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據國防科技信息網報道,美國政府一名消息人士透露,近日朝鮮在位于咸興市的固體燃料發動機試驗場秘密測試了一種新型固體燃料發動機。固體燃料導彈可以隨時發射,這對朝鮮來說將是巨大的優勢。
據了解,朝鮮目前核武庫主要依賴液體燃料導彈,這種導彈制造簡單、成本較低,但發射速度較慢,因為它們只能在發射時注入燃料。2017年初,朝鮮公布了KN-15導彈,這是其潛射彈道導彈的陸基改型。該導彈又稱為北極星Ⅱ,采用固體燃料推進,一旦發生戰事,美國衛星幾乎無法探測到。

俄新社10月23日報道,據薩拉巴伊航天中心新聞辦透露,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計劃于2018年3月發射月船-2。如航天中心主任希萬所說:“空間研究組織將從12月起發射一系列衛星。”12月下旬,印度計劃同時發射導航衛星Cartosat-2以及其他30顆納米星,再嘗試發射替代IRNSS-1A的衛星。
印度計劃用GSLV-Mk II取代第一次探月項目月船-1所使用的PSLV來完成本次任務,因為軌道飛行器、登陸模塊和月球車構成的總載荷重達3250千克。據悉,月船-1曾在月球軌道上工作312天,并向月球表面發射震動探測器。月船-2將繼續研究月球表面的礦物成分和元素組成。

近日,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又一次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導彈靶場成功發射了其地對地MGM-140型陸軍戰術導彈系統。這是在陸軍戰術導彈系統現代化項目中連續第7次成功測試。
陸軍戰術導彈系統具有精確打擊能力,是可執行多任務、經濟可承受的導彈。陸軍戰術導彈系統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中都有使用。陸軍戰術導彈系統飛行距離超過138千米,能測定目標區域上方的近距離炸高,這意味導彈是在空中爆炸,而不是與地面或預設目標接觸時發生爆炸。此項新功能可用于打擊戰場上位置不精確的目標。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報道,美國空軍的12架F-35A將于11月早些時候抵達日本嘉手納空軍基地,進行為期6個月的部署行動,這是該機在亞太地區的作戰首秀。
美國空軍太平洋空軍司令特倫斯·奧肖內西將軍稱:“F-35A在補充我們空中優勢機隊的同時,為聯合部隊應對當前與正在涌現的威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全球精確打擊能力。”
盡管很久以來,大家都認為F-35A將在今年進行亞太地區的首次部署,但部署數量之多、時間之久,某種程度上都令人感到震驚。


同時,在該平臺上他們可使用機器學習新技術。
微軟Azure的全球基礎設施負責人表示:“這是一個超大規模云,具有與預期相同的創新性和安全性,在人工智能、數據、機器學習及安全性等領域取得創新。”
10月17日,微軟公司宣布,美國國防部可在其云平臺上處理涉密數據。這意味著涉及涉密領域的國防部、軍事部門、情報機構及其工業界合作伙伴,可在微軟的Azure政府秘密平臺上處理涉密數據。
據國防科技新網報道,近日,俄羅斯冰山設計局贏得俄工貿部投標,將進行多用途核保障船詳細設計。據悉,核保障船將研發用于為安裝有RITM-200、KLT-40S和RITM-400等型反應堆系統的破冰船和浮動核電站提供維護,特別是承擔核燃料的運輸、存儲和更換工作。
研發新型核保障艦船是一項應急任務,因為俄羅斯Rosatomflot公司目前使用的Imandra號核保障船已經服役35年,該船主要為上幾代船用水冷和水慢化反應堆提供保障,無法升級用于為新型反應堆提供服務。研發工作計劃于2018年完成。

據美國海軍技術網10月20日報道,英國皇家海軍4艘潮汐級補給艦的第1艘春潮號首次成功完成直升機著艦。在航空及海上驗收試驗中,梅林Mk2直升機在春潮號直升機甲板上成功著艦。指揮官西蒙·赫伯特上校說:“完成航空及海上驗收試驗,對于潮汐級補給艦的服役來說是一個重要里程碑。這些試驗的成功將進一步驗證所有潮汐級補給艦在搭載直升機運行時所需要的性能參數,以支持一系列防衛活動。”
春潮號補給艦及其3艘姊妹艦有望為伊麗莎白號和威爾士親王號航空母艦提供關鍵支持。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報道,2017年10月15日,德國海軍最后一艘在崗潛艇在挪威海岸發生事故,至此德國海軍的6艘潛艇均無法使用。
據報道,U-35號潛艇在挪威南部、瑞典東南部和丹麥之間的斯卡格拉克參加演習時,下潛測試中舵槳受損,隨后被轉移到蒂森克虜伯海洋系統公司位于基爾的造船廠維修。
根據德國海上保障部門的聲明,最近接收的U-35和U-36將采用改進的維護政策。無論U-35的命運如何,德國海軍預計,至2018年中期才會用3~4艘潛艇投入使用。

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報道,近日,新加坡國立大學開發出全新“一站式”電子-等離子體激元轉換器,可將等離子體激元尺寸小、速度快等優越特性用于納電子系統,進行高頻率數據處理和傳輸。該轉換器只需一步就可將電信號直接轉換為等離子體激元信號,反之亦然。
該研究成果將等離子體學和納米電子學融合在一起,成功填補了等離子體激元在納電子學領域應用的技術空白,有望制造出速度更快、功耗更低的芯片。新型電子-等離子體激元轉換器僅為普通光學器件尺寸的萬分之一。研究人員表示,該轉換器很容易與現有技術進行集成,未來將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據美國《陸軍公認》2017年10月17日報道,在2017年巴林防務展上,俄羅斯披露了最新一代GAZ-3344-20履帶式全地形車,該車由轉向裝置連接的前后兩輛履帶式車輛組成。GAZ-3344-20全地形車可在困難的道路條件和惡劣的氣候條件下運送人員、貨物和設備,可用于石油和天然氣工業、地質學、能源生產、搜救部隊和特種部隊等。
GAZ-3344-20全地形車重11噸,可容納12人,前車使用YaMZ-5347-26柴油機,可承載750千克貨物,后車可承載2250千克貨物。該最大行駛速度為50千米/時,最大行程為450千米,為水陸兩用,最大水上運行速度為3.8千米/時。俄羅斯武裝部隊已訂購100輛GAZ-3344-20全地形車部署用于北極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