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沫++Ashley
如果去日本只能選擇一座博物館的話,無疑就是東京國立博物館了。
東京的街頭除了閃爍的霓虹燈,還隱藏著大大小小、數量眾多的博物館、美術館。他們有的藏有價值連城的歷史文物和美術作品,有的是通過模型、實物、圖片將日本的傳統文化與歷史娓娓道來,有的則展示了時下最新的流行趨勢與先進科技成果,還有一些由知名建筑設計師設計的場館……但若論歷史價值與館藏作品以及建筑本身的話,東京國立博物館仍然是最值得造訪的地標。
這座日本歷史最為悠久的博物館,搜羅著日本乃至整個東洋地區的重要文化遺產。其中包括多達11萬6千件的藏品(其中國寶88件,重要文物634件),和日本以及東方美術與考古等在內的各種文化遺產的收集、保管、修復、管理、展覽、調查研究和教育普及等活動資料。另外,在中國文物的儲存上,東京國立博物館的收藏作品不僅數量眾多、質量也屬上乘,很多在中國也可算上頂級文物。
青松掩映、綠地環抱下的東京國立博物館與其被稱作博物館,不如被看作是有著藏館功能的文化主題公園。它位于東京臺東區上野公園北端,是日本最早、最大的博物館,創建于明治五年(公元1872年),其前身為帝國京都博物館。內有本館、東洋館、表慶館及法隆寺寶物館4個展館共43個展廳,陳列面積1.4萬余平方米。各藏館之間都有一段不短的柏油小道,開闊的場地灑滿陽光,來客可隨意取用博物館備好的雅致陽傘。環繞中央綠地的是一整圈供人小憩的木椅,經常被不勝幼兒頑皮的年輕父母、閑庭散步的老夫妻以及學生們長時間占據。
博物館的主體建筑由象征日本歷史的建筑物構成,歷來被稱之為"美術館建筑與博物館建筑的博物館",于1969年被列為日本的國家重要文物。
當時主持宮內省內匠寮(修理宮中器物的部門)的工程師片山東熊將紅磚、青銅屋頂的印象派風格融合明治風格的西式建筑,使得整個本館歷經100多年,看起來仍然優雅得體。于1938年開館的本館共分2層,設20個陳列室,按時代展出日本雕刻、染織、金工、武器、刀劍、陶瓷、書畫、建筑構件等展品,呈現了日本歷史和習俗的變遷。其中有壯麗奪目的珍藏國寶級藏品:普賢菩薩像、松林圖屏風、藤原佛畫、雪舟潑墨山水圖、平治物語繪詞和白氏詩卷。
位于本館右側的是坐東朝西的東洋館。1968年開放的東洋館,共設10個陳列室,陳列品主要是埃及藝術、西亞、東南亞藝術、中國藝術、朝鮮藝術和西域藝術等部門,展出日本以外的東方各國各地區的藝術品和考古遺物。其中中國的藝術品占據了10個陳列室,主要有史前的石器和彩陶,商周的青銅器,漢代的陶器和畫像石,魏晉南北朝的佛像,唐代的金銀器和三彩,宋、 元、 明、清的瓷器和書畫等,有些文物已被列為“國寶”、“重要文化財產”級文物。
走進展示中國、印度、朝鮮、埃及等古老國度璀璨文化的表慶館,你還能不時聽到絡繹不絕的日本和歐美游客發出的贊嘆聲。在這里,每個展廳都設有一名免費解說員,向不甚了解異域文化的參觀者介紹展品及其文化內涵。
位于大門旁的法隆寺寶物館好似一個立方體寶盒,沉靜地守在綠樹環繞的角落,通過踏著水池上窄小的石板橋,走進這座十分寬敞且明亮的空間。這座秘密寶物館收藏有7至8世紀奈良法隆寺中的寶物約300件。館內時常舉辦以某一專題為中心的“專題展覽”以及跨學科的展覽。
不得不提的是,東洋館和法隆寺寶物館的建筑師分別為谷口吉郎和谷口吉生,他們兩是日本建筑學界的一對傳奇父子檔,于1968年與1999年分別完成了這兩棟獨具風
格的建筑。在參觀完這些展品之后,游客也不必急于散去,在這里,你還可以徑直走向日本傳統庭院轉合庵,在茶香中尋匿一天的心靈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