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文,吳光紅,盧元玲,于曉雨,邵俊杰,張美琴,*
(1.中國海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山東 青島 271000;2.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江蘇 南京 210017;3.江蘇省水產品深加工科技研究開發中心,江蘇 南京 210017;4.南京師范大學金陵女子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7)
江蘇地區克氏原螯蝦中鎘的膳食暴露及風險評估
張 文1,吳光紅2,3,盧元玲4,于曉雨1,邵俊杰2,3,張美琴2,3,*
(1.中國海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山東 青島 271000;2.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江蘇 南京 210017;3.江蘇省水產品深加工科技研究開發中心,江蘇 南京 210017;4.南京師范大學金陵女子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7)
為量化江蘇地區人群克氏原螯蝦鎘的膳食暴露量,以江蘇地區克氏原螯蝦為研究對象并運用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進行檢測,同時結合獲得鎘的檢測數據和江蘇地區人群的膳食消費量,運用點評估和概率評估兩種方法評價江蘇地區克氏原螯蝦中鎘的膳食暴露及風險。結果顯示:江蘇地區705 個克氏原螯蝦樣品中鎘含量的平均值為0.068 mg/kg,有2 個樣品的鎘含量超標,超標率為0.28%。點評估結果顯示,江蘇地區人群克氏原螯蝦鎘的暴露量的平均值、75分位數和90分位數分別占暫定每月耐受攝入量(provisional tolerable monthly intake,PTMI)的0.07%、0.05%和0.32%。概率評估結果顯示,江蘇地區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的鎘暴露量的平均值、75分位數和90分位數分別占PTMI的0.08%、0.10%和0.21%,江蘇地區91.6%人群鎘的暴露量處于安全水平。江蘇地區人群克氏原螯蝦鎘的膳食暴露量總體處于安全水平范圍內,長期食用克氏原螯蝦不會增加總膳食鎘的攝入量。
江蘇地區;克氏原螯蝦;鎘;風險;暴露
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 clarkia)俗稱小龍蝦、淡水小龍蝦,因其味道鮮美、肉質鮮嫩,廣受消費者青睞[1]。但是由于小龍蝦對生存環境具有極強適應力,對重金屬的富集能力和耐受性較強[2-4],也使媒體和消費者對小龍蝦食用安全性的質疑從未停止過,尤其是其重金屬含量超標的問題多次被媒體報道。鎘作為一種極易在人體內蓄積的有色重金屬,在人體內的半衰期長達16~30 年,對骨骼、腎臟、血液、生殖系統、呼吸系統以及神經系統都有一定的致毒效應[5-9]。江蘇作為我國最早食用克氏原螯蝦并進行產業化開發利用的省份,不僅是我國克氏原螯蝦消費的主要地區,也是克氏原螯蝦出口的主要基地[10],因此對該地區的克氏原螯蝦重金屬鎘的膳食暴露評估極為重要。
膳食暴露評估是利用食品的消費量與相關污染數據進行數學建模,對重金屬的攝入量進行定性或定量的評價,從而為風險評估提供可靠的暴露數據,是風險評估的核心步驟[11]。膳食暴露評估在國外一些發達國家開展較早,從1970年起,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設立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Joint FAO/ 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JECFA)就開始對重金屬進行風險評估,還為食品中化學物質的安全評估制定了若干原則[12]。歐盟成立了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機構——歐盟食品安全管理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EFSA),就風險性較高的重金屬進行了風險評估[13]。美國也成立了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美國環境保護署(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來開展人體健康暴露評估,很多進行概率評估的模型軟件都是由美國開發的[14],例如@RISK、Crystal ball、DEEM、LifelineTM、DEPM、CARESTM等[15-16],這些模型軟件的應用使膳食暴露評估的研究更具有科學性。目前我國主要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的先進膳食暴露模型和方法對食品的安全性進行評價。膳食暴露評估有點評估和概率評估兩種方法[17]。我國運用點評估來進行重金屬膳食評估的研究較多,例如王增煥等[18]采用點評估的方法對貝類產品中的鎘、銅、鋅、鉛進行了風險分析。吳春峰等[19]運用點評估的方法對上海市售克氏原螯蝦中的鉛鎘的膳食暴露量進行了研究。概率評估中大多采用蒙特卡洛模擬來實現不確定性分析[20]。我國運用該方法進行重金屬膳食暴露評估的研究相對較少,葉文慧等[21]運用蒙特卡洛模型對大米中的鎘的膳食暴露進行了初步研究,孫金芳等[22]采用非參數概率評估通過蒙特卡洛模型模擬獲得了江蘇居民膳食鉛暴露量。江蘇作為克氏原螯蝦的消費大省,鮮見關于該地區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膳食暴露狀況的研究調查,因此對江蘇地區克氏原螯蝦進行采樣調查,研究該地區的克氏原螯蝦體內重金屬的含量,采用點評估和概率評估兩種方法對人群的膳食鎘的暴露情況進行定量研究,以期為政府及管理部門進行決定決策提供建議。
1.1 材料與試劑
硝酸、磷酸二氫氨、過氧化氫(體積分數30%)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硝酸鎂 南京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1.2 儀器與設備
SOLAAR M6 AA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儀 美國熱電儀器公司;ETHOS1微波消解儀 意大利Milestone公司;Elix-5+Milli-Q超純水儀 美國Millipore公司;PL403電子天平 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
實驗中所有使用的玻璃儀器都要用硝酸浸泡過夜,確保無金屬離子干擾。
1.3 方法
1.3.1 樣品采集
按照GB/T 30891—2014《水產品抽樣規范》中規定的采樣方法進行采樣,江蘇地區劃分為蘇南、蘇中和蘇北3 大區域,共采集克氏原螯蝦重金屬鎘的污染數據705 個,其中蘇南地區鎘污染數據121 個,蘇中地區鎘污染數據133 個,蘇北地區鎘污染數據451 個。
采集領域包括養殖領域和流通領域,其中流通領域共采集鎘污染數據63 個,采樣地點為水產批發市場、農貿市場以及餐飲店等克氏原螯蝦主要的消費場所。養殖領域采集到的鎘污染數據共642 個。蘇南地區采集蘇州市的昆山市2 個,無錫市的江陰市、錫山區共6 個,常州市的武進區、溧陽市、新北區共12 個,鎮江市的鎮江新區、丹徒區、句容市、丹陽市共15 個,南京市的六合區、江寧區、浦口區、溧水區共61 個。蘇中地區采集連云港市的灌云縣、灌南縣共33 個,徐州市的新沂市、沛縣、睢寧縣共6 個,宿遷市的泗陽縣、宿豫區、沐陽縣、泗洪縣共114 個,淮安市的淮陰區、楚州區、清浦區、金湖縣、盱眙縣、洪澤縣共208 個,鹽城市的鹽都區、濱海縣、大豐區、建湖縣、響水縣共72 個。蘇北地區采集揚州市的儀征市、江都區、寶應縣共43 個,泰州的姜堰區、興化市共62 個,南通市的通州區共8 個。
1.3.2 樣品的前處理
采用微波消解法,首先稱克氏原螯蝦樣品0.50 g,放入聚四氟乙烯消解罐中,加入5 mL硝酸、2 mL超純水和1 mL過氧化氫,密封外罐于微波消解儀中進行消解,消解條件:5 min、1 000 W、140℃;10 min、1 000 W、200℃;10 min、1 000 W、200℃。消解結束后待消解罐冷卻之后,取出內罐,在預熱好的電熱板上趕酸至近干。最后用超純水進行稀釋,定容至25 mL,待測。
1.3.3 樣品中重金屬含量的測定
樣品中鎘含量的測定采用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方法按照GB 5009.15—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鎘的測定》中規定的操作進行。限量值參照GB 2762—201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規定(鎘的限量為0.5 mg/kg)。樣品測定中未檢出數據按照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方法[23],當食品污染物監測數據小于檢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的比例低于60%時,所有小于LOD的結果以1/2 LOD計,故本次研究中鎘的未檢出數據以0.5 μg/kg計。
1.3.4 暴露量模型的計算
在本次暴露評估中,評估模型參照EPA發布的化學污染物健康風險評估模型[24],采用月暴露量(chronic monthly intake,CMI)對克氏原螯蝦中的重金屬鎘對人群的健康風險進行評估。其中攝入量模型如下式所示。

式中:CMI為月暴露量/(mg/(kg·月))(以體質量計,下同);Cf為克氏原螯蝦樣品中鎘含量/(mg/kg);PIR為克氏原螯蝦樣品日均攝入量/(kg/d);ABS為腸胃吸收系數;EF為暴露頻率/(d/年);ED為暴露持續時間/年;D為每月天數/(d/月);mb為體質量/kg;AT為拉平時間/d。其中暴露持續時間和暴露頻率參照EPA發布的風險分析手冊中公布的數據,分別為70 年、350 d/年,腸胃吸收系數按照常數1來計算,AT=ED×365。
1.3.5 評估方法
膳食暴露評估有點評估和概率評估兩種方法,點評估方法操作簡單、便于理解推廣,但其往往忽略個體的差異性,是較為保守的膳食暴露評估。概率評估的方法可以對不確定性因素進行全面分析,是一種更精確的膳食暴露評估,暴露評價結果較真實且不確定性較小,但其需要的樣本量大、費用高,大范圍實施難度較大。
本研究同時運用這兩種方法,全面評估江蘇地區人群膳食中克氏原螯蝦鎘的CMI,通過CMI與鎘的暫定每月耐受攝入量(provisional tolerable monthly intake,PTMI)相比較,對人群的攝入風險做出評估。其中鎘的PTMI為每月0.025 mg/kg[25]。
點評估中取克氏原螯蝦樣品中鎘含量的平均值、中位數和高百分位數,對于克氏原螯蝦的消費數據取人群消費數據的平均值,運用攝入量模型來計算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鎘攝入量的平均值、中位數和高百分位數[26]。
概率評估中應用@RISK 5.5軟件[27]對克氏原螯蝦的鎘含量進行分布擬合,消費量數據取人群消費數據的平均值,通過蒙特卡洛模型模擬原理對克氏原螯蝦鎘的含量分布隨機抽樣來計算人群通過食用克氏原螯蝦導致鎘的攝入量的概率分布。
1.4 數據處理
數據由Excel軟件錄入,采用SAS 9.2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多組非正態均數的比較采用Kruskal-Wallis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江蘇不同地區克氏原螯蝦中鎘的污染狀況

表1 江蘇不同地區克氏原螯蝦樣品中鎘污染狀況Table 1 Cadmium pollution levels in crayf i sh samples from different areas of Jiangsu province
由表1可知,江蘇地區克氏原螯蝦樣品中鎘含量的平均值及90分位數分別為0.068 mg/kg和0.311 mg/kg, 705 個克氏原螯蝦樣品中只檢出2 個超標樣品,超標率為0.28%。蘇南、蘇中、蘇北地區克氏原螯蝦樣品中鎘含量的平均值分別為0.037、0.125、0.060 mg/kg。蘇南地區121 個克氏原螯蝦樣品中檢出1 個超標樣品,超標率為0.83%。蘇中地區133 個樣品檢出1 個超標,超標率為0.75%。蘇北地區451 個樣品全部合格,無超標現象。
由表1還可以看出,江蘇地區克氏原螯蝦樣品中鎘含量的平均值以及各個百分位數的結果排序為:蘇南地區<蘇北地區<蘇中地區。說明蘇中地區克氏原螯蝦樣品中鎘含量要高于蘇北和蘇南地區。
對蘇南、蘇北和蘇中地區克氏原螯蝦樣品中鎘污染狀況進行Kruskal-Wallis檢驗,得到χ2=12.34,p<0.05,因此說明蘇南、蘇中和蘇北地區克氏原螯蝦樣品中鎘污染狀況存在顯著性差異。
2.2 江蘇地區克氏原螯蝦的消費情況
根據江蘇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得知,江蘇地區平均每標準人對水產品的日消費量為31.9 g[28]。根據農業部漁政漁業管理局編制的《2015年中國漁業統計年鑒》資料顯示的產量統計,江蘇省水產品總產量為5 187 503 t,江蘇省克氏原螯蝦的產量為88 102 t[29],經計算,江蘇省克氏原螯蝦的產量占江蘇省水產品總產量的1.7%,因缺乏江蘇地區克氏原螯蝦的消費數據,因此假定江蘇省克氏原螯蝦的消費量占水產品的消費量的1.7%,得出江蘇地區平均每標準人對克氏原螯蝦的日消費量為31.9 g×1.7%=0.542 3 g。
2.3 江蘇不同地區克氏原螯蝦中鎘的膳食暴露評估
根據江蘇地區克氏原螯蝦鎘的污染量及消費情況,分別運用點評估和概率評估的方法對江蘇不同地區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中鎘的膳食暴露進行評估。
2.3.1 克氏原螯蝦中鎘的點評估
根據江蘇地區克氏原螯蝦鎘的污染量及克氏原螯蝦的消費情況,運用攝入量評估模型計算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的鎘的攝入量的平均值、75分位數和90分位數,其中體質量按照江蘇城鄉18 歲及以上人群的平均體質量61.5 kg計[19]。江蘇地區及其不同地區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CMI的點評估值見表2。

表2 江蘇不同地區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CMI的點評估值Table 2 Point evaluate values of dietary cadmium CMI from crayf i sh in different areas of Jiangsu province
由表2可知,江蘇地區居民食用克氏原螯蝦的鎘的CMI點評估值的平均值、75分位數、90分位數分別占PTMI的0.07%、0.05%、0.32%。3 個地區點評估值的平均值及各個百分位數都顯示,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CMI中蘇中地區>蘇北地區>蘇南地區。蘇南地區、蘇中地區、蘇北地區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CMI的平均值分別占PTMI的0.04%、0.13%、0.06%,蘇南地區、蘇中地區、蘇北地區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CMI的75分位數分別占PTMI的0.03%、0.22%、0.05%,蘇南地區、蘇中地區、蘇北地區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CMI的90分位數分別占PTMI的0.06%、0.40%、0.30%。
2.3.2 克氏原螯蝦中鎘的概率評估
運用@Risk5.5對克氏原螯蝦樣品中鎘的污染量進行分布函數的擬合,函數曲線的擬合優度運用Chi-Squared、Anderson-Darling和Kolmogorov-Smirnov 3 種檢驗方法進行檢驗,選擇最優的擬合分布。江蘇地區克氏原螯蝦樣品中鎘的含量的分布符合Gamma分布,記為Risk Gamma(0.451 58、0.168 1、RiskShift(0.000 5)),蘇南地區、蘇中地區、蘇北地區的克氏原螯蝦的鎘含量的分布都符合Gamma分布,分別記為Risk Gamma(0.555 56、0.082 623、Risk Shift(0.000 5)),Risk Gamma(0.401 64、0.330 55、Risk Shift(0.000 5)),Risk Gamma(0.476 25、0.137 8、RiskShift(0.000 5))。經過1 000 次迭代運算,10 000 次蒙特卡洛模型模擬,得到江蘇地區人群膳食中克氏原螯蝦中鎘的CMI的分布圖(圖1),江蘇地區及其不同地區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CMI的概率評估值見表3。

表3 江蘇不同地區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CMI的概率評估值Table 3 Probabilistic evaluation values of dietary cadmium CMI fromcrayf i sh in different areas of Jiangsu province
由表3可知,江蘇地區居民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CMI概率評估值的平均值、75分位數、90分位數分別占PTMI的0.08%、0.10%、0.21%。3 個地區概率評估值的平均值以及各個百分位數都顯示,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CMI的概率評估值蘇中地區>蘇北地區>蘇南地區。蘇南地區、蘇中地區、蘇北地區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CMI的平均值,分別占PTMI的0.05%、0.14%、0.07%,蘇南地區、蘇中地區、蘇北地區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CMI的75分位數分別占PTMI的0.06%、0.17%、0.09%,蘇南地區、蘇中地區、蘇北地區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CMI的90分位數分別占PTMI的0.12%、0.38%、0.18%。
2.4 江蘇不同地區克氏原螯蝦中鎘的風險描述
根據鎘的PTMI、膳食鎘的攝入量中水產類的貢獻率和克氏原螯蝦消費量占水產類消費量的百分數三者之積來計算江蘇地區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暴露量的安全限值。其中江蘇地區水產品鎘的貢獻率按照第4次中國總膳食研究中全國平均水產品中鎘的貢獻率13.93%[30]來進行計算。根據年鑒記載,江蘇地區克氏原螯蝦的產量占水產品總產量的1.7%,將此數據視為克氏原螯蝦的消費量占水產品消費量1.7%。因此得到江蘇地區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CMI的安全限值為5.92×10-5mg/(kg·月)。
2.4.1 點評估的風險大小
江蘇地區水產品鎘的攝入量的貢獻率按照第4次中國總膳食研究中水產品中鎘的平均貢獻率為13.93%以及江蘇省克氏原螯蝦的產量占其水產品總產量的1.7%來進行計算。當食用克氏原螯蝦導致的鎘暴露量超過PTMI的0.24%時,則總的膳食鎘的暴露量極有可能超出PTMI。由表2可知,江蘇地區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暴露量的平均值和75分位數均未超出PTMI的0.24%,90分位數超過了0.24%,說明只有少數人群暴露量較高,長期食用會增加膳食鎘的暴露風險。蘇南、蘇中、蘇北3 個區域的平均值和75分位數也未超出PTMI的0.24%,只有蘇中和蘇北地區的90及95分位數超出PTMI的0.24%。結果說明蘇南地區人群不會因為食用克氏原螯蝦而增加總膳食鎘的暴露量,蘇中和蘇北地區少數人群攝入量較高,長期食用會增加膳食鎘的暴露量。
江蘇地區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CMI的平均值和75分位數均低于安全限5.92×10-5mg/(kg·月),說明江蘇省居民只有大多數居民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CMI處于安全水平內。蘇南地區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CMI平均值、75、90分位數及95分位數均低于安全限值,說明蘇南地區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CMI總體處于安全水平。蘇中地區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CMI的75分位數已經接近于安全限值,說明蘇中地區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暴露量偏高,少數人群可能會因此導致膳食總鎘的暴露量偏高。蘇北地區群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CMI平均值和75分位數均低于安全限值5.92×10-5mg/(kg·月),說明大部分蘇北地區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的鎘的CMI處在安全范圍內。
2.4.2 概率評估的風險大小
由以上分析可知當食用克氏原螯蝦導致的鎘暴露量超過PTMI的0.24%時,則總的膳食鎘的暴露量極有可能超出PTMI。由表3可知,江蘇地區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暴露量的平均值、75分位數和90分位數均未超過PTMI的0.24%,說明長期食用不會增加膳食鎘的暴露風險。蘇南地區和蘇北地區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暴露量的平均值、75分位數和90分位數均未超過PTMI的0.24%,說明蘇南地區和蘇北地區人群長期食用不會增加膳食鎘的暴露風險。蘇中地區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暴露量的平均值、75分位數均未超出PTMI的0.24%,只有90分位數超過PTMI的0.24%。結果說明蘇中地區少數人群暴露量較高,長期食用可能會增加總膳食鎘的暴露量。


圖1 江蘇各地區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的鎘的CMI分布Fig. 1 Distribution of dietary cadmium CMI from crayf i sh in different areas of Jiangsu province
根據江蘇地區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C M I的安全限值,利用概率評估軟件運算得到的結果顯示江蘇地區91.6%的人群鎘的CMI小于5.92×10-5mg/(kg·月),因此有8.4%的人群鎘的暴露量偏高,可能導致總膳食中鎘的CMI偏高(圖1A)。其中蘇南地區97.9%的人群鎘的CMI小于5.92×10-5mg/(kg·月),只有2.1%的人群鎘的CMI偏高(圖1B)。蘇中地區81.6%的人群鎘的CMI小于5.92×10-5mg/(kg·月),有18.4%的人群鎘的CMI偏高,可能導致總膳食中鎘的CMI偏高(圖1C)。蘇北地區93.9%的人群鎘的CMI小于5.92×10-5mg/(kg·月),有6.1%的人群鎘的CMI偏高,可能導致總膳食中鎘的CMI偏高(圖1D)。
通過點評估和概率評估兩種方法對江蘇地區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膳食暴露量進行了評估,兩種評估方法得出的結果一致,表明江蘇地區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CMI大多數處于安全水平內,風險較小。但蘇中地區人群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CMI要大于蘇南和蘇北地區,建議蘇中地區人群控制克氏原螯蝦的食用量,同時相關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防止出現重金屬超標的現象,從而減少該地區因食用克氏原螯蝦引起鎘的暴露量超標的風險。
本研究采用的點評估的方法是基于克氏原螯蝦中重金屬鎘的污染量和克氏原螯蝦的消費量的點值計算得到暴露量,沒有充分考慮到不同樣本之間重金屬鎘的含量的變異性以及樣品抽樣等過程的不確定性。因此本研究同時采用了概率評估的方法,利用蒙特卡洛模型模擬技術,從克氏原螯蝦樣品中鎘污染量的數據分布中隨機抽樣,結合江蘇地區克氏原螯蝦的消費量數據,模擬得到江蘇地區以及不同地域通過食用克氏原螯蝦鎘的暴露量的概率分布以及不同的百分位數,反映了鎘污染分布差異造成的暴露評估結果的差異性,同時概率評估量化分析了暴露評估結果的一些不確定性,使評估結果更加全面可靠。我國的風險評估起步較晚,有些數據還不夠完善,需要相關部門進行大量的膳食消費量的研究調查,對數據進行完善,使膳食暴露評估的結果更加具有準確性和說服力。
[1] 唐鑫生. 克氏原螯蝦[J]. 生物學通報, 2001, 35(9): 19-20.DOI:10.3969/j.issn.0006-3193.2001.09.013.
[2] 張振燕, 張美琴, 吳瑛, 等. 重金屬Cd與Cu在克氏原螯蝦體內富集與釋放規律[J]. 食品科學, 2014, 35(17): 250-254.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417048.
[3] 朱玉芳, 崔勇華, 戈志強, 等. 重金屬元素在克氏原螯蝦體內的生物富集作用[J]. 水利漁業, 2003, 23(1): 11-12. DOI:10.3969/j.issn.1003-1278.2003.01.005.
[4] 龔珞軍, 舒新亞, 熊邦喜, 等. 重金屬對克氏原螯蝦的影響及其對策[J]. 水利漁業, 2007, 7(5): 17-20. DOI:10.3969/j.issn.1003-1278.2007.05.006.
[5] 劉偉成, 李明云. 鎘毒性毒理學研究進展[J]. 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05(12): 1-5. DOI:10.3969/j.issn.1006-446X.2005.12.001.
[6] QU C S, SUN K, WANG S R, et al. Monte Carlo simulation-base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 soil pollution: a case study in the Qixia mining area, China[J]. Human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2012, 18(4): 733-750. DOI:10.1080/10807039.2012.688697.
[7] PROZIALECK W C, EDWARDS J R, NEBERT D W, et al. The vascular system as a target of metal toxicity[J]. Toxicological Sciences,2008, 102(2): 207-218. DOI:10.1093/toxsci/kfm263.
[8] 趙偉, 王強. 鎘的遺傳毒性及其機制和解毒[J]. 環境與職業醫學, 2005,22(4): 371-372; 377. DOI:10.3969/j.issn.1006-3617.2005.04.026.
[9] 崔玉靜, 黃益宗, 朱永官. 鎘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及其影響因子的研究進展[J]. 衛生研究, 2006, 35(5): 656-659. DOI:10.3969/j.issn.1000-8020.2006.05.044.
[10] 沈毅. 江蘇省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J]. 中國水產, 2010(6): 14-16.DOI:10.3969/j.issn.1002-6681.2010.06.006.
[11] 周妍, 聞勝, 劉瀟, 等. 食品中化學污染物風險評估研究進展[J]. 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 2014, 5(6): 1868-1875.
[12] 曾艷藝, 賴子尼, 許玉艷. JECFA對食品中鎘的風險評估研究進展[J].中國漁業質量與標準, 2013, 3(2): 11-17.
[13] EFSA. Quality assurance[EB/OL]. [2016-08-06]. http://www.efsa.europa.
[14] EPA. Organophosphate pesticides: revised OP cumulative risk assessment[EB/OL]. [2016-08-06]. http://www.epa.gov/pesticides/cumulative/rra-op/.
[15] KROES R, MüLLER D, LAMBE J, et al. Assessment of intake from the diet[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02, 40(2): 327-385.DOI:10.1016/S0278-6915(01)00113-2.
[16] RAE A, ALEXANDER R, MCDERMID J. Fixing the cracks in the crystal ball: a maturity model for 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J].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 2014, 125: 67-81.DOI:10.1016/j.ress.2013.09.008.
[17] 王李偉, 劉弘. 食品中化學污染物的風險評估及應用[J].上海預防醫學雜志, 2008, 20(1): 26-28. DOI:10.3969/j.issn.1004-9231.2008.01.010.
[18] 王增煥, 王許諾, 林欽. 貝類產品鎘銅鉛鋅的含量特征與風險分析[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2011, 30(6): 1208-1213.
[19] 吳春峰, 劉弘, 方亞敏, 等. 上海市售克氏原螯蝦中鉛、鎘污染及攝入量調查[J]. 環境與職業醫學, 2010, 27(11): 650-652; 656.
[20] EPA. Guiding principles for Monte Carlo analysis[EB/OL]. (1997-03)[2016-08-06]. https://www.epa.gov/risk/guiding-principles-montecarlo-analysis.
[21] 葉文慧, 張東杰. 運用Monte Carlo模擬對大米為來源的鎘膳食暴露風險評估的初步研究[J]. 中國釀造, 2008, 27(10): 52-54.
[22] 孫金芳, 王燦楠, 袁寶君, 等. 江蘇居民膳食鉛暴露概率評估及年齡別百分位數曲線[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 2011, 45(10): 924-928.DOI:10.3760/cma.j.issn.0253-9624.2011.10.016.
[23] 王緒卿, 吳永寧, 陳君石. 食品污染監測低水平數據處理問題[J]. 中華預防醫學雜志, 2002, 36(4): 63-64. DOI:10.3760/j:issn:0253-9624.2002.04.022.
[24]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Risk assessment guidance for superfund (RAGS), volume1: human health evaluation manual supplemental guidance: standard default exposure factors[R].Washington: EPA, 1991.
[25] 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Food additives summary and conclusion. JECFA/73/SC[R]. Geneva: WHO, 2010.
[26] 余健. 膳食暴露評估方法研究進展[J]. 食品研究與開發, 2010, 31(8):224-226. DOI:10.3969/j.issn.1005-6521.2010.08.067.
[27] 周德慶. 水產品安全風險評估理論與案例[M]. 青島: 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2013: 177-181.
[28] 戴月, 甄世褀, 袁寶軍. 江蘇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追蹤研究[M].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4: 76-82.
[29] 農業部漁業局. 2014年中國漁業統計年鑒[M]. 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14: 21-42.
[30] 吳永寧, 李筱薇. 第四次中國總膳食研究[M]. 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5: 267.
Dietary Exposure and Risk Assessment of Cadmium from Crayf i sh (Procambarus clarkia) in Jiangsu Province
ZHANG Wen1, WU Guanghong2,3, LU Yuanling4, YU Xiaoyu1, SHAO Junjie2,3, ZHANG Meiqin2,3,*
(1.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71000, China;2.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17, China;3.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for Aquatic Product Deep-Processing of Jiangsu Province,Nanjing 210017, China; 4. Ginling Colleg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China)
In order to quantify the dietary exposure of the popul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to cadmium from crayfish(Procambarus clarkia), the cadmium content of crayf i sh was determined by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Further,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tical data obtained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dietary intake of cadmium in the popul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the dietary exposure to cadmium from crayf i sh and the health risk associated with dietary cadmium exposure were evaluated by point estimate and probabilistic assess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cadmium content of 705 crayf i sh samples was 0.068 mg/kg, and two (0.28%) of them were found to exceed the maximum allowable limit. The results of point estimate indicated that the mean, 75 quantile and 90 quantile of the estimated dietary chronic to cadmium from crayfish accounted for 0.07%, 0.05%, and 0.32% of provisional tolerable monthly intake (PTMI),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probabilistic assessment showed that the mean, 75 quantile and 90 quantile of the estimated dietary cadmium intake accounted for 0.08%, 0.10% and 0.21% of PTMI and dietary cadmium intake was safe for 91.6% of people in Jiangsu. Overall, the dietary exposure of the popul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to cadmium from crayf i sh was at a safe level, and the total dietary intake of cadmium will not increase by long-term consumption of crayf i sh.
Jiangsu; crayf i sh (Procambarus clarkia); cadmium; risk; exposure
10.7506/spkx1002-6630-201723032
R155.5
A
1002-6630(2017)23-0201-06
張文, 吳光紅, 盧元玲, 等. 江蘇地區克氏原螯蝦中鎘的膳食暴露及風險評估[J]. 食品科學, 2017, 38(23): 201-206.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23032. http://www.spkx.net.cn
2016-09-12
江蘇省農業科技自主創新項目(CX(13)3095);江蘇省科技基礎設施建設計劃項目(BM2015018)
張文(1990—),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食品安全。E-mail:1107984025@qq.com
*通信作者:張美琴(1969—),女,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為水產品質量安全與加工。E-mail:1792147490@qq.com
ZHANG Wen, WU Guanghong, LU Yuanling, et al. Dietary exposure and risk assessment of cadmium from crayfish(Procambarus clarkia) in Jiangsu province[J]. Food Science, 2017, 38(23): 201-20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23032. http://www.spkx.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