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安 王霞 褚涌莉 段玉如
675000云南楚雄州疾控中心
某社區醫學檢驗室生物安全評估
李朝安 王霞 褚涌莉 段玉如
675000云南楚雄州疾控中心
目的:探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檢驗室生物安全風險。方法:對某檢驗室可能接觸的生物因子、生物安全設施設備、操作中的危險因素及操作人員進行生物安全風險評估。結果:生物安全風險在可控范圍。結論:檢驗室生物安全風險在可控范圍內。需要增加生物安全柜、感應式洗手池,對標本采集間清潔區和半污染區應進行分離、隔斷,生物安全風險控制及評估工作需要繼續加強。
檢驗室;生物安全;風險評估
2008年中大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立,檢驗室同時籌建使用。該檢驗室承擔社區門診檢驗工作和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的檢驗工作。檢驗室有初、中、高職檢驗人員共4人。檢驗設備有全自動生化儀、全自動血細胞儀、全自動電解質分析儀、半自動尿機、半自動酶標儀、暗視野顯微鏡等檢驗設備。檢驗室存在著各種病原標本,稍有不慎,有可能導致生物安全事故的發生。對檢驗室進行生物安全風險評估,找出所接觸的生物因子,認識其危害程度,就能夠在實際工作中對潛在的致病危險進行規避,將感染風險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具體評估如下。
參考資料:《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1]《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2]《WHO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第3版,2004)[3]《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4]。
方法:對現有的生物因子、生物安全相關設施設備、實驗室操作中的危險因素、程序文件和人員情況進行評估,綜合后形成評估結論。
檢驗室生物安全風險評估:檢驗室級別:根據檢驗室工作內容,對照《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標準,中大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檢驗室生物安全級別屬于BSL-2實驗室。
危害因子:根據《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和《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進行檢驗室生物因子按風險評估,總結檢驗人員可能接觸的生物因子。該實驗室可能接觸的生物因子有6類,共10種;病原標本有血液、尿、大便、分泌物、皮屑、空氣飛沫;危害種類有2類2種,3類7種,4類1種;操作因子主要是C級和D級。危害程度第1類最強,第4類最弱;操作種類C類為未經培養的生物材料,D類為生物標本圖片鏡檢。符合使用2級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標準。
生物安全相關設施設備風險評估:自2008年使用以來,逐年增加儀器設備,防護條件也逐步改善,根據國家標準就現有設備設施評估。設備設施共13項,有4項不符合要求,9項符合要求。
實驗室管理中的生物安全風險評估:根據《WHO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對實驗室管理進行生物安全風險評估,見表1。
從表1看出,實驗室相關程序文件齊全,實驗室安全有檢查制度、有監控、有程序文件執行監督人員。

表1 實驗室管理中的生物安全風險評估

表2 檢驗室操作中的生物安全措施
檢驗室活動及操作中的風險評估:檢驗人員在操作中可能發生標本溢灑、氣溶膠等致使空氣、臺面、地面、衣物污染。實驗操作中以及醫療垃圾處理過程中可能發生職業暴露危險。檢驗室人員采取的處理措施,見表2。
根據《WHO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進行生物安全風險評估,上述處理方法合理。性病相關檢驗應在生物安全柜內進行。
評估結果:生物安全風險在可控范圍。
檢驗室生物安全風險應對措施:該檢驗室為BSL-2實驗室,生物安全風險控制措施基本符合要求。需要增加生物安全柜、感應式洗手池,標本采集間清潔區和半污染區應進行隔斷分離。
自實驗室籌建使用以來,逐步完善了各項生物安全風險控制措施,并監督檢驗人員嚴格執行,未發生人員感染和生物安全事故,但也存在著潛在的風險。檢驗室相應程序文件需要進一步修改、完善,設施、設備需要增加,檢驗質量控制相關工作要繼續加強。要繼續組織檢驗人員學習病原感染相關知識,學習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和《WHO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增強風險意識,進一步做好檢驗室生物安全風險控制及評價工作。
[1]國務院令424號.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04年11月5日.
[2]科技部,認監委.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2003.
[3]WHO.WHO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4]衛生部.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2016.
Biosafety assessment of a medical laboratory in a community
Li Zhaoan,Wang Xia,Chu Yongli,Duan Yuru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of Chuxiong State,Yunnan 675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biological safety risk of laboratory 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Methods:We conducted biosafety risk assessments for potential biological factors,biological safety facilities,risk factors in operation and operators in the laboratory.Results:Biosafety risk was controllable.Conclusion:The biosafety risk of the laboratory was within the controllable range.Additional biosafety cabinets and induction type sink were required,clean and semi polluted areas should be separated in specimen collection room,biosafety risk control and assessment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Laboratory;Biosafety;Risk assessment
10.3969/j.issn.1007-614x.2017.3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