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香君
408000重慶市涪陵區婦幼保健院
急性白血病患者感染現狀分析及護理對策研究
冷香君
408000重慶市涪陵區婦幼保健院
目的:探討急性白血病患者感染現狀及護理對策。方法:收治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患者37例,總結臨床治療及護理預防措施。結果:感染好發部位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血液、呼吸道、胃腸道,感染病原菌排名前3位的依次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球菌以及鏈球菌。結論:急性白血病患者易發生血液系統感染,護理上應以預防為主,積極對癥護理,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急性白血病;感染;護理措施
白血病發病率不斷增加,在我國白血病發生率約2.76/10萬,在我國各種惡性疾病致死率中,急性白血病在<35歲的患者之中位居首位,其中在男性中排第6位,女性中排第8位。急性白血病是人體的骨髓中異常的原始細胞及幼稚細胞(白血病細胞)大量增加與繁殖并侵入各個器官、組織,使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發病的特點為起病快、發展迅猛、死亡率高、病情兇險。患者的感染的主要部位為血液、呼吸道、胃腸道、皮膚等,臨床以感染、出血、貧血、浸潤為四大主要特征。首選治療方法為化療,化療藥在殺傷異常粒細胞的同時,機體的正常免疫細胞也會被殺傷,往往會繼發其他嚴重的感染,或出血等并發癥,甚至使患者死亡[1]。在臨床中發現各種感染繼發成敗血癥的比例在逐年地增加,一旦發展成敗血癥,會使急性白血病治療更加困難,并且預后也不理想。這也是導致病死率較高的原因之一。2015年1-12月收治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患者37例,分析感染的發生情況,歸納、總結臨床治療、護理及預防措施,現報告如下。
2015年1-12月收治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患者37例,均通過臨床檢驗診斷并確定感染。其中男17例,女20例;年齡15~75歲,平均47歲;臨床化療20例,未化療17例。急性白血病的診斷是按照白血病的診斷標準,感染診斷符合醫療衛生部門規定的指標[2]。
方法:回顧性研究37例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患者的病例資料,通過查找相關檢驗結果,如血、痰、糞便及中段尿等標本的培養,對感染的病原體以及感染部位進行統計分析,并通過查找病程記錄和護理記錄,歸納、總結得出治療方法及護理預防措施。
不同感染部位統計結果,見表1。
不同病原體的構成比,見表2。
金色葡萄球菌和其他感染菌與血液及其他感染部位的交叉比較,見表3。
感染的主要部位有血液、呼吸道、肛周、胃腸道以及皮膚。感染情況分別為血液27例(70.3%)、呼吸道7例(18.9%)、胃腸道2例(5.4%)、肛周1例(2.7%)、皮膚軟組織1例(2.7%)。其中排在前3位的是血液、呼吸道以及胃腸道,以血液的感染最為突出。有文獻報道[3],在醫院治療>30 d是急性白血病的患者血液系統被感染的主要因素。在醫院看病的人多、流動性大、復雜,病房探視的人員或患者自身都有可能是病毒攜帶者,如果住院時間越長,患者被病原菌感染的概率就越高,易發生血液感染。輸血也是白血病患者發生血液感染的因素之一,這是輸血器具被污染或滅菌未達標而造成的,或者是操作過程中未嚴格按照無菌操作原則。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加之化療使正常細胞被破壞也易發生感染。有文獻報道[4],敗血癥的發病率很高與各種侵入性操作和采血的部位或者采血時間有關。呼吸道感染主要與患者的自身抵抗力低下、難以抵抗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細菌有關,且呼吸道與外面是相通的,就很容易發生感染;此外化療藥物的應用,也會使黏膜屏障通透性增加,影響呼吸道的清除細菌的能力,導致菌血癥的出現[5]。肛周感染是因在對患者進行侵入性操作時無菌意識不強而造成的。其他部位的感染原因是患者自身造血功能異常,白細胞大量增生,化療使骨髓被嚴重抑制,以及住院時間長,獲得性感染機會增加。
病原菌分布:革蘭陽性菌83.7%,革蘭陰性菌13.5%,真菌2.7%。其中在革蘭陽性菌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發生感染的百分比最大(27.0%),其次是腸球菌和鏈球菌,各18.92%。對于病原菌主要的治療方法是使用廣譜抗菌藥,特別是斯沃對革蘭陽性球菌,尤其是對MRSA細菌有著較強的抗菌活性,而且在臨床治療中與其他藥物交叉,耐藥性不顯著,體外感染的病菌耐藥性也不高。患者口服之后會快速地吸收藥物,能夠廣泛深入到患者組織內部,血漿峰濃度在用藥2 h后達到高峰值,其絕對生物利用度100%,治療效果明顯[6]。有文獻報道[7],金黃色葡萄球菌對萬古霉素耐藥性與其他廣譜抗菌藥物相比較低,所以是治療的首選抗菌藥物。急性白血病患者被病原菌感染主要是長時間、大劑量地運用抗生素,導致菌群失調,在致病菌的前提條件下,就易發生感染[8]。
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其他感染菌與血液及其他感染部位交叉的比較:從表3可以得出,兩組數據交叉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614,P=0.032且P<0.05)。從而可以得出急性白血病患者感染部位以血液感染多發,在其他感染細菌中血液與血液以外的其他部位比血液好發感染。
護理預防及治療策略:治療上除了選擇敏感抗生素外,還需要通過積極加強護理預防干預措施,并輔以心理治療。①降溫的護理措施: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每小時進行病房巡視,并詳細地做好記錄。每4 h測1次體溫,根據患者發熱程度隨時測量體溫并在護理體溫單中準確描繪出體溫曲線,注意觀察體溫有無規律及熱型的變化,是否有嘔吐、寒戰、頭痛等癥狀,是否有出血、皮疹、紫癜等情況[9]。若患者體溫<38℃,囑患者多飲溫水或用溫水反復擦浴腋下、頭部或腹股溝等大動脈以達到散熱的目的,在30 min后重復測1次體溫并做好相關的護理記錄。體溫在38~39℃時,除讓患者多飲溫水或溫水擦浴外,還需運用物理降溫的方法,如冰袋、冰帽、濕敷等,可將冰袋放置于患者頭部、腋窩及腹股溝部等部位,但不能置于心前區和腳底,冰袋要用干毛巾包裹后才可以使用,30 min后再測體溫并做好記錄。當體溫恢復到<38℃以時,停止使用。若體溫在物理降溫之后還未恢復到正常,應遵醫囑給予藥物降溫治療,藥物治療后,再重新復測體溫,并做好相關記錄。②保護環境:隔離并保持病室內相對穩定的溫度。室內溫度18~22℃,相對濕度50%~60%,每天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對病室進行定時消毒,以紫外線每日早晚2次進行空氣消毒[10]。發熱患者應入住層流床,每間病房安置1~3間層流床,每天對層流床進行通風、消毒。護士在做各種治療操作時應該嚴格按照無菌的原則并集中進行操作。向家屬及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并減少探視人員,以防止發生交叉感染。醫護和探視人員的手和鼻腔所攜帶的細菌都可造成感染,應指導患者正確的洗手方法。患者在與他人接觸時,也應該做好呼吸道防護,戴好口罩,預防交叉感染,并且一次性口罩每4 h更換1次。③皮膚的護理:皮膚應該保持清潔、干燥。為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告知病患應穿棉質衣服并勤更換,保持病床的整潔、干凈,避免潮濕;患者應注意手衛生,勤剪指甲。醫護人員在操作時應注意加強注射部位的護理,在進行靜脈輸液時用5%的碘伏局部消毒兩次,消毒范圍>5 cm。如有靜脈插管,對局部皮膚消毒,按時更換敷貼。若有出血、紅腫熱痛或炎性滲出等異常反應時及時做細菌培養,必要時進行拔管[11]。協助患者定時翻身,預防壓瘡的發生。④胃腸道護理:在護理胃腸道時,在觀察患者的胃腸病情的同時還需及時給患者止吐藥,如胃復安等。反應比較嚴重的患者可給以抗組胺藥物或吩噻嗪類等,同時還要鼓勵患者多進食高熱量、高蛋白質、維生素較多且易吸收的食物[12]。⑤肛周的護理:患者在大便后用溫開水清洗肛周,不能用硬的紙巾對肛周進行反復擦拭。多喝水,進食高纖維的蔬菜、水果來保持大便通暢,預防便秘、痔瘡等發生。在交接班時護士應仔細評估患者的肛周皮膚黏膜的情況并做好記錄,發現皮膚黏膜有紅腫、跳痛時,應積極進行處理,除用1:5 000高錳酸鉀溫水溶液進行坐浴以外,睡前及大便后還可以用潔爾陰清潔肛周,并用紅外線燈對其局部照射10~20 min,2次/d[13]。⑥心理護理:患者入院后由于急性白血病的病情較嚴重,發展速度快,且預后差,患者往往會因此產生害怕、憤怒、憂郁等不良情緒,治療上偶爾不合作,甚至拒絕治療。同時,化療引起的嚴重的不良反應也使患者有極大的心理壓力,加之

表1 感染部位構成比

表2 病原體構成比

表3 金色葡萄球菌和其他感染菌與血液及其他感染部位的交叉比較(n)
治療費用金額巨大所帶來的經濟壓力也會使患者產生不良情緒[14]。醫護人員首先緩解患者緊張情緒,做好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使患者充分感受到大家的關愛與支持,增加患者戰勝疾病的勇氣[15]。除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之外,還應對家屬介紹類似的、治療成功的病例,以樹立家屬對治療疾病的信心。
急性白血病患者因為白細胞異常的生長,使骨髓不能正常的進行造血,進而造成粒細胞減少,機體免疫能力下降。采用化學治療時,盡管能夠殺死病變細胞,但是也會殺死一些僅存的粒細胞,進一步破壞機體免疫功能[16],從而發生一系列感染,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總之,在對急性白血病患者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時對其進行心理疏導也可有效提高療效,降低感染率,改善患者心理壓力,延長患者的生命,提高其生存質量。
[1]張利.6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療期間的護理[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程,2013,11(153):107-108.
[2]陳興華,王長雙,郭樹霞.急性白血病誘導緩解期院內感染現狀及易感因素分析[J].中國臨床研究,2015,4(28):459-461.
[3]周文錦,俞康,鄭翠蘋,等.白血病患者血流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2(23):5421-5425.
[4]金廣霞,夏瑞祥,金鳳波,等.77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內感染的臨床分析[J].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12,47(2):213-216.
[5]梁利杰,梁華杰,孫慧.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療后感染的臨床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15(24):3744-3746.
[6]周章軍,王引舟,陳建才.利奈唑胺治療老年髓系白血病患者合并革蘭陽性球菌感染的療效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16(25):117-118.
[7]李靖.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療后口腔感染預防及護理進展[J].當代醫學,2010,21(16):42.
[8]倪靖,金廣霞,夏海龍,等.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安徽醫學,2013,12(32):1766-1768.
[9]楊秀玲,陳文箐,李潔美,等.急性白血病患者發熱原因分析及對策[J].齊魯護理,2014,20(3):82-84.
[10]程麗,徐瑞蓮,王雅靜,等.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療期預防感染的護理干預感染[J].蚌埠醫學院學報,2008,2(33):241-242.
[11]吳慧群.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療期間預防感染的護理指導與管理[J].上海護理,2011,3(11):69-71.
[12]李小紅.預防急性白血病感染的護理措施[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24(6):119-120.
[13]許炎娟.急性白血病化療患者的護理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11,11(11):2956-2957.
[14]譚秀光,劉靖.護理干預在急性白血病化療患者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0,7(9):1674-1675.
[15]邱亞男.個性化護理對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療依從性感染控制的臨床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15,19(27):107-109.
[16]程金敏,周娟,但德莉.家屬心理護理干預對白血病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4,12(12):1089-1090.
Infection status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of acute leukemia patients
Leng Xiangjun
Th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Fuling District,Chongqing City 408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fection status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of acute leukemia patients.Methods:37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 complicated with infection were selected.We summarized th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prevention measures.Results:The first three infection sites were blood,respiratory tract and gastrointestinal tract.The top three pathogens were staphylococcus aureus,enterococcus faecium and streptococcus.Conclusion: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 were prone to infection of the blood system.In nursing,we should give priority to prevention,take positive symptomatic care,and promote the patients to recover at an early date.
Acute leukemia;Infection;Nursing countermeasures
10.3969/j.issn.1007-614x.2017.3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