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申賦漁
雨果的傲慢
文/申賦漁
1829年的7月 10日,雨果請了一批作家、詩人和畫家,來聽他朗讀新寫的一部戲劇。
當晚受到邀請的有大仲馬、巴爾扎克、梅里美、維尼、繆塞、圣勃夫等等。這樣的沙龍在巴黎是尋常的,沙龍就是巴黎文藝的搖籃,也是大師們的舞臺。雨果臉色蒼白,用一種威嚴、莊重的聲音朗誦著自己的作品,朗誦到高潮處,眼睛里放出像閃電一樣的光芒。聽眾們仰著臉,聽得如癡如狂。朗誦完畢,年輕聽眾們又跳又嚷,拉著雨果的手大喊“穹窿”“金字塔”“大教堂”。如果你是第一次來這樣的沙龍,你將一頭霧水,不知所云。這些聽上去如同黑話的囈語,是小圈子里對雨果別致的驚嘆。在這熱烈的歡呼聲中,雨果顯得自信而強大。可是他的一些朋友們,卻生出了另外的情緒。
30歲的巴爾扎克坐在一個角落里。前不久,請朋友幫忙,他剛出版了第一本小說《朱安黨人》,報道幾乎都是批評。眾人對雨果的吹捧,讓巴爾扎克很不以為然,同時又對吹捧的不是自己而心如刀絞。于是坐在那里一言不發。
大仲馬先生這一天顯得特別激動,他一把抱住雨果舉了起來,大聲喊道:“讓我們把你帶上榮譽的寶座!”不久前,他的劇本《享利三世及其宮廷》搬上了舞臺,獲得了很好的反響。他與雨果都是27歲,兩個同齡人,一見如故。不過很快,他們就將成為戲劇界的競爭對手了。高傲的維尼比大仲馬和雨果年長5歲,已經是有名的大詩人。他和雨果早就是好朋友,還是雨果的證婚人。他剛剛寫好了一部浪漫主義戲劇《威尼斯的摩爾人》,很自得。看大家對雨果不可思議的贊美,心里很不樂意。
梅里美比雨果還小1歲,才26歲。雖然人們最熟悉的《卡門》還沒有寫出來,不過他已經發表了許多小說和詩歌。甚至歌德和普希金都熱切地向自己國家的讀者介紹他的作品。他和年長20歲的司湯達是至交好友。司湯達和雨果不和,這在巴黎的沙龍里已經是公開的秘密。梅里美為了撮合兩人,把他們請來家里,還親自動手做了兩個菜。據說,兩人見面以后,像屋頂上的兩只貓,弓起背,怒目而視,大家不歡而散。
至于繆塞,這個多年后因為與喬治·桑的愛情轟動巴黎的詩人,才19歲。他剛剛寫出了第一本詩集《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故事》。繆塞是個叛逆的人,他詩歌的風格就是反雨果的。繆塞因為雨果的自大而離開。維尼因為與他爭名而疏遠。大仲馬因為戲劇演出的競爭與他失和。梅里美因為朋友的受傷而淡出。圣勃夫因為情感糾葛和他反目成仇。巴爾扎克因為記者的中傷與他分手。如果把發生的這一切,從雨果身上找原因,就是因為他的傲慢。對此,雨果是這樣回答的:“有人指責我傲慢。沒錯,傲慢就是我的力量。”
然而,這幾個與他決裂的人,又正是因為更加的傲慢。他們希望成為自己,他們也因此成為了自己。1829年7月的那次沙龍里,為雨果喝彩,并且一直把他當成偶像崇拜的另一些人,慢慢就消失無聲了,沒人知道他們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