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凱+徐艷
【摘 要】淮河干流浮山~龜山段位于淮河中游末端,該段河型復雜,河道比降平緩,局部河段呈現倒比降。該河段河道行洪不暢,未達到設計泄洪能力,兩岸行洪區啟用難度大、代價高,分洪效果差。鑒于此,本文通過分析該河段存在的問題和河道特性,提出本河段擬通過河道疏浚、開辟新河并建閘控制、堤防加固及修建防浪墻等工程措施,打通淮河中游末端泄洪尾閭,使淮河中游達到設計行洪能力。
【關鍵詞】淮河;河道治理;河道疏浚
中圖分類號: TV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7)23-0103-002
【Abstract】The Fushan~Guishan section of the mainstream of the Huaihe River is located at the end of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uaihe River. The section of this section is complicated with a gradual slowdown of the river course and a fall of the local river section. The river channel poor flood, did not meet the design capacity of flood discharge, Hong Kong floodplains enabled the opening of a large, high cost, poor flood diversion effect.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iver sec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ver, puts forward engineering measures such as river dredging, opening up a new river and gate control, dike reinforcement and anti-wave wall construction in the reach of the river, Lu, so that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uaihe reach flood capacity design.
【Key words】Huaihe River; River control; River dredging
1 河道基本特性
淮河干流浮山~龜山段(HD685~A300,190+863~265+067)地處淮河中游末端,河段全長74.20km。河道左岸為淮北大堤和鮑集圩行洪區,沿程無支流匯入;河道右岸為潘村洼行洪區,在洪山頭附近有池河匯入。
其中浮山~胡家洼段(HD685~A016,190+863~207+717)全長16.85km,兩岸堤距455~960m,平均堤距680m,主槽寬度252~606m,河底高程變化較大,局部深泓點高程-10.04m,灘地高程約16.35m。從河道平面形態看,本段河道屬彎曲型河道。
胡家洼~洪山頭段(A016~A136,207+717~232+267)全長24.55km,兩岸堤距661~1989m,平均堤距1131m,主槽寬度386~965m,局部深泓點高程3.40m,灘地高程約14.20m。從河道平面形態看,本段河道屬順直微彎型河道。
洪山頭~龜山段(A136~A300,232+267~265+067)全長32.8km,為淮河匯入洪澤湖的入湖段河道,兩岸堤距2843~5399m,平均堤距3924m,主槽寬度412~1226m,河底高程變化較大,局部深泓點高程0.17m,灘地高程約13.12m。從河道平面形態看,本段河型復雜,洪山頭至團南下屬分汊(江心洲)河型,團南下至龜山屬順直微彎型河道。
浮山~龜山段河道河底高程、堤距、河口寬度統計見表1。
2 河段現狀洪水安排
按照淮河干流渦河口以下河段過流能力13000m3/s的規劃目標,本河段現狀洪水安排情況為浮山~潘村洼進口段和團南下~龜山段13000m3/s流量全部由河道下泄;潘村洼進口~胡家洼段河道過流7700m3/s,潘村洼行洪區行洪5300m3/s;胡家洼~團南上段河道過流6400m3/s,潘村洼行洪區行洪5300m3/s,鮑集圩行洪區行洪1300m3/s;團南上~團南下段河道過流11800m3/s,鮑集圩行洪區行洪1200m3/s。淮干浮山~龜山段河道現狀洪水安排見表2。
3 河段存在問題
3.1 河道泄洪能力不足
淮河干流浮山~龜山段主河槽彎曲、窄小,洪山頭以下段河道呈倒比降,泄洪能力小。在1991、2003、2007年3場大水中,淮干浮山站最高水位分別達到17.99m、18.17m、17.76m,已接近浮山站18.35m的設計水位,而2003年、2007年河道實際流量相應僅為8540、7740m3/s(1991年缺測),與淮干灘槽泄量(行洪區啟用前)10500m3/s的目標相差達2000m3/s,表明本段河道阻水嚴重,急需進行治理。
3.2 行洪區啟用難度大、代價高,分洪效果差
本河段河道左岸為淮北大堤和鮑集圩行洪區,右岸為潘村洼行洪區。鮑集圩行洪區內有寧宿徐高速公路穿越其間,還架設有兩條500kV超高壓線路,區內還有鮑集、鐵佛鎮政府;潘村洼行洪區是柳巷、太平鄉政府所在地。目前,潘村洼、鮑集圩2處行洪區啟用標準約18年一遇。在2003年大水期間,蚌埠以下段的行洪區全部作了啟用準備,共被迫轉移群眾21.4萬人;2007年大水也造成11.5萬群眾被迫轉移。endprint
潘村洼、鮑集圩2處行洪區自1954年后一直沒有啟用,在1991、2003及2007年大水中,浮山水位超過或接近啟用水位而未行洪。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曾多次達到了分洪啟用條件,但由于行洪區內人口較多,啟用較為困難而未啟用,給該河段防汛調度帶來不利影響,目前仍采取扒口分洪方式進行分洪。
淮干浮山~龜山段現狀部分堤距較窄,局部束窄段僅500m左右,河道行洪不暢,在充分運用河道兩岸潘村洼、鮑集圩行洪區的條件下,理論上可以達到河道的設計行洪能力13000m3/s的目標,然而,由于近50余年來,行洪區一直未曾行洪,已經達不到行洪區當初的設計行洪要求。另一方面,行洪區防洪標準低,啟用難度大,難以保障行洪安全。
綜上,為從根本上解決淮河干流行洪不暢,行洪區啟用難度大、行洪方式落后和行洪效果差等問題,保障淮河干流防洪安全及行洪區內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對淮河干流浮山~龜山段河道進行治理是十分必要和緊迫的。
4 淮河干流浮山~龜山段治理方案
潘村洼行洪區是淮河干流安徽段最末端的一個行洪區,原規劃行洪流量4600m3/s;鮑集圩行洪區是淮干中游最末端的一個行洪區,原規劃行洪流量2450m3/s。根據淮河流域行蓄洪區調整的總體要求[1],潘村洼行洪區將調整為防洪保護區,鮑集圩行洪區作為洪澤湖周邊滯洪區的一部分。原通過行洪區分泄的洪水需通過擴大淮干過流能力或開挖新河等方式實現下泄。
淮干浮山~龜山段(HD685~A300,190+863~265+067)河道全長74.20km,其中:浮山~馮鐵營引河進口段(HD685~A001,190+863~205+351)河道長14.50km,左岸為淮北大堤,右岸為潘村洼行洪區,本段主槽寬度一般為350~400m左右,主槽較窄,束水明顯;馮鐵營引河進口~洪山頭段(A001~A136,205+351~232+267)河道長26.92km,兩岸分別為潘村洼和鮑集圩行洪區堤防,灘地寬度一般為100~150m;洪山頭~龜山段(A136~A300,232+267~265+067)河道長32.80km,本段河道為淮河中游入洪澤湖段,河底已呈倒比降,且為分汊河道,河型較復雜但總體河勢穩定。鑒于本段河道的總體特性,對于河底已呈倒比降、且為分汊河道的洪山頭~龜山段以及灘地較窄的馮鐵營引河進口~洪山頭段河道不宜進行疏浚處理;擬對束水河段浮山~馮鐵營引河進口段進行河道疏浚。
在疏浚淮干浮山~馮鐵營引河進口段河道的基礎上,按照設計水位復核淮干馮鐵營引河進口~龜山段河道泄流能力為7550m3/s,仍達不到河段設計行洪目標。為此,擬在盱眙縣新遷村開辟馮鐵營引河并在引河進口建閘控制,引河規模為5450m3/s。馮鐵營引河開辟后,將把干流河道無法宣泄的洪水得以盡快順暢送入洪澤湖,確保淮北大堤保護區及防洪保護區內部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根據實測堤防縱、橫斷面資料,結合水力計算成果,本河段內沿岸堤防堤頂高程、頂寬及內外邊坡尚有部分堤段未達到設計斷面的要求。對于尚未達到設計頂高程要求的堤段,擬采用修筑防浪墻的方式予以攔擋洪水;對于頂高、頂寬及邊坡均達不到設計要求的堤段,擬通過堤防加固措施使其達到設計要求。
因此,淮河干流浮山~龜山段河道治理的主要內容為河道疏浚、開辟新河并建閘控制、堤防加固及修建防浪墻。
4.1 疏浚淮河干流浮山~馮鐵營引河進口段河道
浮山~馮鐵營引河進口段河道長度14.50km,現狀河口寬度較窄,約300~500m,最窄處為HD686(樁號191+100)處,河口寬240m;河底高程6.5m處的平均河底寬度不足250m,局部河段平均河底寬度小于200m,嚴重制約河道灘槽過流能力。
統籌考慮河道上下游河勢控制及順暢連接,并在分析浮山以上段河道開挖規模及結構型式的基礎上,本次擬定的河道疏浚規模及型式為:采用單式梯形斷面,底高程5.0m,底寬300m,邊坡1:4,疏浚工程量1263萬m3。
4.2 開辟馮鐵營引河
新開辟的馮鐵營引河線路為從淮河拐彎處向東方向,經新遷村和鐵營村交界處,穿越徐家崗村北端,經距鐵營小學東端水平距離80m處,出口為距下草灣引河出口875m處,總長6.0km,河道開挖底寬288m,底高程10m,邊坡1:4,開挖工程量1571萬m3;馮鐵營引河兩岸新建堤防,長10.5km,頂寬6m,邊坡1:3,筑堤工程量112萬m3;為有效控制馮鐵營引河分洪,馮鐵營引河進口建閘控制,設計流量5450m3/s。
4.3 堤防加固及防浪墻工程
潘村洼馬崗咀~蘇拐站段(PJ173~PJ279,34+508~55+700)堤防,長度21.21km,現狀堤身單薄、矮小,頂寬、頂高程及邊坡均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本次擬對該段堤防在背水側進行加高加固,堤頂高程按河道設計水位加超高1.5m,堤頂寬度6m,邊坡1:3,筑堤工程量125萬m3。
此外,對部分堤頂高程達不到設計要求的堤段擬修建防浪墻予以攔擋洪水,防浪墻總長17.89km。防浪墻墻頂高程與設計堤頂相同,防浪墻斷面為倒“T”型,墻身和基礎均為C20鋼筋混凝土,防浪墻墻高0.8m,土下埋深0.5m,墻厚0.3m,基礎底板寬1.0m,厚0.3m。防浪墻工程量為C20混凝土1.11萬m3,鋼筋用量386.96t。
5 結論
淮河干流浮山~龜山段河道整治,能打通淮河中游末端洪水下泄尾閭,使淮河中游達到設計行洪能力,有效保證了淮河干流防洪安全,為促進淮河沿岸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具有顯著的防洪、經濟、社會及環境效益,因此對該段河道進行整治是十分必要和緊迫的。
【參考文獻】
[1]淮河干流行蓄洪區調整規劃[R].中水淮河規劃設計研究有限公司,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