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春云++王玉玲+++張雪英
數學小課題研究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來解決與生活具有密切聯系的、具有一定挑戰性和綜合性問題的學習活動。開展數學小課題研究的關鍵是選擇和確定研究課題。那么,如何選擇合適的研究課題呢?
1.開發教材資源,延伸教材中的知識
現有的每冊教材中都有“實踐與綜合應用”的內容,這些內容是開展小課題研究很好的素材。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具有一定綜合性和挑戰性的問題,形成研究的小課題。例如,四年級上冊的綜合實踐內容“一億張紙摞起來有多高”,其實是對“一億”這個概念的再認識。為了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一億”的概念,教師就以探索“一億有多大”為研究切入點,提出了“一億張紙摞起來超過高山”“一億滴水匯成大海”“不用一億秒你就小學畢業了”“一億粒米夠全班吃1年的,這是真的嗎”四個課題,分別讓學生進行研究。這些具有可操作性和趣味性的數學小課題,不僅有利于課題研究的開展,而且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結合基礎知識,篩選數學趣題
在開展了一段時間的數學小課題研究后,學生們對于課題研究的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學習數學的興趣被進一步激發。教師可以從數學趣題入手,結合實際,進一步篩選,將數學趣題開發為研究課題。例如,學生通過閱讀了解到“把一張紙對折100次,厚度超過了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結合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師將該問題變形,確立了“把一張足夠大的紙對折25次,厚度超過了高山,這是真的嗎”研究課題;又如,結合著名的“抽屜原理”問題,教師開發了“全班至少有多于兩個人出生在同一個月是真的嗎”研究課題。這些趣題有較高的認知度,便于學生理解;同時,數學趣題的研究也讓學生獲得了數學學習的成就感。
3.立足生活實踐,提煉生活問題
教學中,教師應緊緊抓住小學生好奇好問的心理,針對發現的問題,提煉出適合學生研究的問題并形成研究課題。例如,學了“圓的認識”后,讓學生去尋找生活中的圓,很多學生提出:“生活中為什么這么多地方都用到了圓形呢?”通過與學生的交流,確立了“窖井蓋為什么是圓形的”這一研究課題。又如,一名學生在和姐姐自行車比賽輸了之后,提出了“是不是車小車速就慢”的問題,結合這個問題,我們形成了“自行車的速度和車輪的大小有關嗎”這一研究課題,培養學生從數學問題看生活、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思維習慣。
小課題研究的選題要注意考慮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知識基礎,要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研究價值;研究內容應盡量新穎、生動,富有趣味性,才能夠真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研究活動中來。
編輯 _ 汪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