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興華
4年前,從東華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后,我有兩個選擇:留在上海進入世界500強外企工作,回湖北老家做一名基層選調生。很多同學勸我留在繁華的大上海,享受外企的高薪和都市生活的時尚,而我最終選擇了“建設家鄉”,回到生我養我的湖北老家,無怨無悔做一名選調生。
2013年7月,我被分配到離家50公里的隨縣高城鎮。這個我曾經從車窗里看了無數次卻沒有生活過的小鎮,機緣巧合地以選調生的身份來“彌補”,我的選調生生涯就這樣翻開了第一頁。在4年的選調生工作中,我經歷了3個單位的輪崗鍛煉,用誠心、細心、責任心對待每個崗位,也收獲了成長的感悟。
在高城鎮黨政辦,新聞宣傳是我的重要工作。2014年11月,接到反映居民勇救落水老人的新聞線索,我第一時間趕到“救人英雄”家中采訪。然而,當事人覺得“上報紙是出風頭”,會被鄰里取笑,不接受采訪。我只好多次上門拉家常,解釋“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宣傳見義勇為是為了樹立學習楷模。最終我的誠意打動了3名參與救人的英雄,他們全部接受了我的采訪。后來,文章登上了《隨州日報》頭版頭條,3名救人英雄也獲得了“隨縣見義勇為先進個人”榮譽,其中1人還將獲得的3000元獎金捐獻給了當地福利院。這件事情讓我明白,服務群眾只有付出一片“誠心”,才能贏得群眾的“真心”。
2015年春,我被抽調到隨州市委宣傳部,參與籌備乙未年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無論是向省政府寫請示匯報,還是現場志愿服務、后勤保障,我都恪守“細節決定成敗”的信條,確保每一件經手的工作都是精品。在我們的精心籌備下,2015年6月12日,尋根節開幕式暨拜祖大典在厲山鎮炎帝故里景區舉行,海內外近萬名炎黃子孫共同拜謁炎帝神農氏,央視中文國際頻道等媒體全程直播。一切進展都很順利,就在嘉賓退場之時,有個臺灣民間拜祖團體的老人突然發現手機不見了,情緒很激動。當時我正好在現場引導退場,注意到很多嘉賓將隨身攜帶的物品放在主辦方提供的手提袋里帶走了,判斷她可能將手機遺落在袋里丟了。我一邊安慰她,一邊在她的座位周圍尋找,果然在附近一個手提袋里找到了她的手機。從我手里接過手機的那一刻,這個老人開心得像個小孩子。我明白了,細節也能成就完美,我們用細心的服務在全世界面前展示了湖北人的良好形象。
2015年12月,我被抽調到隨縣縣委組織部,成了一名組工干部。組織部工作強度大、要求高,每天中心工作、緊急工作、臨時工作交織,如果沒有責任心,很可能會造成工作失誤。我把“責任心”銘記于心,不因事小而不為、不因事多而忘為、不因事急而錯為,恪盡職守,履職盡責。
2016年4月,部領導都到外地學習了,我突然接到緊急通知,要求次日提交一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的申報材料。在沒有領導要求的情況下,我硬著頭皮提煉典型事跡,反復核實數據,四易其稿。后來,申報材料順利通過了省里初審,最終這個黨組織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并到北京接受表彰。正是責任心的驅使,我盡心盡力做好每一項工作,讓領導放心、單位滿意。
我的選調生之路已經滿了4年,我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回首一剎那,所有的感動、記憶都歷歷在目,激勵我繼續用心,在基層砥礪前行。
(作者單位:隨縣縣委組織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