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虛度時光
“撿”回自由的人生
文/虛度時光

我朋友說,8年前她們剛搬進新家那會兒,家里除了幾個家具、必備品外,房間顯得空蕩蕩的。當時覺得特別寒酸,因為這個想法,家里只要有點條件就買點東西,結果各種各樣的東西把家塞得滿滿的,怎么收拾都感覺很亂,然后就歸類吧,結果想用哪個東西哪個找不到,不想用的東西總在眼前晃。現在想想,東西多真不一定就是好事,找東西真的很浪費時間。
她說,家里面最多的就是衣服。很多衣服不好意思穿,扔吧,又舍不得。正好有一本書叫做《極簡的力量》,其中有一章專門是講整理衣服這件事的。她還真是個說干就干的人。首先,把3年都沒穿過的衣服整理出來打個包;其次,把一年以上沒穿過的衣服再打個包;最后,選出自己最喜歡的衣服放在衣櫥里。經過整理,衣櫥里春夏秋冬各3件衣服,而且看著整潔多了,心情也輕松多了。打包的衣服能送人的送人,能捐贈的捐贈。她也下定了決心,再買衣服一定要買最喜歡的,至少能穿3年以上還能流行的,品質感強的。
收拾好衣櫥,她用眼睛掃了下臥室,把一些小擺件也扔在了垃圾桶里,然后又把衛生間的化妝品進行精簡,只留下幾瓶常用的面霜、護膚水,頓時衛生間看著也大了很多。然后就是廚房,她還是一個字“扔”。她說,《極簡的力量》這本書的真諦就是“扔”的不是東西,而是一些觀念,實質上是在“撿”回有品質的生活。
其實,《極簡的力量》里關于“扔”的東西還有很多。但不是為了“扔”而“扔”,它是在告訴大家,通過“扔”的這種行為,目的是“撿”回你的自由人生!
首先要扔的就是你曾經以為的理念。從根本上認識清楚,你才會理解扔和撿的關系。很多東西,你舍不下,也就求不得。比如買衣服,你覺得自己的消費水平在700元左右,每個月可以買一件。你完全可以舍下3個月不買衣服,然后將攢下的2100元買一件有品質感的衣服。別人能穿2000多元的衣服,你完全也做得到。這就是《極簡的力量》所傳達給你的理念,或者是生活的信仰,能從根本上理解這個理念,你做其他關于“極簡”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其次以你為中心,畫一個思維導圖。先想想你每天都在做哪些事,每個月做哪些事,然后你會有驚奇的發現:你可能把更多的時間放在手機刷屏上。你或許知道為什么別人有時間看書,有時間健身,而你卻不知道忙什么,同樣的時間卻一無所獲。
最后,要堅持下去。極簡的力量是要一生堅持做的。如果只是一時心血來潮,那毫無意義。
或許我們做不到名人那么極致,但至少我們開始做了,就會感受到生活的不同。慢慢的就會覺得,我們做的事是自己最感興趣的事,我們關注的也是最感興趣的事。我們會在“極簡的力量”引導下,人生越來越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