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六產”孕育新動能
——威海市農業新舊動能轉換趟出新路子
依托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威海市計劃利用三年左右時間,集中建設文登區、榮成市、乳山市、臨港區四個667公頃,環翠區、經區、高區三個333公頃的現代農業產業園。
隨著一批主體清晰、規模經營效益顯著、技術集成應用水平高的農業示范園區加快建設,全市現代農業實現了一二三產加速融合的新趨勢,農業“新六產”漸成規模,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了全新平臺。
高效特色農業示范園漸成規模
10月12日,文登區大水泊鎮金家莊村,參農在忙著收獲西洋參。金秋時節,文登區西洋參喜獲豐收,目前種植面積已達3333公頃,年產量達5500噸,占全國年總產量的70%以上。2015年中國品牌價值榜名單中,文登西洋參以40.64億元的區域品牌價值排在第三位。
以文登、榮成、乳山等優質農產品資源地為依托,威海市進一步樹立蘋果、茶葉、西洋參、大姜等品牌優勢,加快建設一批高效特色農業種養區。除了西洋參生產園區外,還有以榮成埠柳鎮、港西鎮,經區崮山鎮、泊于鎮,乳山南黃鎮等為中心的無花果生產園區,以文登宋村鎮和高村鎮等為中心的蔬菜生產園區,以乳山白沙灘鎮、大孤山鎮、海陽所鎮為中心的大姜生產園區,以乳山白沙灘鎮、乳山寨鎮,榮成崖西鎮、夏莊鎮等為中心的茶葉生產園區。
10月5日,十一黃金周游客高峰期,里口山萌寶親子動物園內成熟的火龍果一天內全部采摘完畢,供不應求。“預想到節假日來休閑旅游的游客會很多,但沒想到會這么火爆。”萌寶親子動物園負責人說。
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和精準扶貧,威海市發揮農業連點成線的支撐作用,重點打造昆崳山美麗鄉村休閑觀光農業區、里口山休閑觀光農業區、文登城郊農業休閑體驗區、文登山泰農業休閑康養區、榮成好運山莊休閑農業區、榮成龍山湖休閑農業區、乳山西部紅色旅游休閑農業區、乳山臺依湖葡萄體驗園等8個片區。
10處糧油高產高效生產示范區加快建設
9月27~28日,山東省農業廳督導組對乳山市2016年度糧食高產創建平臺項目進行了督導檢查,并進行高產創建示范方玉米產量審查復核。通過實地理論測產,乳山市核心示范區平均667平方米產量為671千克,文登區示范方平均667平方米產量為660.4千克,得到專家的一致肯定。

調好調順調優農業結構,絕不意味著忽視糧食生產。威海市堅持科技強農,大力推廣良種良法、統防統治、綠色防控等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高產節本增效技術和適宜的水肥一體化技術模式和設施設備,將建設10處、2.5萬公頃糧油高產高效生產示范區。
依托農機購置補貼和農機報廢更新政策,威海市加快落后低效、高排放機械的淘汰報廢,鼓勵農民購買高效環保、先進適用的新機具,同時加快建立覆蓋全市、具有區域特色的節水灌溉工程體系,發展節水灌溉面積3167公頃,引導發展高效節能、綠色環保的現代化灌溉方式,為全市糧油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水資源保障。
農產品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近日,經過各區市推薦上報、市級專家評審,威海市確認威海蘋果、文登西洋參為2017年威海市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24家企業為威海市知名農產品企業產品品牌。
隨著農產品供給能力和人們消費水平不斷提升,品牌化、高端化、個性化的農產品將成為消費主流。通過市場引領,威海農產品企業實現了從依靠數量規模擴張向質量興農、品牌富農的動能轉換。
如今,威海華峰果品的翠虹牌蘋果等一批農產品品牌影響力在不斷擴大,產品遠銷國內外市場。“我們把2017年作為威海農產品品牌建設元年,用農業品牌引領農業發展,增強農業競爭力和吸引力。”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威海正研究制訂農產品公用品牌使用準入和監測退出制度,以優帶強,擦亮威海農產品金字招牌。
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興起
進入金秋十月,臨港區汪疃鎮大風車葡萄家庭農場的主人胡濤一家就忙得不亦樂乎。除了每天接待前來采摘的游客,還要忙著將葡萄裝箱快遞給各地消費者。胡濤說:“我們的葡萄品質好,吃著放心,預訂的客戶幾乎都是回頭客。”
曾經做圖書生意的胡濤五年前回家當起了農民。如今他經營著13.3公頃葡萄園,還開設了農家宴餐廳,節假日采摘葡萄、品農家宴的游客絡繹不絕。“農業只有與二三產融合發展,才能發揮最大經濟效益。”胡濤說。
和胡濤一樣的家庭農場,威海有260余家,主要經營采摘葡萄、藍莓、草莓、熱帶水果等各具特色的休閑體驗項目,一批像胡濤一樣的新型職業農民和新型經營主體正加速崛起。
“通過政策引導、項目扶持等措施,每年培育20家產業關聯度大、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引領作用強的農業龍頭企業,培育20家帶動能力強、示范效果好、運作規范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培育10家生產經營小型化、特色化、精致化的家庭農場示范場。”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說。
(劉元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