錄片,忙忙碌碌,卻少有成就感。
因為從未放棄“敬業”二字,楊濤在購劇部門審劇本,看得太多,有了久病成醫的體驗,在業界也以文會友,所以創下了很好的口碑。“到了一定的年齡,生活的閱歷、積累的才情、曾經看過的書、認識的人、經歷的事都需有一個發散的通道。因緣巧合,就干起了編劇。”
“我覺得現在是最好的時候:經歷過年輕,對少年夢幻了如指掌;體驗過滄桑,嬉笑怒罵都會有根有據接地氣……能夠駕馭的題材就會更廣泛。我個人喜歡寫人物命運,能夠將自己的體驗放進去,不僅讓觀眾看到有意思的故事,而且還能從中漲點見識。”
楊濤認為“不歪樓,不爛尾”是編劇的職業道德。她恪守這個準則,努力給出品方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當了母親,人生才會完整。”楊濤覺得這句話至少對她而言是真理。從五歲念小學到十七歲保送清華。女兒完成了一個學渣的逆襲,成了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在女兒的教育上,都說她“一手遮天”,為孩子設計了人生,但她卻不以為然,她認為不過是負責任地為她規劃了學業,而孩子的人生是她自己掌控的,身為母親,自己卻因孩子得到了豐富和完善。
“女兒的成長,其實也是在讓你經歷另一種成長,最初是你引領著她,然后是她為你填補盲區。”伴隨孩子的成長,楊濤覺得最大的收獲是學會了得體的退出,當你收斂了自己的控制欲,放手讓她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世界時,你們彼此都能獲得對方的尊重。
“現在孩子在北京讀書,我只有一個要求,希望她每天能夠給我發一條訊息,每月給一次財務報表,讓我知道她在干什么,以什么樣的方式生活。”
對于自己的感情生活,楊濤說“我和愛人都是很有家庭責任感的人,彼此能給對方安全感,現在老夫老妻,更能收斂過去強勢的一面,懂得妥協和退讓。我覺得夫妻之間,更像是彼此信任、相濡以沫的親人。我滿足家里現在的樣子,窗明幾凈,陽臺花開不敗,書櫥頂天立地,兩只小狗活潑可愛。人到中年,收獲事業的同時,只求家人平安,歲月靜好。”
Grace:《楚喬傳》會拍第二部嗎?
“第一部播出后,網友要求拍第二部的呼聲很高,出品方可能會抓住機會趁熱打鐵。我們也很期待第二部的呈現。”
Grace:聽說《楚喬傳》作者為了趙麗穎等了三年,是真的嗎?
“這是無稽之談。也許對方想表達的是出品方在三年前就對趙麗穎有意向吧?對作者來說,不可能有這種遠見。原著小說《11處特工皇妃》,是瀟湘冬兒在十年前寫的。我們從2014年底開始寫劇本,開機時間是2016年5月,都跟三年不搭界。為什么會曝出這條出自‘編劇楊濤的新聞,是因為《楚喬傳》播出后,有人說可以幫我做百科詞條,讓我把履歷發過去。我發過去了,這個新聞就出來了,赫然貼了我做百科詞條的照片和履歷。后來很多網站轉載,內容雖貌似無害,卻讓人無語。只能吃一塹長一智了。”
Grace:請談談這幾十年來,你眼中電視播出平臺影響力的變化?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人們對媒體的反應普遍重報輕臺,因為報紙方便保存、查閱,而電視則是需要專業設備翻錄磁帶,程序很復雜。短短幾年時間,電視在民間影響力越來越大,很快超越報紙,有時候有的重要活動還要專門等電視臺記者到來以后,才會宣布開始。時過境遷,現在,互聯網的憂勢顯而易見,因為他們可以燒更多的錢去制作內容,也可以更自由地編排時間和內容。而以后,網絡平臺受關注的程度會越來越高,因為其互動性更好,時效性更強。”
Grace:不考慮任何商業因素,你最想寫一部什么題材的劇?
“我想寫一些人設復雜的人物。比如隋朝時的樂平公主楊麗華。她的丈夫是北周皇帝宇文赟,父親是隋文帝楊堅,母親是獨孤皇后,弟弟是隋煬帝楊廣。楊麗華經歷了丈夫盛年早逝,父親奪取皇位,兄弟之間殘殺,見證了亂世到盛世的變遷,在這樣歷史大背景下,人性的多樣化會令故事非常好看。”
Grace:你認為自己的性格是?
“典型的白羊座。熱情坦率,不隱藏自己的觀點,執行力很強,做事當機立斷。”
Grace:平時如何創作?
“每天基本上寫10個小時。白天做案頭看新聞,晚上寫作。我有自己的寫作計劃,要求自己每天必須完成到哪個段落。”
Grace:你的愛好是?
“不抽煙,偶爾喝點酒。我是一個戲迷,喜歡各種舞臺藝術。現在買戲票都是買最貴的,坐最好的位置,這樣可以看到演出呈現的最佳效果。”
Grace:作為一名編劇,被喜歡和不被喜歡都非常常見,你如何消除負面情緒?
“回避非理性的褒貶,不給自己添堵。如果能夠彌補的,我會給出修改方案,如果不能改變的,我就不去理會。”
Grace:為什么你的一些作品需要跟人合作而非單獨完成?
“我喜歡合作的狀態,合作者一般都是我的好朋友。她們總是能夠帶給我更多的靈感,讓我不至于孤獨。這是一個很好的交流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