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民政廳副廳長 蘇長聰
浙江省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實踐與展望
· 浙江省民政廳副廳長 蘇長聰


為強化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基礎工程和養老服務質量提升的基本保障,浙江省明確提出了“建立健全以職業技能教育為主,以專業教育為輔,崗位培訓和普及輔導相結合的養老護理人員教育培訓體系,形成以家庭護理人員為基礎,以各類養老服務機構護理人員為骨干,以志愿者為補充的養老護理人員隊伍”的目標要求,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動養老護理人才隊伍建設。今后要從培養與使用兩個方面同時發力,堅持綜合施策,深化政校(校企)合作,完善激勵政策,進一步突破人才培養使用的瓶頸制約,盡快改變一方面相關專業招生困難且學生就業對口率低,另一方面養老服務機構護理力量短缺但難以引來留住人才的局面。
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是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基礎工程,也是養老服務質量提升的基本保障。為進一步強化養老服務業改革發展及其人才隊伍支撐,浙江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關于發展民辦養老產業的若干意見》和《關于加強養老護理人員培訓教育工作的意見》等政策文件,明確提出了“建立健全以職業技能教育為主,以專業教育為輔,崗位培訓和普及輔導相結合的養老護理人員教育培訓體系,形成以家庭護理人員為基礎,以各類養老服務機構護理人員為骨干,以志愿者為補充的養老護理人員隊伍”的目標要求,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養老護理人才隊伍建設。
目前,浙江省有養老機構護理員16000人,其中初級9228人、中級1545人、高級844人、技師104人、取得專項能力證書的3446人;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護理人員24455人,其中初級9724人、中級715人、高級435人、技師2人、取得專項能力證書的5585人。
一是加強職業培訓。浙江省政府文件要求,要整合現有資源,加強培訓基地建設,充分利用各類培訓機構做好護理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全省確定若干培訓基地,主要用于培訓教學師資,開展養老護理人員在職學歷教育和繼續教育,并安排專項經費,每年都委托第三方對各地師資骨干進行集中培訓。各市、縣確定定點培訓機構,開展養老護理人員崗位培訓和職業技能教育。同時,建立了養老護理人員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制度,養老護理機構組織從業人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的,可按規定享受職業培訓補貼,其中通過初次職業技能鑒定并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專項能力證書的,可按規定享受一次性鑒定補貼。上述兩項補貼可在促進就業資金中列支。制定了養老護理人員培訓省級地方標準,并組織編寫了系列培訓教材。全省各級共建立了養老護理人員培訓基地160余個,平均每年培(輪)訓養老護理人員約2萬名,較好地提升了隊伍的整體素質。
二是開展專業教育。浙江省教育、民政等部門支持有條件的高等院校和職業技術學院開設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中等職業學校開設養老護理專業,完善教學和訓練條件,開展教師培訓和課程教材開發等工作。采取“3+2”模式或“五年一貫制”等多種培養模式,鼓勵學生報考就讀。近三年,省財政累計投入1000余萬元支持有關院校建設實訓基地,其中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等五所大中專學校的養老、康復技術等專業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級示范專業點。
目前全省有32所本科和高職院校、40多所中職學校開設了老年護理、康復等相關專業,在校學生近5萬名。為吸引學生報考,從2013年秋季入學開始,對就讀省內大專院校以及中職學校老年服務與管理等近20個相關專業的本省戶籍學生,采取入職獎補辦法,獎勵經費由省財政予以解決。目前已有近千人獲得獎補。此外,高校畢業生畢業后五年內到養老服務機構就業,在合同期內給予不超過3年、每年1萬元的就業補貼;初次創辦養老服務企業并任法人代表或主要負責人的,給予企業10萬元(分3年)的創業補貼。
三是實行政校合作。浙江省民政廳與杭州師范大學聯合設立了省老年服務與管理培訓教育中心,并支持杭師大開設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大專學歷班,目前已累計招收5屇,培養近200名學生。與浙江樹人大學聯合建立了浙江省養老與家政產業學院,開展相關教育培訓和研究交流活動。與浙江中醫藥大學、杭州醫學院等合作開展相關培訓和養老護理員大賽等。寧波市民政部門與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聯合成立了老年照護與管理學院,溫州市民政部門與浙江東方職業技術學院聯合成立了溫州民政管理學院,重點加強老年護理人才教育培養。湖州市民政局與湖州師范學院聯合開展委培招生,定向培養養老護理專業人才。嘉善縣民政部門與縣衛生職業技術學校聯合面向外地招收養老護理專業學生,并安排帶薪實習,吸引學生服務本地養老機構。
四是提高地位待遇。明確規定以市為單位公布養老護理人員工資指導價位,并建立養老護理人員特殊崗位津貼制度,對獲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護理人員按等級由財政給予特殊崗位津貼。目前各地普遍建立了按照不同等級給予每月50—500元不等的特殊崗位津貼制度。全省養老護理員平均工資每月近4000元。同時,省民政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和總工會定期舉辦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大賽,對決賽中獲得個人總分第一名、符合省五一勞動獎章評選條件者,競賽組委會向省總工會申報“浙江省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對個人總分前三名的選手,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總工會分別授予“浙江省技術能手”、“浙江金藍領”稱號,并給予一定物質獎勵;對在分組中獲得總分前三名的選手,由省民政廳授予“浙江省養老護理技術能手”稱號,分別給予一定物質獎勵。對總分前五名和第六至十名的選手,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分別核發養老護理員技師和高級工證書,其他選手核發中級證書。
浙江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了“社會養老服務質量明顯提升”的目標要求,并明確了“深化養老服務和醫養護一體化改革”、“加快構建多層次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積極實施智慧養老工程,使每個老人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學、老有生活品質”等主要任務。
浙江省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仍然面臨許多瓶頸制約,突出表現在教育培訓的制度體系還不夠完善,護理人員的專業化程度和職業技能水平還比較低。今后要從培養與使用兩個方面同時發力,盡快改變一方面相關專業招生困難且學生就業對口率低,另一方面服務機構護理力量短缺但又難以引來和留住人才的局面。
一是要堅持綜合施策。既要研究完善培養培訓思路,根據當前實際需要和今后發展趨勢,進一步構建以中職為主兼顧高職的培養體系和以職業技能為核心的培訓體系,并在專業建設和培訓基地建設等方面進一步強化政策支撐,又要研究完善產業發展政策,圍繞提高養老服務質量的目標要求,進一步構建多層次社會化的養老服務體系,增強對養老服務專業人才的吸納能力和吸引力。下一步將重點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形成以護理人才配備使用為服務質量評價的基本依據,將服務質量與等級評定、收費標準、購買服務、優惠扶持等直接掛鉤的政策導向,推動養老服務供給側改革。
二是要深化政校(校企)合作。進一步豐富各級政校合作的形式和內容,重點推動人才培養和使用的有機銜接。擴大民政部門與有關院校“定向委培”的規模,引導養老服務組織和企業與有關院校開展“訂單培養”。定期組織有關院校和用人單位開展養老護理人才推介、招聘活動,暢通供需對接渠道。協同有關院校和單位制訂完善職業技能和崗位培訓的標準體系和教材體系,提高護理人員培訓的規范化水平。
三是要完善激勵政策。考慮適當提高相關專業畢業生入職獎補標準,以增強政策的吸引力和實際效果。研究制定對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一線養老護理員給予社保補貼等改善待遇的相關政策。積極探索養老服務機構收費管理新機制,科學合理制訂公辦養老機構基本服務收費標準,鼓勵公辦養老機構內部分配向從事一線工作的養老護理人員傾斜。培養選拔各級養老護理領軍人才,并支持其建立領軍人才工作室,給予相應的獎勵和資助。對優秀護理人才實施積分落戶、申請廉租房加分。加強輿論宣傳和引導,推動設立“養老護理員節”,提高社會認同度和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