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懷玉


摘 要:將大十、臺灣長果桑、臺灣四季果桑、桂花蜜、紅果2號引種到安徽省太湖縣進行栽培,通過對其生物學特性、桑果產量和質量情況調查,大十、臺灣長果桑、桂花蜜適合鮮食采摘,紅果2號、臺灣四季果桑適合于桑果加工。
關鍵詞:優質果桑;品種引進;栽培
中圖分類號 S6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22-0063-02
果桑(桑果、桑椹、桑葚)是我國第三代新穎果品之一,它含有豐富的果糖和人體所必需的16種氨基酸、維生素以及果酸、果膠、天然色素、花青素、褪黑素等多種營養成分。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桑果增強免疫功能,促進造血細胞生長,防止人體動脈硬化,促進新陳代謝作用,長期使用桑果可以延年益壽,對身體大有裨益。果桑不僅可以鮮食,亦可加工成桑果飲料、桑果干、桑果酒、桑果酵素、桑果果醬等具有營養保健價值的、高品位的大宗系列新穎健康產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桑果的開發利用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地處皖西南的太湖縣利用自身的區位優勢,引進大十、臺灣長果桑、臺灣四季果桑、桂花蜜、紅果2號等果桑品種資源,開展果桑品種生物學性狀調查和豐產栽培技術研究。
1 引種條件與方法
1.1 引種條件 引種安排在安徽省太湖縣晉熙鎮安徽桑野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桑果采摘園。太湖縣晉熙鎮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季受西北內陸氣流控制,氣溫較低;夏季受東南海洋氣流影響,炎熱潮濕。年平均氣溫16.4℃。1月份平均氣溫3.7℃,7月份平均氣溫28.4℃。極端最高氣溫40℃(1967年8月28日),極端最低氣溫-12.7℃(1969年2月6日)。年平均日照1937.7h,無霜期249d,年平均降雨量1368.4mm。果桑栽植基地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肥力中等。
1.2 引種方法 2015年1月從浙江海寧市周王廟鎮果桑基地引進大十、臺灣長果桑、臺灣四季果桑、桂花蜜、紅果2號5個品種1年生嫁接苗各400株,按株行距2m×3m露天栽植。
1.3 調查內容 調查記錄5個果桑品種植物學特性、果實形態特征及果實產量質量等內容,2017年春季果桑成熟階段調查果形、果味及產果情況。
2 調查結果
2.1 5個果桑品種植物學特性 由表1可見,5個果桑品種葉形主要表現為心臟形(大十、臺灣四季果桑、紅果2號),卵圓形(臺灣長果桑、桂花蜜)。葉緣主要表現為銳齒(大十),乳頭齒(臺灣四季果桑、紅果2號),細密乳齒(臺灣長果桑),鈍鋸齒(桂花蜜)。葉尖表現為長尾狀(大十),尾狀(臺灣長果桑、臺灣四季果桑),短尾狀(桂花蜜、紅果2號)。葉片較大的品種有大十、臺灣長果桑,中等的有桂花蜜、紅果2號,小的有臺灣四季果桑。引種期間所有品種表現出較強的抗病性,出臺灣長果桑耐寒能力較差外,其他品種抗旱、耐寒、耐瘠薄能力均較強。
2.2 5個果桑品種果實形態特性 由表2可見,大十、桂花蜜、紅果2號的果形為長柱形,臺灣長果桑細長型,臺灣四季果桑卵圓形。桂花蜜的果色為乳白微紫,大十、臺灣長果桑、臺灣四季果桑、紅果2號為紫黑色。臺灣長果桑最長,平均10.5cm,桂花蜜最短3.1cm。大十、紅果2號果徑最大1.55cm,桂花蜜果徑最小1.2cm。
2.3 5個果桑品種桑果的產量和質量 由表3可以看出,大十初熟期最早4月下旬,臺灣長果桑、紅果2號5月上旬,臺灣四季果桑、桂花蜜5月中旬。大十、桂花蜜、紅果2號采果期30d左右,臺灣長果桑、臺灣四季果桑1a可多次結果,春季果量占全年80%~85%。單果重臺灣產果桑最重9.1g,大十5.8g,臺灣四季果桑3.57g,紅果2號3.5g,桂花蜜3.2g。每芽果數大十6顆,桂花蜜、紅果2號5顆,臺灣四季果桑5~6顆,臺灣長果桑2~5顆。單株產量臺灣四季果桑最大13.51kg,依次是紅果2號、大十、臺灣長果桑、桂花蜜,分別為12.1kg、11.54kg、8.65kg、7.6kg。果味桂花蜜最甜,臺灣長果桑、大十次之,紅果2號、臺灣四季果桑較酸。
3 果桑栽培技術
3.1 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根據果桑品種、果桑園類型和土壤條件等方面情況而定,生產型果桑園一般hm2栽3330株/hm2,采摘觀光型果桑園一般栽1665株/hm2,臺灣系列果桑宜稀植。
3.2 肥培管理 果桑要重施基肥,注意氮磷鉀比例,多施有機肥和鉀肥。根據土壤肥力和果桑生長情況一般施催芽肥、發枝肥、花芽分化肥、冬肥。加強桑園耕耘除草,有條件可采用人工覆蓋法(地布、禾草、秸稈等)控制雜草生長。
3.3 果桑病蟲害防治 除防治桑樹常見的病蟲害外,主要防治桑葚菌核病,熟稱“白果病”。防治方法:一是冬季加強清園,深翻桑園,用石硫合劑封園;二是在果桑早春開花初蕾期,用70%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噴花,每隔5~7d噴1次,連噴3次;三是在桑果成長期間經常巡果,發現病果及時摘除,并帶離桑園深埋或燒毀。
4 小結
本研究對引進的5個果桑品種在太湖縣栽植,經過對其植物學特性、果實形態特性、桑果產量和質量的比較分析,5個品種綜合表現較好,在安徽太湖地區表現了較強的適應性,生長良好,性狀穩定,抗性較強,具有較大的發展前景。
大十產量質量好,臺灣長果桑果形細長獨特、味甜,桂花蜜果色乳白微紫、特甜,這3個品種比較適合鮮果采摘,是觀光旅游,休閑農業開發的好品種;臺灣四季果桑、紅果2號產量高,但果味偏酸,適合于桑果加工。因此,果桑引種栽培要根據產業發展要求,選擇適當的果桑品種。
參考文獻
[1]張明海,鄭章云,楊義,等.臺灣果桑在三峽庫區的引種實驗[J].蠶學通訊,2013,33(4):18-20.
[2]朱明貞、果桑兼用品種引進和栽培[J].蠶桑茶葉通訊,2004,115(1):18-19.
[3]趙學武,劉金柱,王麗紅,等.前景廣闊的果桑品種——桂花蜜[J].北方蠶業,2002,04.
(責編:徐煥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