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京懋 圖田海 劉一瑯
點亮科技之城 溫暖千家萬戶國網綿陽供電公司榮膺“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文余京懋 圖田海 劉一瑯

電力員工在保電現場精心操作。

技術比武練精兵。

高空作業展示“工匠”精神。
4月27日,2017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國網綿陽供電公司榮膺“全國五一勞動獎狀”,鮮艷的獎狀見證了近五千名員工日日夜夜辛苦耕耘的結果,代表著社會各界對綿陽公司踐行“四個服務”宗旨,為中國科技城建設貢獻國網力量的充分肯定,傳承和弘揚了“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國網精神。
近段時間,國網綿陽供電公司的“月度明星”“季度紅旗”評選活動正如火如荼進行,各部門、各單位積極參與,涌現出一大批優秀個人和先進黨支部,在全體干部員工中傳遞干事創業、奮勇爭先的正能量,進一步營造學先進、爭先進、當先進的濃厚氛圍。

“電力小綿羊”志愿者給留守兒童輔導功課。
2015年,國網綿陽供電公司新一屆領導班子提出了“兩個一流”“兩個百億”奮斗目標,并把建成“全國文明單位”、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作為該公司黨委“十三五”重要目標寫入黨代會報告,努力營造敢于唯旗是奪、自覺知行合一的良好氛圍,形成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的強大動力。
為實現這一奮斗目標,國網綿陽供電公司認真貫徹省公司和綿陽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深入推進公司和電網發展方式轉變,各項工作實現新突破,同業對標排名逐年提升。該公司以“管理提升年”活動為契機,不斷提質增效。在安全方面,推進“雙月亮劍”專項行動,實施十大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全面加強現場作業安全管控,持續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在建設方面,著力構建綿陽 “一張網”發展格局,促進全市供電服務均等化,有序推進500千伏江油、110千伏仙人橋變電站等重點工程;在管理方面,以“三大管理”、資產全壽命管理領先型體系、數據治理“雙百行動”、全能型供電所建設等措施為抓手,全面提升企業發展質效。
如今,“安全可靠,智慧高效”的綿陽電網正在逐步建成,現已累計投運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22座、變電容量868萬千伏安,輸電線路4042千米,各級電網安全、清潔、協調、智能發展,電亮著2.0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溫暖著548萬群眾的心。企業活力和競爭力顯著提升,2016年綿陽市用電量較“十一五”末增長27%,最高負荷增長52%。

供電公司員工在青林口古鎮進行日常檢修。
“嗡嗡嗡……”隨著一陣蜂鳴聲,無人機正在110千伏高福一、二線和110千伏勝金線進行線路精細化巡視。無人機在巡視工作中的運用,既可以保護工作者的安全,又能精準發現缺陷,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變電站巡視機器人‘電小羊’在對變電設備進行測溫檢查。”3月10日,騰訊新媒體直播生動形象地展示了電力“神器”作業,科技城“電力特種兵”再一次廣受贊譽。
這是國網綿陽供電公司科技創新的一個個縮影。近年來,該公司堅持以創新為引領,深度融合“大云物移”等技術,大幅提升無人機巡視、機器人巡檢等科學的電網運維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加強骨干電網與智慧配網協調建設,全面構建安全可靠、智慧高效的智慧電網。
以“移動互聯、智慧電力”平臺為載體,國網綿陽供電公司全面促進傳統的業務導向服務模式向智能化、互動化服務模式轉變,實現“強中心,強終端”的管理模式。通過內外網數據高安全的互聯共享,圍繞“現場作業、移動終端、安全通信、電力內網”四個環節,運用配網搶修指揮、電網綜合信息發布、變電智能巡檢、安全管控等移動終端APP,提升工作效率。
同時,國網綿陽供電公司還依托科技城資源稟賦,深化改革創新,促進管理、技術、服務、文化創新成果向企業生產力轉換,廣泛開展群眾性技術創新,獲市級及以上表彰10項,專利授權198項,職工技術創新成果66項。電網保障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鄉供電可靠率分別達99.97%、99.82%,成功應對震后重建、抗洪搶險等電網應急任務,圓滿完成科博會、央視秋晚等重大保電,為綿陽市經濟社會發展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4月24日晚,家住綿陽游仙觀太鎮的七旬孤寡老人黃婆婆,家里突然沒電,“電管家”接到求助后,很快為老人家中恢復供電,并幫老人買來新的插線板和節能燈泡換上,及時消除老人家中的安全隱患。“電管家”的貼心服務讓老婆婆感受到親情般的溫暖。
國網綿陽供電公司堅持從客戶角度出發,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全方位、全時空、全業務服務體系。創新實施“電管家”服務新模式,線上線下聯動互融,為客戶提供“定制式、管家式”服務。目前,該公司已配置“電管家”543名,提供上門服務1000余次,完成160余萬智能電表安裝,“三表合一”采集建設上萬戶。
同時,國網綿陽供電公司踐行央企社會責任,扮演好綿陽經濟發展“先行官”角色,積極為科技城建設保駕護航。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為重大項目、招商引資提供用電服務解決方案,40天完成綿陽建市以來最大招商項目——京東方項目臨時電源工程,為350個重要高危客戶及園區提供“一攬子”供電服務,并推行電價優惠政策,為企業降低用電成本;積極推廣電能替代,服務新能源產業,助推綠色低碳發展,讓青山綠水常留涪江之濱;深入開展“電力助推脫貧攻堅十大行動”,實施“產業、智力、愛心”三位一體“造血”扶貧,對供區內312個貧困村電網進行改造升級,點亮了廣袤農村萬家燈火;組織志愿服務逾8.33萬次,“電力小綿羊”成為廣大市民眼中一個響亮的志愿者服務品牌。
零距離的優質服務,為國網綿陽供電公司收獲了來自社會各界的“點贊”,客戶對“電管家”的滿意率達100%,公司行風滿意度大幅提升,獲綿陽市“文明行業”“工業保障先進集體”,公司志愿者服務隊被授予“綿陽市十佳志愿服務組織”稱號。
“班組‘四定’管理后,每一個員工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其中‘工分制’的推行也能夠體現公平性,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在2017年班組建設“四定”管理推進大會上,國網綿陽供電公司電費核算班班長王怡就班組“四定”管理暢談感想。
國網綿陽供電公司創新班組建設管理理念,在全川乃至全國首創提出并實施班組“四定”管理。從“定員、定責、定置、定額”四維度,進一步集合和優化班組基礎管理,釋放班組員工工作活力,提高班組的運行效率,實現班組自我管理,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和員工執行力,著力將班組打造成為員工成長成才的交流平臺和展示舞臺。

供電公司共產黨員服務隊羌歷新年上門修繕。
多年來,國網綿陽供電公司不斷強化“三個建設”,全面從嚴治黨,依法治企扎實有力,企業文化及精神文明成效顯著。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好企業,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培樹了汪志剛等全國勞模,創造了企業和諧發展的良好環境。379個單位(集體)、343名個人受到市級及以上表彰,其中獲全國、全省“五一勞動獎狀(章)”等榮譽4項,多項工作得到央視、《人民日報》等媒體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