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敏
551700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二分院
探討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工作的風險因素及預防措施
邱敏
551700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二分院
目的:對心血管內科護理工作當中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并探討相應的防控措施。方法:收治患者136例,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探討存在的風險因素,并給出相應的預防措施。結果:在本次研究的全部患者當中,出現護理風險事件的18例(13.24%)。護理風險事件主要包含錯換液體、意外傷害、檢測錯誤等。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工作存在的風險因素包含患者本身、患者家屬、護理人員、設備和藥物等。結論:由于心血管內科接收患者的特殊性,使得護理工作風險較大,護理工作的風險因素包含患者本人、患者家屬、設備藥物等。應做好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過程中的風險控制工作。
心血管內科;風險因素;臨床護理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心血管內科的患者人數快速增加。心血管內科的治療和護理風險很高,因此對心血管內科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和總結,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可以提升心血管內科的臨床護理質量。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心血管內科患者136例,分析心血管內科護理時存在的風險因素,探討風險預防措施,具體內容如下。資料進行整理分析,發現所有患者當中出現了護理風險事件18例,風險事件的出現概率13.24%(18/136)。護理風險因素包含跌倒、墜床、錯換液體、標本檢查出錯、護患矛盾和其他因素,見表1。
護理風險因素: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患者136例當中出現護理風險事件的患者18例,對其資料進行整理分析,護理風險因素包括患者本身、患者家屬、護理人員、醫療設備和藥物、其他,見表2。
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心血管內科患者136例,對全部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整理和歸納。其中男80例,女56例;患者年齡33~76歲,平均(55.3±6.5)歲。136例患者經過臨床診斷,均被確診為心血管疾病。對136例患者進行分類,患原發性高血壓68例,患冠心病21例;患各種心臟病32例,患心律失常11例,其他4例。
方法:選擇回顧性分析的方法,對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患者136例的臨床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對護理風險事件進行統計,對風險事件進行詳細研討,找到心血管內科護理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并針對總結的風險給出相應的預防措施。
統計學方法:選擇SPSS 10.0軟件對本文研究過程中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風險事件分析:對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36例患者的臨床
患者及家屬因素: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復雜,存在很多的危險。此外心血管患者的年齡都偏大,因此患者的身體素質一般不佳,并且還會伴隨著糖尿病等疾病。上述因素的存在,加大了心血管病患者的臨床護理難度以及臨床護理風險。

表1 護理風險事件(n)

表2 護理風險因素(n)
護理人員因素:心血管內科對護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基本素養等要求很高,但是現在心血管內科的護理人員存在著護理經驗不足、工作熱情和責任感較差、護理防范意識不足等問題,嚴重地影響著心血管內科護理的整體質量。護理人員不但對患者病情的變化情況意識不足,缺乏病情轉變的預見性[1],還很難為患者提供相應的護理措施,進而引發一系列的護理風險。
藥物與設備因素: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藥物與醫療設備的要求不斷增加,同時也增加了心血管內科護理的風險。
其他因素:包括護理管理機制不合理、護理人員培訓不足等。我院心血管內科的臨床護理工作缺乏必要的管理風險機制,同時護理人員的相關培訓工作不到位,使得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存在問題。
強化對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患者進入醫院之后,需要利用講座、宣傳片、教育手冊等不同的宣傳方式對其宣傳健康知識等,這樣能夠讓患者全面了解疾病出現的原因、發病機理、注意事項和臨床表現等[2]。此外,護理人員需要積極向患者介紹周圍的環境、相關規定和注意事項,結合疾病的實際情況,叮囑患者按照醫囑接受治療,盡量不要到公共場所,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識。
提升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定期組織心血管內科護理人員參與和護理風險管理相關的培訓活動以及相關的講座,從而提升護理人員的能力,逐漸形成護理風險認知體系。科室管理人員需要鼓勵、督促科室內的護理人員學習,從而強化護理人員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3],避免護理差錯的出現,從而提升患者的滿意程度,提高整個科室的護理質量。
強化器械和藥物安全管理: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醫院機械化程度逐漸加深,同時機械設備的更新速度也在提高。護理人員需要積極學習、不斷鉆研,全面掌握機械設備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在使用新藥物時,首先需要詳細閱讀說明書,然后再針對患者情況合理用藥,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問題。
病區環境管理:針對患者的特點,對病區環境進行管理,特別是在患者常出現的區域內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避免患者意外損傷現象的出現。護理人員需要定期檢查患者病房內的各項設施完好性,盡量將常用物品放在患者能夠觸及的位置,細化各項風險控制工作,從而提升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工作質量。
心血管疾病一直以來都屬于高風險疾病,患者一旦出現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非常高,病情變化迅速,因此開展臨床護理工作有很大的風險和難度。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醫療設施不斷更新,同時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健康意識和維權意識不斷強化,因此對護理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4]。所以,提高心血管內科的護理質量,強化護理風險管理,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心血管內科患者136例,對其臨床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對護理風險的出現率進行統計,總結了存在的風險因素和相應的預防措施。研究結果表明,所有的患者當中,出現護理風險事件18例。總結全部的風險事件,最常見的有意外傷害、藥物使用錯誤、檢驗失誤和護患問題等;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工作存在的風險因素較多,主要有患者本身、患者家屬、護理人員、使用藥物與設備等。針對上述的風險事件和風險因素,心血管內科需要制定相應的風險預防措施[5]:①強化健康宣傳教育工作,積極向患者宣傳相應的健康知識;②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能力和專業素養;③強化醫療設備和藥物的管理工作;④對病房環境進行嚴格管理。
總而言之,在對心血管內科的患者開展護理工作時,存在著很高的護理風險。護理人員需要對常見風險事件和風險因素進行必要的分析,及時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并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從而提升心血管內科的護理水平。
[1]馮翠連.護理風險管理在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應用[J].現代醫院,2012,12(12):77-79.
[2]張向陽.臨床護理路徑在心血管內科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臨床醫學工程,2012,19(6):996-997.
[3]楊玉香.提升臨床護理安全水平的策略[J].無線互聯科技,2013(2):143.
[4]張麗芳.心血管內科護理安全影響因素與對策[J].方藥學,2012,9(3):114.
[5]彭曉林.心血管內科住院壓瘡高危人群90例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74(1):77-78.
山西發展村衛生室日間照料
“在日間照料中心,我可以隨時做檢查,花不了幾個錢就能把病治好。日間照料中心還有食堂,有吃有喝有住真方便。”山西省晉中市75歲的村民王歪毛日前告訴記者。
山西省衛生計生委家庭發展處劉志峰介紹,該省農村老年人口有240多萬,醫療和養老服務任務非常繁重。山西省衛生計生委和民政廳聯合開展了村衛生室和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融合發展試點工作,是2017年山西省政府為民辦6件實事之一。截至目前,已建成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540個。村衛生室和日間照料中心融合發展后,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在為老人提供照料、就餐、精神慰藉、休閑娛樂等服務的同時,還能夠提供基礎醫療服務。
(據www.news.cn)
Exploration on the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in clinical nursing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Qiu Min
The Second Branch of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Bijie City 551700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in the nursing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and to discuss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Methods:136 patients were selected.The clinical data of the patients were analyzed,the risk factors were discussed,an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were given.Results:Among all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18 cases(13.24%)of the nursing risk events occurred.The nursing risk events mainly include wrong liquid change,accidental injury,detection error and so on.The risk factors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include the patients themselves,the patients,their families,nurses,equipment and drugs.Conclusion: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patients receiving cardiovascular medicine,the risk of nursing is great,the risk factors of nursing work include the patient himself,the patient's family,equipment,drugs and so on.The risk control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should be done well.
Cardiovascular medicine;Risk factors;Clinical nursing
10.3969/j.issn.1007-614x.2017.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