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曉華
被遺忘的圣門十字蓮花拳
文/李曉華

李曉華教授演示圣門十字蓮花拳獨門兵器“震天弓”
圣門十字蓮花拳,又稱圣門蓮花拳,是我國古老的內家功夫之一,是河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它歷史悠久,內容博大,打法獨特,主要以擒拿為主要特色,其獨門兵器如烏龜伸頭、響鈴圈、日月芽子鐮、九字龍纏鉞等,古老稀有,造型奇特,凝結著中華民族先人的聰明智慧。當前正值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在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我們進一步挖掘整理瀕危的武術絕學圣門十字蓮花拳,以期能得到更多武術愛好者的青睞,為全民健身和傳統武術傳承工作添磚加瓦。
我國武術歷史悠久,門派繁多,在諸流派中,昆侖派獨樹一幟,技法獨特,既有技擊護身之功,又有健身延年之術,昆侖拳矯健有力,動作迅猛快捷。圣門十字蓮花拳便是昆侖派頗具代表性的拳法之一,據傳由昆侖老祖所創,距今已有兩三千年的歷史。其十二形掌與擒拿手型多變,包括砍、挑、砸、沖、拿等;其拳法攻防結合,手腳并用,步伐靈活扎實,活動范圍廣,吞吐量大。圣門十字蓮花拳非常適合運用于軍隊的特種兵訓練和女子防身術。
圣門十字蓮花拳的主要特點是:陰陽兩法,四步齊進,十字翻抓,關節錯位。其擒拿講究的是“粘、連、纏、鉆、扭、拐、絆”,技擊中一旦和對方搭上手,即如影隨形,將對方粘住,連在一起,纏成一團,擒住對方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使其不能擺脫,然后趁勢而為,施展鉆、扭、拐、絆使敵方關節反向錯位,喪失反抗能力。
如最常用的招數“順手牽羊”,便是在對方出手的瞬間順勢搓住對方的手,使其骨骼錯位并用另一只手上去控制住,從而使對方疼痛難忍,跪于地下無法反抗。
再如“抉花藍”,便是在對方抬手之際順勢搓住其手梢,接拉于胸前,旋即用雙手前臂抉住對方使其下跪(這是在敵強我弱情況下制勝的絕招,特別適合女子防身)。又如“青龍出水”,在對方剛抬手之時迅速拿住對方,另一手果斷壓住其肘部使其下跪……筆者的老師經常說:“圣門十字蓮花拳千招萬式,變幻無窮,其變幻是非常切合自然規律的,就像樹干和樹枝的關系,一生二,二生三,以至無窮。”光十二形掌就有540多手,形掌是模仿“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生肖的活動特點創編出來的掌法,一種生肖便有一種套路動作,十二生肖則蘊含著自然萬物生存之哲理。十二形掌具有特色鮮明的實用攻擊性和自衛性,更加切合自然萬物的生存法則。

李曉華教授演示獨門兵器“拐子鉤”
至于圣門蓮花拳的獨門兵器,更是古老稀有,造型奇特,匪夷所思。30年前筆者的老師根據記憶,終將本門世代相傳的圣門蓮花拳兵器一一整理打造出來,令人大開眼界,嘆為觀止。比如“烏龜伸頭”(雙器械),掛滿銅鈴的“響鈴圈”,圓形帶月刃的“日月芽子鐮”“震天弓”,民間傳說為玉帝所用的“九字龍纏鉞”以及“四角對八錢”“拐子鉤”等等。這些兵刃鉤鉤叉叉,鋒銳無比,其中的聯手鉞都是雙器械,彼此制約,對方要想空手奪白刃是不可能的,特別是“九字龍纏鉞”,當之者稍不留神輕則皮開肉綻,重則當場斃命。
圣門十字蓮花拳還有春秋大刀(觀音大刀)十路,而其十路大槍則與蒙古族的左把大槍相似,一路總綱變十路,路路走的是奇竅,槍槍扎的是要害。雙器械“搟天棒”也有十路,步法、身法靈活多變。其“陰陽棍”(十路)即雙節棍,但套路別出心裁,與大眾練的有所不同。
此外,圣門蓮花拳的布陣圖堪稱兵法驚世之作,諸如天景陣圖、奇門陣圖、天河陣圖、七星練功圖、無形陣圖、四角陰陽陣圖、四方八門陣圖、十字插花陣圖、混天陣圖、天河長蛇陣圖、九字蓮花陣圖等等,依據太極八卦之意,暗含生死秘門。歷代祖師相傳,在冷兵器時代,有如此陣法能困住千軍萬馬,縱使驍將陷入陣中也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盡管這些布陣圖不少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但仍不失為中華先輩智慧的結晶,值得我們認真地探討、思考和研究。
圣門蓮花拳的套路連環相扣,其口訣洗煉,以民謠形式編成,朗朗上口,但不太容易理解。如十字進捶法歌訣:“一打二生門,北斗坐中心,北斗中間坐,三星轉歸門,捶打來回轉,二虎兩把門,把門東西看,東西兩邊分,中打一條路,一路空千文。千文空十字,十字太陽滾”。又如,“五打太陽轉,太陽出東山,出東照四海,鎦子天河川,捶打來回過,牛郎淚不干,捶打鎦子棒,攆電到河灣,河塘有人看,太公來修仙。”
總之,作為瀕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圣門十字蓮花拳實用性強,五行運氣,近推遠抓,關節錯位,震腳齊發。今天,進一步搶救和挖掘整理圣門蓮花拳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和急事,也是我們晚輩傳人的責任和榮幸。
作者系周口師范學院美術系教授,昆侖派圣門十字蓮花拳第104代傳人。
(編輯/吳泳)