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藝人原提明月餅模具搭上電商班車

中秋佳節,吃月餅賞月亮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又圓又甜的月餅寓意著團圓吉祥,不僅承載了一代又一代人甜蜜美好的記憶,而且寄托著家人的思念與祝福。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節奏的加快,曾經小學課本中“八月十五月兒圓,爺爺給我打月餅”的故事也湮沒在了城市的月餅生產流水線上。然而,在山西省呂梁市孝義市西部山區,至今還保留著傳統的手工月餅作坊,用木質月餅模子做手工月餅的農戶。制作傳統手工月餅的模子是民間藝人精雕細琢的產品。一個純手工雕刻月餅模具要經過選料、分塊、畫模、鑿坑、雕刻、打磨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光刀具就要用到十幾種??扇缃襁@門傳統手工技藝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很少有人再思索制作這些精雕細琢用品背后的艱辛和意義。中秋佳節之際筆者帶大伙走近傳統技藝,了解一下孝義月餅模具制作人原提明。
孝義傳統手工制作月餅模具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目前,已被列入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傳承和保護。63歲的孝義市兌鎮鎮前嶺村民間藝人原提明,從十八九歲開始學習制作月餅模具,至今已有40多個年頭。他從集體化時代偷偷摸摸干,到改革開放土地下戶時正大光明干,老原憑借著刻苦精神,在木板上雕刻出惟妙惟肖的月牙、猴子、玉兔、團圓、葫蘆、獅子、老虎、八遁仙人、壽、喜、吉祥等一大批形狀各異、大小不一的月餅模具精品,使老祖宗留下來的這一純手工雕刻,不僅在他手中得到傳承,而且因其雕工精細和具有濃郁的民俗風情,不僅贏得當地人的口碑,還使他成為遠近聞名的月餅模具雕刻大師。
他為傳承這一上千年的中秋文化,近幾年來,他也和其他商人一樣坐上了電商這趟班車,而且生意越做越紅火,產品賣到了美國、新加坡、澳洲,國內更是不少,它不僅玩上了智能手機,還玩上了淘寶,微信,60多歲的他當初怎么也沒想到自己還能這么的“潮”。這一切都得益于電商老板賀正輝。
2013年,原提明制作的精致月餅模具通過與大學生村官山貨店的網店老板賀正輝合作,月餅模具不僅走出孝義,而且打到國外。人氣最旺的一天,曾賣出過上百個,現在他根據網上的訂單,還制作老人過壽和年輕人結婚時用的月餅模具,訂單有來自全國各地甚至是全世界的,去年他創作的月餅模具藝術品,參加了山西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不但吸引了不少人好奇的目光,更讓專家拍案叫絕,也使他名聲遠揚。
2016年,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我們的節日·中秋月話》節目組專程到老原家,采訪拍攝了他的傳統手工月餅模具制作全過程,并在中秋節晚上黃金時間隆重推出。央視專程來孝義拍攝制作他的傳統手工月餅模具技藝全過程,與孝義人制作月餅的故事,這不僅通過央視的大舞臺發揚光大了孝義月餅模具傳統技藝,更多的是通過這個特別節目,再現了中國傳統文化,詮釋了一種傳統手藝的傳承及民間藝人的民俗文化夢。
(李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