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晶晶++劉志勇++王敘坤
“忘不了,如火的七月,父親汗水像彩墨一樣順身四淌,在背脊上留下一幅幅‘鹽白的圖畫;忘不了,多少個日日夜夜,父親厚厚的工作服被飛濺的焊花、滾燙的鐵渣灼得‘千瘡百孔;忘不了,不知多少次,強烈的焊光刺得父親眼腫淚流……”
2017年6月29日,省長江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廣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迎七一演講比賽現場,廣興研究所戴菲菲的演講《致敬我的父親——最美焊工》,讓在場的觀眾都濕潤了眼睛。
臺下,一位50多歲的中年漢子,更早已是淚流滿面。他就是演講稿中的“父親”,黨的十九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廣濟藥業電焊工戴益朋。
參加工作35年,戴益朋始終堅守在設備焊接維護一線。他愛崗敬業,潛心鉆研業務,對工作精益求精,多次參加省市技能大賽并獲獎;他擔事不避難、遇事勇擔責,在設備制作、安裝、維修、技改等工作中勇于創新、克難攻堅;他沒有豪言壯語,而是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執著的追求,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工匠精神”,用焊筆在鋼鐵上“繡”出了最閃亮的人生。
匠心獨運,他讓手中焊槍靈動精彩
在廣濟藥業,保證菌種不受雜菌污染是維生素系列產品能從實驗室小試走向工業化生產的前提,工藝要求投入使用的管線和發酵罐體必須“天衣無縫”,能做到這點堪稱業內奇跡,創造這些奇跡的人,就是像戴益朋這樣技藝高超、吃苦耐勞的電焊工們。
在他們粗糙的手中,一根根纖細如繡花針的焊條,蜻蜓點水般在精密儀器的鋼鐵架構上“織衣”,焊花四濺中,天衣無縫地將它們焊接在了一起,光滑平整不留纖毫氣孔,保證了儀器的密閉和穩定。“這種技術,別人想得到也做不到。”廣濟藥業總經理楊琳自豪地說。
焊槍背后,是戴益朋35年來堅守一線,只做一件事的專注與付出。
1964年,戴益朋出生在武穴市大橋村的一個普通家庭,家里還有一姐一弟。當時,父親在廣濟藥業的后勤崗位上工作。1982年,初中畢業后,戴益朋頂了父親的職,進了廣濟藥業,成為一名電焊工學徒。
“當時,學一門技術,有一技之長,保住來之不易的‘商品糧飯碗,是我最大的理想。”寡言少語的戴益朋坦誠地說。
“人,不管做什么,都要沉下心來;做事情,也不要怕吃虧上當?!鄙习嗟谝惶欤瑤煾祫⒛甏壕透嬲]戴益朋。在劉師傅的帶領下,平焊、立焊、橫焊、仰焊,戴益朋一項一項地苦練;站、仰、蹲、趴,他一招一式地苦學。
夏練三伏、冬練三九。每天,戴益朋都要穿著厚重的防護服,一個姿勢常常要保持很長時間不動,被焊弧灼傷眼睛、被濺出的焊星燒傷皮膚,對他而言都是“家常便飯”。下班了,別人都走了,戴益朋還留在車間,撿些邊角廢料反復練習、揣摩。
為了提高技藝,戴益朋還有意地開始“偷師”。
當時的車間有一個夏師傅,在鋁焊、氧焊上很有一手。每次夏師傅開始焊接作業,戴益朋就躲在一旁“癡癡”地看。為了得到真傳,戴益朋狠狠心,從牙縫中省出生活費,買來香煙 “孝敬”夏師傅求指點。就這樣,有心人戴益朋在勤學苦練中練就了一身過硬的焊功,很快就從同批的電焊工中脫穎而出。
1987年,公司派了3名電焊工去參加職業資格證考試。為了節約材料成本,技高人膽大的戴益朋選了最難的綜合項目,并一次通過。之后每三年一次的考試,他都是直接挑戰最難的科目,并次次順利通過。
2003年,戴益朋在全國職工技能選拔賽上,獲得了黃岡市賽區第一名,并代表黃岡參加湖北省賽區職工技能比賽,獲得了優異的成績。
無論是小口徑焊、二氧化碳保護焊,還是機械焊、手工焊,戴益朋樣樣精通,“任何疑難問題都難不倒他?!蓖聫垖氋F敬佩地說。
“沒有戴益朋,我們的規?;a就起不來。”廣寧制藥廠副廠長劉正華的這番話,在公司內部已是共識。
2002年,廣濟藥業投入1.2億元上馬了10個200噸發酵罐項目。從罐體制作、管線閥門布局到安裝,只有一張工程草圖,國際國內都沒有現成的技術可以借鑒,管道的架設、走勢、布局,全部要靠自己摸索!
“發酵過程微生物培養要求罐體內絕對不能有雜菌存在,任何泄露和滲透都會造成損失?!?制藥廠發酵車間主任熊信勇擔憂地說。200噸的大罐,一旦污染損失就是幾十萬元!頂著巨大的壓力,戴益朋翻閱各種國內外技術資料,研究工藝技術要求,按照現場情況設計出了管道、閥門安裝布署圖……
經過近一個月的緊張奮戰,廣藥自己的“土專家”戴益朋帶領團隊順利完成了安裝、調試任務,為公司節約安裝費100多萬元。工程竣工投產后,廣濟藥業VB2(維生素B2,又名核黃素)年生產能力達到3000噸,產銷量躍居世界第一。
2013年,戴益朋參加了生物產業園的設備安裝大會戰。近兩公里的管道高空作業,無論是酷暑還是嚴寒,已年近50的戴益朋都是親自上去焊接,沒有假手于人。
干著干著,戴益朋發現,送氣管筒管徑過大,必須要去外地專業廠家定制卷筒機,這樣不但要花大筆資金,而且還會耽誤工期。
“死了張屠夫,就不吃混毛豬了?”戴益朋自己動手,制作一臺卷板機。有了這臺自制卷板機,遇到大口徑管道等圓形設備制作,安裝隊都能在園區完成,這直接為公司省下了數百萬元的資金。
“戴益朋是個有心人,點子多,善于搞發明,沒有什么難題能難倒他?!?設備安全廠長陶益哲心悅誠服地說。
勇于擔當,他用焊花灼化困難堅冰
走進廣濟藥業的生物產業園,幾千米粗細不同、顏色各異的管道如電線般縱橫交錯,走進生產車間,10個十余米高的發酵罐占據了4層樓的空間。而這所有的內外管道和罐體連接、保養、維修等工作,全部是由戴益朋所帶領的設備維護班組完成的。
高空作業、受限空間作業、罐內作業,就是戴益朋工作的常態。在戴益朋的實驗室,一只發酵罐的罐口僅有臉盆大,穿著防護服、系著安全繩的戴益朋把雙手舉起并攏,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鉆了進去。在昏暗、狹小的罐體內,伴著一簇簇銀色的焊花,汗流浹背的他一干就是半天。這就是他工作的常態之一。endprint
“他不但是個技術精湛的老焊工,還是位樂于奉獻的老黃牛?!闭f起戴益朋,除了技術精湛,同事們最認可的就是他擔事不避難、遇事勇擔責。
1995年,廣濟藥業從國外引進VB2菌種技術,準備投入工業化試生產。然而,公司負責菌種發酵罐安裝工作的維修隊卻出了個難題:為了爭取維修安裝費用,他們干脆撂了“挑子”。
“我們上!”正當公司領導左右為難之際,戴益朋挺身而出,帶著團隊主動承擔起了發酵罐工藝管道安裝、改造的任務。在他們的努力下,發酵罐染菌率從原來的13.5%下降到3.5%,僅此一項,每年就可為公司提高經濟效益530多萬元。
1996年,VB2菌種工業化生產技術攻關進入到提取階段。為了加快提取過濾速度,戴益朋大膽創新,成功地解決了第二次固液分離新轉晶技術難題,保證了提取收率和提取過程中產品質量的穩定性。
“這讓單罐發酵產量翻了幾番。”說起這項技術,廣寧制藥廠廠長廖新建豎起了大拇指,“原先單罐三四千單位算好了,改造后實現了大幅提升。這讓VB2菌種工業化生產直接從實驗室走上了流水線!”
1998年,VB2菌種工業化技術榮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6年,戴益朋實現了多年以來的愿望,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無形中,最困難、最危險的地方,總能看到他的身影。
有一年7月的一天,暴雨傾盆,戴益朋下班剛剛回到家,就接到電話,加油站附近的地下排污管道破了,生產被迫暫停。他一聽,起身拿了工具就趕去搶修,在兩米多深的沉井內足足干到第二天凌晨。當時也在現場的安裝隊隊長余衛權激動地說:“老戴吃苦耐勞的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
就是這種“跟我上”的沖勁,戴益朋帶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電焊工隊伍,其中就有個別名“十八羅漢”的維修班。
2007年,公司決定在河南孟州建設一座年產2500噸飼料級VB2項目。領導“點將”戴益朋帶隊,負責工程發酵車間和提取車間的制作設備制作、安裝和工藝管道布局,整個工程預計需要一年多完成。
工程一開始進展并不順利。原來,與戴益朋一同被“點將”參加孟州工程的17名工友大都是第一次離開老家,對河南的氣候、飲食等都不習慣,當時的生活條件也很簡陋,住在臨時搭建的板房里,一待就是幾個月。一時間,思鄉的情緒在蔓延。
作為黨員和帶頭人,盡管也牽掛家中70多歲的父母親,但戴益朋還是第一時間站了出來,咬著牙做工友們的思想工作,穩住了“軍心”。
為了趕工期,戴益朋白天帶領工友們在10多米高的罐體內焊接設備,為了節省爬上爬下的體力,他們頂著7、8月份的太陽,在“悶罐子”里一待就是五六個小時。每次作業結束,從罐底爬上來的焊工們,就像剛從水里撈出來一樣。
到了晚上,工友們都休息了,戴益朋卻還有任務。每天夜里,他都堅持在工棚里看圖紙,琢磨改進設備制作方案。
在戴益朋的帶領下,其中原本計劃60天完成的制作安裝任務,45天就完成了。
轉眼就是2008年春節,試投產也到了關鍵時間節點。由于不了解北方氣候,管道里有殘存水,一夜之間,北風呼嘯,管道全部結冰,鍋爐的路表管道甚至都凍爆了。那天清晨,大家起床一看,面面相覷。
“用設備包裝拆下的木材烘烤管道外部化冰,鍋爐燒出熱蒸汽沖開管道內部,為管道重新安裝排氣孔?!边@個時候,戴益朋鎮定指揮,迅速拿出了解決方案。
“十八羅漢”各司其職,突擊搶修,終于,在臘月二十八完成了管道鋪設任務,保證了試投產的按時開始。
“戴師傅給人的感覺就是‘穩,只要有他在,我們就放心了?!?β-胡蘿卜素項目部經理高峰說道。
35年來,從廣寧制藥廠15噸到200噸發酵罐的歷史性跨越,到孟州年產2500噸飼料級核黃素生產線的建立,從咸寧年產1000噸VB6工程的新建,到武穴生物產業園胡蘿卜素發酵車間的技術改造,只要是涉及廣濟藥業生產發展的重大節點、難點戰役,戴益朋陣陣不落,到處都閃爍著他電焊槍的火花。
不忘初心,一個共產黨員執著的堅守
一個“焊”字,烈日當空,火焰在旁,埋頭苦干,形象地展現出了這個行業的苦和累,甚至,還有常人想象不到的危險。
一次,戴益朋正在一個密閉的小罐中聚精會神地做實驗,罐內面積小,煙塵彌漫,視線受阻,一個不小心,鐵水滴在手套上并立刻燃燒了起來。幸虧他反應快,立刻將火打滅了,但手上還是被燒傷了。
2006年的一天,在武漢上大學的戴菲菲收到了一張爸爸發的照片:“女兒,快看,爸爸今天‘整容了。”
照片中,戴益朋腦袋上纏滿了繃帶,只露出了一雙眼睛。
原來,在搶修蒸汽限壓閥時,沒料到閥內會有殘留的高溫冷凝水,開閥的一瞬間,滾燙的水劈頭蓋臉地淋在了戴益朋的腦袋上,他的臉上頓時就燎起了水泡。然而,戴益朋卻只是忍痛去醫院買了點藥膏回家擦。最后還是在公司領導的“強迫”下,才住了一個星期的院。
戴菲菲心疼得流下了眼淚,戴益朋卻仍笑呵呵地安慰她。時至今日,戴益朋的臉上還可以看到一大片淺淺的紅色瘢痕。
“老戴是個蠻實在的人?!贝饕媾蟮摹拜p傷不下火線”,在工友們看來再正常不過,“他認為住院不干活,就是占單位的便宜?!?/p>
時刻為單位著想,是戴益朋的習慣。作為全國勞模、十九大代表的他,在一次去北京開會之前,廠里準備給他定做兩身新衣服開會時穿。戴益朋連忙拒絕了,只是從自己的工服里找出一套干凈整潔的帶上。
“愛廠如家,在黨愛黨,是戴益朋黨員意識和情懷的寫照。”公司董事長安靖說。
“我們的生產設備出了大問題,趕緊把戴益朋派過來?!?012年底,孟州分公司突然發現發酵車間內所有菌種發酵罐的生產都不正常。他們第一時間想到了戴益朋。
趕到孟州的戴益朋從種子罐開始查起,很快就發現了問題所在——罐體內的測PH電極出了問題。戴益朋找到了設備供應商,可對方根本就不認賬:“這是國外的產品!為什么在別的單位都用得好好的,在你們這里不行呢?”
無奈之下,戴益朋只得自己調試。經過一個多月反復地試驗,戴益朋成功地解決了問題,這次,他用自己掌握的技術和經驗對PH電極進行改裝。
“工作起來,不管分內分外,也不計個人報酬,這就是戴師傅?!惫军h群工作部負責人宋菊仙感慨地說。
目前,廣濟藥業孟州分公司年產2500噸飼料級核黃素的生產線,是世界上最大的核黃素生產基地,產銷量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國內占80%、國際占40%的市場份額。
據不完全統計,35年來,戴益朋用質量合格率接近100%的焊接技藝,為廣濟藥業創造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達千萬元以上。
但作為一線工人的戴益朋的工資并不高,生活也非常簡樸。
身為“技術大?!?,戴益朋的名號響當當,多次有企業老板試圖高薪挖角。有一個武漢的老板,開出20萬的年薪,“追”了他整整一年,但他從未動搖?!拔腋赣H是廣藥人,女兒現在也在廠里工作,如果為了高薪跳槽,對不起家人,更對不起單位多年來的培養?!贝饕媾笳f。
35年來,戴益朋先后獲得了“全國電焊技術能手”“湖北省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多項榮譽稱號。2017年,他光榮地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
前幾天,一位國外的客戶聽說廣濟藥業出了位十九大代表,特意前去拜訪。負責接待的設備部經理孫海嘯在廠區找了一圈,最后在一段三四米高的管道上,找到了正在焊接作業的戴益朋。
看看焊花四濺的焊槍,再看看頂著烈日、穿著厚厚防護服的戴益朋,外國客戶仰著頭目瞪口呆。
“他就是十九大代表?!”
責任編輯 何四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