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紅
住在武漢市蔡甸區大集街南湖社區的居民,有什么難處,常常會幽默地說一聲:“有困難,找彪哥”。大家口中的“彪哥”,就是社區黨委書記凃仁彪。凃仁彪摸索出來了一套農村社區建設和管理的“南湖模式”,他充分發揮130多名黨員的先鋒作用,從普通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青年志愿者中挑選50多名樓棟長,一棟一人,以黨員帶群眾,讓社區有事有人管,居民有難有人幫,大家互幫互助、互敬互愛、溫馨和睦。在凃仁彪的帶領下,大集街南湖社區獲得“第五屆全國服務基層服務農民先進文化集體”等榮譽稱號。
今年以來,蔡甸區以實施“紅色引擎工程”為統領,以培育“紅色頭雁”為突破,通過引進能人回歸激活一批、拓寬選拔渠道充實一批、建立后備干部儲備一批的方式,建設了思想過硬、作風過硬、能力過硬的基層黨組織書記隊伍。
通過嚴管厚愛,錘煉作風過硬的“紅色頭雁”方陣。
建立清單全程管。建立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小微權力清單”、惠民項目資金管理負面清單、基層黨建重點任務項目清單,全面推行村(社區)干部大事報告制度,進一步厘清了村(社區)干部權力邊界、責任范疇和工作重點,有效推動基層黨建、村務管理、干部履職工作落地生根。
一定雙評全程考。扎實推進村干部專職化管理,健全“一定雙評”考核機制,嚴格執行三級聯考聯述聯評制度,加強常態化管理,每月普查、每季抽查,做到平時嚴管、半年嚴考、年終嚴評,將考評結果與績效報酬、評先激勵掛鉤。創先爭優全程評。持續開展“不擔當、不作為”和“新衙門作風”專項整治,深入開展“星級爭創”活動,以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爭“星”晉位推動各項工作爭先晉位。全域開展基層黨建“互評、互比、互學、互促”和紅色引擎工程“比學趕超”推進交流活動,把支部推向前沿,把書記推向前臺,傳導工作壓力,倒逼爭先創優。
提升待遇全程推。創立“何紅仿基金”,為基層黨員提供生活特困和重大疾病救助;每年拿出51萬專項資金為村(社區)干部購買意外傷害險和醫療保險。將113名基層黨組織書記推選為各級“兩代表一委員”,從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中招錄公務員、事業編制人員11名,形成正向激勵,拓寬基層黨組織書記成長渠道。
率先垂范,打造能力過硬的“紅色頭雁”標桿。
主動擔當班長之責。把基層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干黨務、講黨課、管黨員作為硬指標進行量化,列入年度履職承諾,年初公示,半年述職,年底測評,倒逼其履行抓黨建的“第一責任”。全區涌現出凃仁彪、蔡子琴、楊學再、孫豫閩等一大批愛黨務、專黨務、精黨務的優秀基層黨務工作者。全心排解群眾之難。全區共發放連心服務卡5萬多張,解決群眾實際問題1000多個,使“有需求找組織,有困難找書記”的莊重承諾成為黨員群眾的共識。聚力推動發展之要。全區成立以農村黨組織書記為領頭人的專業合作社、農業協會組織163家,成為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的主陣地。結合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建設,把支部建在重點項目一線,成立以機關支部書記、社區書記、村支部書記為主體的“三位一體”工作專班,實行“銷號作戰”,全力拼搏趕超,充分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