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華+任紹潔

摘 要:針對實驗課程的考核現狀進行了分析,對魚類學實驗課程考核評價方法進行了改革,設計了考核指標體系,突出了學生自評、組內自評和組間互評的過程性評價方式,提高了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主動性,發揮了學生的創造性。
關鍵詞:魚類學;實驗課程;考核評價;考核標準;自評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22-0129-02
Abstract: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xamination evaluation in experiment courses were analyzed in this article and the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methods were reformed in ichthyology experiment. It designe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hich highlighted the student self-evaluation,the evaluation within the group and among groups. It was a good method for students to improve the creativity and the learning enthusiasm.
Key words:Ichthyology;Experimental course;Evaluation;Assessment criteria;Self-assessment
實驗教學是理論教學的重要補充,實驗課程考核評價是檢驗學生專業實踐能力,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具有創新、合作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1-2]。
隨著我校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加大了實踐教學的改革力度,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思想。在2015版教學計劃中,將大于等于16學時的實驗課單獨設置為一門獨立的課程,單獨進行考核評價,并記錄成績和學分績點。實驗課程如何進行考核?如何通過實驗課的考核培養學生熟練的動手能力、嚴謹的實驗態度、實驗方案的設計和團隊協作能力是實驗課程改革的主要目標。魚類學實驗是檢驗魚類學理論教學的基礎課程,為了發揮考核評價的指揮棒作用,對實驗課程考核評價體系中考核主體、考核內容、考核標準和考核方法等方面進行研究,設計了考核指標,以期為相關專業實驗課程的考核提供一個參考。
1 傳統實驗課程考核現狀及分析
1.1 考核方法單一,考核標準簡單 傳統考核主要根據實驗報告完成情況進行,直接按照實驗報告成績進行總成績評定。此種方法不能反映學生在實驗過程的真實表現,評定成績有一定的誤差[3]。有的實驗課程結束后通過實驗課考試進行成績評定,有筆試和實驗技能部分,但是由于考生比較多,考試時間有限等原因,考試的內容僅僅局限于1個或2個實驗,不能很好的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很難保證考核的準確性。
1.2 實驗成績考核比例低 有些實驗課程僅僅作為理論課的一部分,不能單獨考核,實驗課成績作為一部分成績記錄到一門課程中。一般理論課考試成績占70%~85%,其他成績占15%~30%[4],其他成績中實驗課所占比例更低,因此弱化了實驗課程的重要性,絕大多數學生不重視實驗課,上課懶散、遲到、實驗報告書寫不規范、在實驗過程中存在不認真、抄襲實驗報告、濫竽充數等現象。
1.3 考核主體單一 傳統的考核評價以教師為主體,終結性評價完全以實驗課考試成績作為對學生的最終評價,忽略了學生情感的發展和對學習態度的評價。隨著課程改革的進行,很多實驗課程注重了過程考核,加大了平時成績的考核力度[5]。有些課程采用了形成性評價[6-7],但是評價的主體仍然是教師本人,學生沒有參與評價,沒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實驗課一般以小組進行,在一個小組中,每個成員在一次實驗中表現不同,由于實驗人數眾多,教師不能完全了解每個學生的實驗狀態,在評價上會存在一定的偏差。
2 魚類學實驗課程考核評價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魚類學實驗為一門獨立課程,共16學時,7個實驗項目,其中4個形態學實驗項目,3個分類學實驗項目。以學生為中心,對魚類學實驗考核評價體系進行了探索。
2.1 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傳統的考核評價以教師為主,通常教師根據學生上課表現及實驗報告等進行評定。通過改革,考核中教師評價、學生自評、組內自評和組間互評4個方面分別占有一定比例。第一,教師評價。充分發揮教師的導向作用,在實驗過程中,教師通過觀察和提問等對小組及其成員進行考核,并按照考核標準進行合理評價;第二,學生自評。學生在每次實驗課中對自己的表現按照考核標準進行評價,給自己一個分數,以此進行實驗反思;第三,組內自評。在小組中,通過小組內成員之間互相評價,使每個學生能得到比較公正的評價,同時對散漫的學生有一定的督促作用;第四,組間互評。通過小組間進行互評,產生競爭意識,各組之間通過在時間上、實驗態度、實驗報告上進行比較,從而尋找差距,彌補不足,有利于實驗技能和團隊意識的培養。
2.2 根據實驗課程大綱設置考核內容 魚類學共有7個實驗,其中理論解剖實驗為4個,共10學時,分類實驗3個,共6學時。根據實驗項目選擇考核內容,理論部分實驗為驗證性實驗,考察學生對理論的掌握程度。每個具體實驗,首先要求學生做好預習,課前教師對具體的實驗內容進行講解,并對相關實驗內容進行示范。具體操作按照小組進行,由組長組織實施。解剖實驗中,有結構的比較部分,進行對比分析,結構的比較由小組組織,并將比較的差異點以實驗報告形式展示。
分類部分實驗,主要考察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傳統方式,教師準備幾種魚類,讓學生按照實驗教材的檢索表進行檢索,學生按部就班進行,沒有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學生完全是被動接受。通過改革,讓學生進行預習,實驗課程前每個小組通過查閱參考書和資料自行設計實驗方案,自己設計檢索表,實驗課上進行檢驗驗證。由于分類方法多樣,學生可以采用多種方法進行檢索,擴展了知識面,通過在實驗課上對出現的檢索問題尋找解決方法,鍛煉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endprint
期末考試成績由實驗操作和小組匯報兩部分組成,實驗操作部分考查了學生的實驗技能掌握情況,小組匯報考查了學生對實驗的總結分析能力,通過對該門課程的反思,為其他實驗課程的開展奠定基礎。
2.3 合理制定考核標準 傳統考核平時成績所占比例較低,平時成績占30%,期末考試成績占70%。改革后平時成績占70%,考試成績占30%。具體實驗成績標準見表1。
2.4 考核方法多樣 在每次實驗課后及時按照考核標準進行平時成績考核,教師對每次的考核結果進行總結和反饋,有助于進行總結和反思,激勵學生更好的完成下一次實驗。實驗課程結束后,每個組對實驗課程進行總結,同時,教師通過微信或者問卷星等發布調查問卷,對實驗課程考核、實驗教學等進行調查,并及時進行反饋。課程結束后每個小組通過成幻燈片形式進行匯報,同時教師也做成幻燈片進行總結。
3 結語
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在實驗課程考核評價中的作用,在考核評價中,學生參與的考核評價為總體評價的45%,鍛煉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培養了嚴謹的實驗態度和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姚軍,李久明,許良,等.高師化工基礎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考[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2(2):180-182.
[2]王永明,史晉榮,李斌,等.基于WPBL的本科水產養殖專業魚類學實驗教學研究[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7(01下):216-217.
[3]謝偉,陳曉東,龐東衛,等.醫學院校生理學實驗教學中的問題及教學改革探索[J].繼續醫學教育,2017,21(2):18-19.
[4]敖紅,張秀麗,王榮,等.改革植物生理實驗教學,加強素質教育與創新能力培養[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5,34(11):166-169.
[5]周慶萍,熊榮川,李松,等.人體解剖生理學實驗教學改革探索[J].六盤水師范學院學報,2017,29(3):79-82.
[6]鄭凱迪,雷康福,毛孫忠.形成性評價在醫學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7,33(1):136-137.
[7]李婷,劉燕,高莉晶,等.形成性評價在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7(7):77-78.
(責編:徐煥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